正文

信、望、愛--基督徒的工作心態

(2008-10-07 09:05:50) 下一個

 


  信、望、愛--基督徒的工作心態

  作者:劉 輝 奇

    二十多年前,我還沒有信主。記得有一年,我的頂頭上司與他的上司 (我的大老板 ) 和我一起寫了一篇工程成果的報告,準備在英國的一個國際會議上發表。上司們,一方麵因為公務繁忙,另一方麵也是作為給我努力工作的一個獎賞,決定指派我代表去發表這篇論文。


啼音初試遭挫折

    不可否認,當時我確實異常興奮,尤其那是第一次要去英國。臨行前的幾個禮拜,大老板約我去他辦公室試講。這一下,可把我緊張壞了。雖然,我平時還能表達清楚,但要在大會上演講,那就有點心慌了。我足足準備了好幾天。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大老板麵前,居然忘得一幹二淨,緊張得直冒冷汗,連講話的聲音都在顫抖。好不容易勉強完成了試講,隻差點沒昏倒!

    大老板對我還算客氣,當時也沒說什麽。然而,過了兩天,我的頂頭上司告訴我,大老板臨時換將,要他在新婚蜜月之後,趕去英國發表我們合作的論文。可以想像,我當時的心情,真是既失望又難過,並且覺得對不起長官的厚待與禮遇,甚至反倒增加了他們的麻煩。頓時,一種難以言諭的強烈挫折感迎頭襲來,似乎我這一生的事業到此就完全結束了,多麽可怕的情景!


奮發進取創新機

    老板去了英國,我左思右想,決心非把演講技巧學到手不可。此時,正好報上刊登了卡內基演講與人際關係的訓練課程。等老板回來後,我就請他批準我去參加訓練。課程分兩部分:

    一是每周作一次兩分鍾的演講,題目越來越深入。開始,要求自我介紹,既精煉又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聽眾能記得住你的名字、行業、興趣、哪個學校畢業以及家庭狀況等,做到生動有趣。繼而,講述自己內心的深切感受,挑起聽眾的激情,漸漸地使他們由感動而采取行動。最後,還要能即席演講,隨時隨地對所給的任何題目,立刻脫口而出,並且切題,條理分明。

    二是處理人際關係。每個人都要讀幾本有關人際關係的書。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如何贏得友誼與影響別人》一書。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我在眾人麵前也能放膽暢談了。之後,他們還邀請我在下學期擔任義務助教,更能教學相長。對我影響深刻的是開始涉獵自我改進的書籍,包括如何找工作、管理時間等不勝枚舉,書架上真是琳琅滿目。至今還有一本《如何為愚蠢又蠻幹的老板幹活》 (How to Work for a Jerk) 的書呢!

 
追本溯源明真道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講到近代人以速食的方法處理人際關係與事業的成長,卻不假思索根本的問題──生命的改變。待人接物,隻求皮毛的應付,卻沒有誠懇的態度;隻求表麵功夫,卻沒有本質的改變。至此,我如夢初醒。那時剛信主不久,結合書內所述,才恍然領悟到讀過的聖經,講到基督徒「在基督裏成了新造的人」的道理。

    原來,基督改變了我們的生命之後,由新生命產生的新價值觀,以新的心態去處理世上的事情。表麵看來,與世上的方法似乎沒啥兩樣,實質卻截然不同。因為聖靈隨時提醒並引領我們:「不要隻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仆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弗六 6-7 ) 正是源頭不同,生命所結的果子也就自然不同了。

    當我明白後,才發現這些書幾乎都強調正確的心態,就是沒有回答是從何而來的問題。隻有在信主之後不久,才從聖經裏找到了答案。


千古長存信望愛

    正當我在尋找正確心態的來源之際,公司的工程部副總裁突然得了腦癌。瞬間,才五十歲不到的人,一下子就垮了下來。我就想起大約一年前,來到公司麵試時,最後一關就是去見這位副總裁,必須通過他的批準。也許他滿意我的答案,因而被錄用了。開始上班後,與他的相處,得益匪淺。

    記得每次匯報之後,他都會問起我的家人並且很關心我是否適應新的工作。看到他的智慧與領導能力以及別人對他的尊重,我就想,若是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樣當到公司的副總裁,該是我一生成就的目標了。

