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大家談談對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看法
(2007-02-03 20:48:53)
下一個
送交者: 護國利刃 [布衣] 於 January 01, 2007 17:16:08
愛國主義(Patriotism)和民族主義(Nationalism)有何不同呢?
小學4年在國內上的,入過隊也上過愛國主義教育的課。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時學的東西越看越有民族主義的影子,雖然新中國在民族團結的號召和政策下,以漢族為中心的類似法西斯的民族主義沒有出現(非常慶幸)但還是難免有些民族主義的症候。
從小我們就學習民族英雄抗擊外敵的故事,這是好事,把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天下意識替換成了世界意識,對國家現代化發展是好的,但國家為了凝聚人民向心力,用中華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作教材。這固然成效很快,但後遺症就是嚴重的仇外心理,這也是民族主義發展的溫床。
大家應該知道,在國外,民族主義是略帶有貶義的。主要原因就是二戰中納粹德國就是靠民族主義給戰爭進行動員的,而孕育德國民族主義的就是一戰後形成的仇外心理。再加上德國曆史上有過強盛的繁榮期,希特勒又用民眾對祖先們強大的帝國的懷念鼓吹德意誌民族優越論,有用被非軍事化的萊茵地區製造焦點,成功地把德國轉型成為一個由極端民族主義支撐著的戰爭機器,製造了那場浩劫。
反觀現在的中國:有過近代屈辱史,有曆史上的繁榮期,有專製的政府,有被割讓/分裂的國土,有強烈的民族仇恨,民眾中也不乏極端民族主義的鼓吹者,這和當年的納粹德國太相似了,現在隻是需要一個向希特勒那樣瘋狂的領袖就足以把中國推上戰爭之路。也難怪深受二戰之害的歐美諸國不停鼓吹中國威脅論外加批評中國專製政體,他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再看看中國政府,對外一直忍讓,希望能夠解除外國對中國崛起的疑心,但這卻更加激怒了國內外的愛國人士。當年國家倚重的愛國教育今天卻有尾大不掉之勢,實非其所料。
老實說,我所接觸到的外國人對中國的愛國教育實在是不敢恭維,他們認為中國進行的事實上是民族主義教育,是何希特勒一般的,理由是我們竟教那些關於民族仇恨的東西(雖然我認為除了這些愛國教育沒別的可教),他們不一樣,他們很少教愛國,愛國思想是他們自己在沒有意識形態的禁錮下逐漸產生的“我們美國強大、正義、民主、自由,所以我愛她”,我的同學是這麽說的,即使有些虛偽(畢竟這些都是由媒體灌輸到他腦子裏的),但他們的愛國主義是健康的,不是建立在仇恨上的。雖然它們批評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言論難免是受到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影響的,但洋人的看法也是值得深思的。現在我們小一輩中國人中,能夠以完全客觀的視角評論美英倭韓的並不是多數,至少我不是(我從來隻說倭國,見諒),這難道是好事嗎?如果極端民族主義不能得到有效抑製,韓國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博論上天天批評韓國人傲慢無禮,夜郎自大,目中無人,這就是他們幾十年民族主義教育的結果,我們願意變成他們嗎?我不願意。
所以我認為應該把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分清、分開。民族主義固有可取的地方但大多為糟粕,盲目相信是會亡國滅種的。愛國主義則應提倡。可是怎沒區分,又怎麽提倡愛國主義呢?這才是關鍵。
以敝人所見:愛國主義應是發自內心地對祖國的愛,不是由別人從小灌輸的。最重要的事,它是愛“國”主義,不是愛黨愛政府主義。愛國主義應該是不論政府怎樣說,要做對國家最好的事(至少是他們自己認為是對國家最有利的事)。而民族主義則是團結在某個集團周圍的(灌輸你民族主義思想的那個),他們說什麽,民族主義者就做什麽,因為他們相信這集團代表了國家的利益,而他們自己對國家利益的辨識判斷能力早已在民族主義的教育中消失了。如果那個集團確實代表了國家利益,兩個主義就比較難以分辨,但在國家與集團利益出現分歧乃至矛盾時,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就顯現出來了。
這就跳到了一個非常受爭議的話題裏了:六四(大家別急著扔石頭,聽我講)。我個人認為六四是一場好的慘案,怎麽說呢?沒有六四,GCD腐敗不會有起色,但是六四帶來的傷害,不論是死去的人還是至今還在作孽的外國輿論,都是一個字,慘!我認為六四的學生們是愛國者而不是民族主義者,他們為了國家的利益(反貪腐)犧牲了生命都是勇敢的。懷就壞在學運領導者鼠目寸光,威脅政府,不知何時收手(紫陽出麵時散了有事嗎?)造成了慘案。他們都是愛國者,但卻是目光短淺的愛國者,可憐,可惜。至於現在嗎,新的GCD無論如何還是把國家搞得蒸蒸日上,值得表揚,也算是那些愛國人士沒白白犧牲。
得,跑題了,趕快回來。所以總的來說,敝人認為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它所服務的利益集團的不同,而民族主義抬頭的趨勢已在中國出現,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德,當一個能為國家服務,願為國家犧牲的愛國者,而不是一個僅僅停留在自己幻想中,鄙視他人,盲目自大的民族主義者。
這隻是敝人的一點點拙見,也當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集思廣益,踴躍回帖,談談大家對此問題的看法。敝人歡迎各種意見和建議(謾罵除外),新人第二帖,望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