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繡是中國四大名繡“粵繡”的主要流派,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被譽為刺繡珍品,為國家所收藏。潮繡圖案設計注重均衡對稱,構圖飽滿,色彩絢麗。主線為金線,並用銀、絨線或單獨勾勒或混合針繡,產生金碧輝煌、鮮豔奪目的效果。
上世紀50年代以來,潮繡一直是國家重點禮品;1982年,國家刺繡大師林智誠老先生的釘金墊浮繡《九龍屏風》,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獲“金杯獎”,並曾被當作國禮贈送給法國的戴高樂總統,風頭一時無兩。
針法獨特
潮繡針法多樣,多達200種。主要有二針龍鱗轉針、旋針、過橋針、凹針繡、墊築繡等60多種釘金針法及40餘種絨線繡針法;工藝有釘金繡、絨繡、線繡三大類;用料有綢緞、金線、銀線、絨線、棉絮、紙丁;特別是其“墊、浮、勾、勒、通”的刺繡工藝流傳至今不可被機器取代。
專家指出,潮繡獨特之處在於墊高繡,即在繡的紋樣上要求鋪貼一些棉絮,最高有1寸多,然後繡上金絲絨線,使繡物有如浮雕,富立體感,這種繡法在中國四大名繡中獨樹一幟。如對動物翼羽骨骼層次的處理,在勾勒中變幻,藝術地強化了飄逸善舞的動感。
由於種種原因,潮繡曾經進入了一段長時間的低迷期。從事潮繡藝術的人越來越少,到目前為止,可以說已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技術斷層。最年輕的潮繡藝人都已經50歲了。由於潮繡的工藝複雜,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技法,要達到綜合技術非常好的水平,一個有天賦的藝人都需要十多年的磨練。這也使許多年輕人不願投身這一行業。
由於潮繡技藝要靠藝人代代相傳,至今,沒有一位藝人可以把全部的潮繡技藝都掌握,最多專注於幾種特長。因此,每一幅潮繡精品都是多位繡工的共同結晶,一些大型的作品甚至要十多位繡工在大師的指點監督下共同操作完成。
據專家介紹,20年前的一幅2米×1.2米的潮繡作品“玉堂春色”目前的拍賣價達到98萬元以上,這比當初的價格翻了數番。由於目前市場上的潮繡精品數量相當有限,而市場價格又不算太高,其收藏價值絕對會不斷攀升。
那麽,怎樣判斷一幅好的潮繡作品呢?
據介紹,由於潮繡關注的畫麵多是傳統的龍、鳳、麒麟、獅子等動物,因此首先要看作品的圖案是否吸引人。行話說“癡龍、笑鳳、暴怒獅”,在給動物開臉點睛時,是否生動有靈氣很重要,其次看作品是否有立體感,其“墊”的做法能否體現自然狀態;再次,看繡工是否精細,繡得是否均勻;最後看勒線是否隨著動物的動態變化而變化。(記者 孫晶)
(注:文字為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