    可是,如今看到他一病不起的樣子,我不禁問自己,人生的意義到底為何?難道就像所羅門王在擁有了一切之後所說的虛空的虛空嗎?此時,我才深深體會到保羅所說的﹕「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常存,就是當世上的一切都歸於無有時,隻有信、望、愛留了下來,這才有永恒的價值,其餘都是短暫的。

    十幾年過去了,我已經離開那家公司,公司也已轉手,新舊交替,大概沒有幾個人還記得當年那位才華橫溢的副總裁了。至於我們向他報告的工程,也早被淘汰更新,辛辛苦苦的一切,全歸於烏有。可是,我一直沒忘記他對我家庭及工作適應的關懷與鼓勵。盡管是如此簡短的對話,對我來說,這才是永遠長存的。


正確心態貴實踐

    工作中的信、望、愛乃是﹕相信並依靠全知、全在、全能的神的帶領;盼望耶穌再來的新天新地及榮耀的冠冕;恒久忍耐、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隻要有了信、望、愛之後,心態自然就會有所改變,隨之而來也必然帶動許多實際的行動。

    積極的態度

    凡事都要主動做,著眼於排除困難與風險。反之,也切忌輕舉妄動,鋌而走險,盲目做風險大卻不知如何解決的事。而消極者卻隻見負麵與難處,又提不出解決之道,總是泄氣。久而久之,長官、同事自然敬而遠之,碰到不景氣時就很難保住工作。

    我們既要支持公司的立場,以身作則,激勵大家一起達成目標;又要與同事們做朋友,彼此鼓勵,完成任務。同時,更應表現自己的信心,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風雨中,讓同事們也感受到那份從神而來的平安。此外,還需對付驕傲與自卑的情緒。也許求好是出自良好的動機,但也可能是出於成長中的自卑。如是,則求神醫治過去的傷痛,從而對人彼此尊重,對事積極解決。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求好心切,非常主動。可是,有時對人對己過於嚴厲,得理不饒人,並常常自責。信主後,聖靈不斷改變我,提醒我鑒察動機,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驕傲還是團體的利益;是為他人的進步著想還是為了批評人。經過反躬自省,我漸漸地能與人合作。由於態度的改變,對事情的處理也就不同了。以前隻看負麵的,現在卻能主動解決人與事的難點。時間長了,上級居然把一些需要調劑人際關係的工作交給我。無形中,開闊了我的工作領域。

    最近,我代表公司與另一家公司合作,贏得並共同進行一項資訊工程。這種跨公司的合作,要能與從未一起工作過的人相處得好,彼此尊重,互相協調,達到一致的目標。而從前的我是絕對無法做到的。然而,如今在神的恩典之下,我能以新的生命麵對挑戰。


合適的工作

    人的一生,大部分清醒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如果工作不合自己的興趣、個性與熱忱,不但痛苦,還難以做好。各單位與行業都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在針對人的工作上,指示別人如何做,又說服持不同立場的人,直至能與客方談判以爭取權益,達成雙贏。這都需要配合個性與興趣,才能水到渠成,否則徒勞無功。

    我就沒有注意這一點。從小跟著潮流學科技,並且讀到最高學位。工作之後,發現自己雖對科技有興趣,但如何有效地管理科技,卻更是興致勃勃。因而,就半路改行做管理工作。早知如此,可能隻要碩士學位,再讀個管理學位,或許還能提早從事比較接近自己性向的工作。

    當然,神允許我繞個圈子,自有祂的美意,能讓我將這種體認去鼓勵年輕人及自己的孩子,發展性向,不要一窩蜂地跟著別人後麵跑。


團隊的合作

    如何有效地與同事、長官及部屬共同達到一致的目標是職份能否更上一層樓的主要因素。首先,要有智慧地選擇團隊。有的團隊沒有明顯的權責區分,賞罰不明,目標不清,則避免加入。我們當知道,何時該領導別人,何時該被別人領導。如果有人需要幫助,就不要斤斤計較對方是否會回報你的相助。但是,也要適當地讓長官與同事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麽。

