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駐南大使破解美國和北約炸我使館之謎

(2007-02-03 20:47:39) 下一個
送交者: songtao [★花無缺★] 於 October 05, 2006 08:32:06 已讀 218次

北約緣何炸我駐南斯拉夫使館,美國和北約迄今沒有公布相應文件和材料。近日,當代中國出版社推出時任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潘占林的新書《戰火中的外交官:親曆北約炸館和南聯盟戰火》,試圖解析這“千古之謎”。本文摘自該書。

米洛舍維奇真的躲在中國使館?

美國和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後,各種流言蜚語不脛而走,各種背景的媒體蜚短流長。不難看出,有的媒體是為美國和北約的全球戰略服務,因此,也就為其炸館行為辯護,事後為其行為尋找借口。

說法之一是,轟炸針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據說,一個日本記者後來回憶說,當時他看見從被炸使館逃出幾個白人,說塞語,不是消防隊員。他就此推測,說米洛舍維奇當時藏在中國使館。美國人獲取確鑿情報證明中國使館允許米洛舍維奇避難的消息後,斷然采取行動,既從肉體上消滅米洛舍維奇,又給堅決反戰的中國以難堪。我駐南斯拉夫記者認為,要不是這位記者眼花了,就是他服務的那家報紙與某些勢力配合,其動機令人懷疑。當然,這位記者的背景我們就不去考究了。

我在這裏可以鄭重地聲明,關於米洛舍維奇總統在使館避難一說,完全是徹頭徹尾的捏造。我不願去分析謊言製造者的意圖,他受何人指使以及因此得到什麽樣的獎賞。我隻簡要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局勢和背景,對此種說法就不難做出判斷。

迄至炸館之日,北約空襲南斯拉夫已經進行了45天,南聯盟雖然受到嚴重破壞,遭受巨大損失,但南軍抗擊北約的士氣仍很高漲,南軍的軍事實力並未遭重創。南聯盟國內局勢穩定,秩序井然,沒有發生內亂的跡象和可能。米洛舍維奇仍在主持大局,指揮抗擊北約的戰爭。因此,對米洛舍維奇來說,不存在避難的問題。

退一萬步說,假如米洛舍維奇真的在使館避難,美國和北約也無權轟炸使館。翻閱外交史,一些政界高層人士,包括總統以及總理,甚至包括普通公民到外國使館避難之事不乏其例。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使館館舍、住宅及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襲擊使館,是對維也納公約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粗暴踐踏,也為天理人性所不容。

說法之二,稱米洛舍維奇要於5月7日夜來中國大使館參加招待會。這實際上是說法之一的變種。奇怪的是,直到2004年10月,還有這種說法。據《中國青年報》載,原南聯盟軍事情報局上校情報員彼得科維奇近日在接受一家雜誌采訪時認為,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的初衷是想炸死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彼得科維奇說,北約情報部門獲悉,5月7日,中國大使館將舉行招待會,米洛舍維奇將出席,因此北約決定轟炸使館,目的是置米洛舍維奇於死地。

這一說法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原因在於消息來源是南斯拉夫方麵,而消息的傳播者竟是原南聯盟軍事情報官員。我不認識這位官員,也不知道他是為誰從事情報工作,更不知道他是否是某國情報機構在南斯拉夫情報部門的臥底。但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北約空襲南聯盟期間,沒有哪一個使館還舉行招待會,更何況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不知如何舉行招待會。我想,彼得科維奇上校的說法,也許會蒙蔽一些不諳世事的人,但稍有常識的人,都不難識破這種說法是一個騙局。

說法之三,稱美國人懷疑中國使館曾被用作“無線電轉播中心”。丹麥《政治報》記者延斯·霍爾舍、英國《觀察家報》記者約翰·斯威尼等組成的調查小組披露了這樣的結論:美國人懷疑中國使館裏隱藏有先進的通訊和電子竊聽係統,中國方麵把自己搜集到的軍事情報傳送給塞爾維亞方麵;作為交換,南軍將擊落的F-117A隱形戰鬥機的殘片交給中國。美國人以為中國已經搞到隱形技術,所以大為惱火,於是冒險對中國主權領土進行了轟炸。

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所有大使館同其派出國都有無線電通訊聯係,這一係統不可能移作他用。中國政府此後已多次發表鄭重聲明,中國大使館不是南斯拉夫軍隊所謂“無線電轉播中心”。

揭密北約的“雙軌”係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國記者,一些有識之士披露的情況,提出的看法,為我們揭開了這厚重帷幕的一角,使人們在迷茫中能夠看出事態的大體輪廓。

在倫敦,《觀察家報》的記者采訪了一位高級軍官,披露北約在選擇攻擊目標時有個“雙軌”係統:一個軌道是先由北約偵察機和士兵選定初級目標,然後由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和英、法、德三國的領袖認可;另一軌道的目標選擇則“完全由美國單獨控製”,包含一些“政治敏感”目標,須得到美國總統或美國國家安全局同意。如果“雙軌說”成立,那麽就可以認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確是“有意或無意”地標錯地圖,要美國最高層相信那是南軍指揮中心,繞開北約的核實機製予以摧毀。