    其實,最重要的團隊還是家庭。其成員是最重要的夥伴,家庭的需要當優先於工作。夫婦倆都工作,孩子的教養等都需要以愛心成全。家庭的和諧與夫妻及親子的愛,舉足輕重,這使我聯想到太太。為了教養孩子,也讓我能專心工作,在老大十二歲以前作全職母親。她陪孩子上圖書館、博物館,並參與學校以及郡裏的活動等,這都是有長遠價值的。為此,我由衷地感謝她。
完整的人格

    當今的工作環境,引誘很多,試探也不少。缺乏完整的人格可能斷送一生的事業。許多年前,我先後經曆過長官騷擾女同事的事件,使我深深體會到權力的可怕與濫用的危險。

    幾年後,我的同事因虛報旅費遭到革職處分,更加深了我對工作環境的險象與引誘的了解。我們可能不會麵對當年約瑟與大衛王的引誘。可是虛報假賬,捏造實驗結果或工程進度,誇大履曆表的記錄,都是動幾下電腦鍵盤就能達到卻無人知曉的。

    上述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做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麽了不起的錯誤,可是卻會越做越大,甚至騎虎難下,身不由己,以致失去了聖靈的感動與提醒。


不斷地學習

    現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迅猛異常,我們應當不斷學習。其實,豈止是科技與知識,人際關係的溝通能力也是要天天學、處處學的。華人在美國工作,英文的聽、讀、說、寫的能力需要額外下功夫學。

    記得在完成論文時,指導教授就曾為我的英文大傷腦筋。好不容易畢了業,以為從此無須管它了。不料,剛工作的第一年,老板在我的考績上批示﹕英文需要改進。當時,確實難以接受,認為是有意刁難。然而,仔細一想,從長遠眼光看,確實需要提高講與寫的水平。

    回想當時,身處異域,年紀又大了,中學時代雖已學過卻沒打好底子,那時需要補課,甚至向兒女們學習,開始在語法與發音上下功夫。有時,一個人開車途中,聽電台廣播,學著講。

    說實在的,我們既已落地就當生根。不隻是語文,也學習文化。我就專門花時間學習美國曆史、當今的社會問題及思想,還訂閱了包括加拿大的報紙與雜誌,進而認同所處的環境,以完全適應現實的社會與工作。


環境的熟悉

    我們工作是事奉主,但也要知道在世上的主人是誰,他們為何招聘我們。若是認同他們的目的與方式,就當如聖經所說的,以誠實的心聽從肉身 (世上 )的主人。否則,就隻有選擇神而另換工作了。在公司裏,除了直屬長官及同事之外,需要認識一些可資借鏡的前輩作為導師。

    記得剛加入現在這公司的時候,在一個專案合作的機會裏,我認識了一位比我資深,但卻不是直屬的長官。我們成了好朋友。他能客觀地讓我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我也沒有什麽好向他隱藏的事,因為他不會在我的考績裏下評語。時間一長,彼此建立了信任與尊重。因此,每當我需要人指引迷津時,就向他請教並聽取意見。

    在天上,我有最知心的恩主;在公司,神也安排了一位有經驗、有智慧的先進與朋友。我既得到了指引,也照樣對向我請教的人傾囊相授。

 
守諾的盡責

    在工作場合,負責任至關重要。我們既受工資,就當誠實工作,榮耀主名。我們身處異邦,沒有社會基礎,很難有安全感。為此,求主帶領,操練信心。同時,要建立人際網路。我的經驗是以努力工作的長處去彌補較少的社會基礎,盡量與過去的同事、長官、教授等保持聯係,互通工作機會的信息。不要過河拆橋。基督徒要留下好名聲,這對我們開拓職業機會是有利的。

    一般來說,公司喜歡員工推薦的人,靠自己闖勁去找工作的機率比被人推薦的少很多。我就曾經因為同事的關係,得到現在的工作。當我申請時,人事室立即向一位從前與我共事、現在還在本公司擔任經理的人,詢問我的一切。可見,若是當初沒有給這位同事留下良好的印象,我的申請肯定石沉大海。

 
智能的泉源

    我們當遵守規則,也要提出改進業務的具體辦法。有時,吃力不一定討好;有時,還會惹人嫌。普通的與較被重視的員工之區別,就在於誰能滿有活力地帶動一個組織,並能振奮周圍人的工作熱情。