1999年7月2日,美國《政企首要情報評論》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並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說,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作為轟炸目標,是可以由不低於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級的指揮官來批準的。這裏提出的問題是,由哪一個來批準,還是兩人一起來批準?人們應該已經覺察到根據盟國在任何戰爭中的關係而實行國家安全規劃。這些戰爭包括美英控製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的戰爭。文章接著說,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有意轟炸中國使館的動力也是來自英國政府和白宮政府。如果克林頓總統披露這一事實,甚至聲明這起轟炸事件“絕非意外”,他要麽將在被人操縱的彈劾之下而下台,要麽被某些深深潛伏在美國安全機構中的英美利益集團所暗殺。

5月中旬,美國國際行動中心華盛頓辦事處負責人馬爾科姆·坎依接受了我國駐美記者的專訪,就北約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和美國轟炸南聯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坎依認為,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美國幹的,是有意所為,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決不能軟弱,應當要求全麵調查、審判肇事者;美國轟炸南聯盟主要出於戰略和經濟利益,美國新聞媒體完全受控於利益集團,美國沒有新聞自由,美國民眾被虛偽的新聞輿論所愚弄,美國政府啟動戰爭機器的同時,也啟動了宣傳機器。

坎依還說,美國和北約在解釋這次事件的原因時前後不一致。他們先是稱北約是在瞄準使館附近的目標,導致偏離方向,因為中國使館離北約要打的目標很近,北約這種誤擊已經有多次了。但是當事實證明,五枚導彈從不同角度襲擊中國使館時,國防部長科恩又改口稱,北約用了1992年的地圖,中國大使館沒有標進去。這不可能。任何貝爾格萊德的旅遊圖都清楚地標明了中國大使館的位置,宣稱美國情報部門使用舊地圖是十分愚蠢又可笑的。同時,美國使館的外交官在許多場合都去過中國使館做客,中國使館不是昨天才搬過去,而是已經建成三年了。同時美國及北約國家都會有一份各國使館的清單和地址。美國稱對每一個轟炸目標都經過了廣泛討論,包括美國政府官員,因此,他們應該能夠識別中國使館是一個錯誤目標,使用舊地圖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坎依認為,襲擊中國使館是一個大陰謀,是美國的戰略。這一戰略不僅向中國政府,同時也向世界其他支持南聯盟的國家和組織發出信號:不要反對我們轟炸南聯盟,否則我們將轟炸你們的使館、你們的領土和平民百姓。這也是對俄羅斯的警告。同時,美國發出的另一個信號是:亞洲可能成為美國的新戰場,朝鮮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襲擊的目標。亞洲國家也要聽我的話,在台灣和西藏問題上,美國已經在幹涉中國內部事務。

轟炸中國使館

是給誰出難題?

我對美國及西方的有識之士們表示欽佩。他們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對事物有洞若觀火的辨析力和透視力,同時又能仗義執言,講出人人心中皆有而言中皆無的話。

首先,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是美國和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中無可奈何的表現。截至炸館之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對南聯盟連續轟炸了45天。南聯盟所有的軍事設施已經被轟炸了幾遍,事關國計民生的工廠、企業、民用設施也幾乎炸完,橋梁、公路也所剩無幾,美國和北約還要為將來進軍南塞留下通道。北約也間或轟炸平民住宅,造成不少平民傷亡。北約的決策者們知道,再大規模地轟炸民用設施和無辜平民會在世界範圍內激起反戰浪潮,進而會束縛北約手腳。而此時南斯拉夫當局尚無投降的跡象,而北約以打擊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設施以激起民變,推翻米洛舍維奇總統的希望落空。那些美國和北約的主戰派們事先宣稱,隻要三天,最多一個星期就讓米洛舍維奇跪下求饒,這成了他們大言不慚的自我吹噓。北約騎虎難下,無計可施,於是采取“左道旁門”的卑劣做法,轟炸中國大使館,打掉米洛舍維奇的所謂“精神支柱”,打擊南斯拉夫人民抗擊北約的戰鬥士氣,達到扭轉戰局,便捷取勝的目的。當然,這也是對同情南斯拉夫,反對北約戰爭行動的俄羅斯的一個警告。

再者,轟炸中國大使館,是對中國的火力偵察和戰略試探。美國和北約的一些敵視中國的強硬派把中國看作是潛在對手,不願看到中國的迅速崛起和飛躍發展,千方百計地遏製中國,挖空心思地在中國前進的道路上設置障礙,製造困難。借南斯拉夫戰爭之機炸中國使館,對中國人民的民意和士氣,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行探察,也相應地考究中國領導人的決策能力。中國人民憤怒的呐喊,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決心,中國領導人應付裕如地駕馭複雜的國內外局勢的能力,高屋建瓴的高超鬥爭藝術,對那些對華強硬派是一副清醒劑:中國人民有過被侵略的經曆,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國家主權和安全,決不容忍國家領土、國家安全、民族尊嚴受到侵犯。

最後,轟炸中國大使館,是美國對華強硬派給克林頓總統出難題,著眼於下屆美國大選。克林頓總統表示致力於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表示嚴守中美關係的三個公報,在台灣問題上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同台灣發展官方關係,不支持台灣加入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克林頓的對華政策引起了美國內對華強硬派的不滿。他們以轟炸使館這種非常手段,幹擾克林頓的對華政策,破壞中美關係,打擊克林頓的威望,挖民主黨的?要說,中美兩國和平友好相處,是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主流。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那些策劃炸館事件的一小撮人,阻擋不住中美兩國人民要和平、要友好的潮流。我想引用美國人士的話說:“真相終會大白於天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