    工作中最傷腦筋的難題之一,就是處理工作不力的部屬。兩年前,有一位部屬,我怎麽規勸,他總是不聽,還振振有詞,並說我囉嗦得像他爸爸一樣,真讓人頭痛,我隻有求主幫助。結果,他在別的單位找到了工作,總算解除了我的煩惱。

    豈料,幾個月之後,他被新的單位解雇了。他來找我,我想若是向我求職,確實沒有他能勝任的工作,如何婉拒呢?結果,他不是來申請工作的,乃是要告訴我,他終於明白我當初勸誡他的道理了。我告訴他,我會為他禱告。此時,他居然哭了起來,說我愛他就像他的父親一樣,要是他早聽規勸,也不至於落到今天這般光景。他跟我擁抱道別,互祝珍重。

    走筆至此,我再一次想到他而為他禱告。在這件事上,我學到了一門功課,那就是不要隻向主祈求免除我們的頭痛,也要為使我們頭痛的人多多禱告。其實,要禱告的豈止是頭痛的人與事呢?想到主隨時隨地的看顧,我當如何將從祂那裏得來的信、望、愛分享給他人呢?

 
永恒價值甚可貴

    我們都希望工作取得成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可是,怎樣才算成功?難道是名利、地位或頭銜;是人們對自己的認可,還是辦公室的大小與方位呢?

    我認為,誠實的工作以及與同事的和睦相處,以榮耀主名才是聖經講的成功。 (參弗六 5-6 ) 而名利、頭銜、榮譽,今世也許得的著,也許得不著。但是,主應許,在天上必照各人今世所做的賞賜。我們所求的是有一天能聽到:你這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若是神給我們今世的成功,理當與人分享,進而幫助其他的人也能成功。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提防成功的羅網,盲目自滿,以至不能自拔。

    從正麵來講,我們也應當與家人共享成功,同時又有適當的休閑。我是一個不知道休息的人,公司的事情也常常帶回家來幹,把家人給冷落了,這也許是讀書人的通病。

    近幾年,隨著靈命的長進,有時周末與家人外出用餐,有時臨時動議,下班前電話聯係,就像所羅門王所說的:「你隻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 (不是酗酒 ),因為神已經接納你的作為。 …… 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

    多數時間,壓力是由於我們有不正確的動機,比如為滿足自己的驕傲或是想從工作中尋找自我價值。其實,真正的價值是我們在神裏麵已經因耶穌的死與複活,藉著信,給我們君尊的地位,其他都是過眼雲煙。


靈命成長蒙恩惠

    光陰似箭。二十多年前,每個禮拜三晚上去上演講課的情景,至今仍曆曆在目。記得信主才三年多,當時教會教育部的執事要找人教主日學,別人都以不會在眾人麵前講話為由沒有接受邀請,唯有我卻不能如此推辭。因此,就開始了事奉。

    沒想到,教主日學得益最多的是自己,不但催促我在聖經上紮根,更因為領受了神生命的話語,在靈程路上也更能與主親近。後來,又有參與傳福音的事奉,我那曾訓練過的即席演講居然也派上了用場。

    原來,那次不能去英國,乃是神另有任命。祂以這種方式在我還未認識祂之前就預備了我。在神的國度裏,因為祂滲透萬事,並無屬靈、屬世之分。我們屬主的人,聖靈住在裏麵,隻要我們從心裏遵循神的旨意,必能在大眾麵前,藉著工作實踐將神的國度彰顯出來。


作者簡介:劉輝奇,曾在紐約州立大學電子計算機係取得博士學位,並在喬治城大學進修國際商業管理課程獲證。現服務於 SAIC (Science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擔任專案管理助理副總裁。他有近三十年的管理與資訊係統工程的領導經驗,負責業務及技術策略與計劃,對高級信息係統發展、技術綜合與發展、客戶關係的處理以及對高層主管的輔佐,都有豐富的經驗。隨著靈命的不斷進深,劉弟兄以神的話語為指導,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總結了基督徒應有的工作心態,從而在本職崗位上彰顯神的榮耀。希望讀者將會從中有所裨益。                                         


 


轉自《使者》雜誌2005年7、8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