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瑪索,在歐洲被人們叫做“瑪麗安娜”,那是一尊頭戴弗裏吉亞帽的少女半身像,是法國人的象征,由此可見人們喜歡她的程度。她是全世界男人的夢中情人,無數影迷追捧的國際巨星。她有標準的五官,比例完美的身材,在回眸淺笑間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霧氣。她演繹過氣質高貴的皇後、公主,也詮釋過街邊賣唱的歌女,她可嫻雅,可放蕩,可委婉,可輕狂,一時間似乎隻有“完美”兩個字可以形容這個女人。
蘇菲·瑪索,的確是一位人見人愛的天才演員,她嫵媚,美麗,有個性,她所演繹的每一個角色都使人強烈地感受到她醉人的魅力和刻骨銘心的震撼力。
1980年至 2005年, 25年間,蘇菲·瑪索演了 30餘部電影。曾拍攝了這麽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的她,無論是飾演《芳芳》裏活潑開放、崇尚個性的舞蹈演員,還是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裏那外表冷豔高貴,內心卻渴望自由與愛情的王妃,都顯得遊刃有餘。
在她後來輝煌的演藝生涯中,她扮演過各種角色。雖然這種令東方人感到迷惑的混合型氣質始終伴隨著她,可誰也不覺得這種氣質與她演繹的不同類型角色的形象和性格有什麽衝突。在她幾乎所有的電影中,我們看到的都是那個熟悉的蘇菲·瑪索,可是誰也沒有將她類型化,誰也不覺得她隻能演某一類角色。這除了因為蘇菲的確是一個好演員外,也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清純與性感相結合,是人們(尤其是男人們)心目中完美女性的形象。
蘇菲·瑪索說她一生中最想演的兩個角色,一個是安娜·卡列尼娜,一個是路易十四的情婦,現在這兩個願望都實現了。
“我對所演的角色,比對自己的生活還在意。”對於演戲,她說她不需要演員有個性的臨場發揮。她所演的角色大都富有個性,正義,倔強,但是蘇菲·瑪索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麽。或許這就是她骨子裏一種獨特的氣質,這並不是後天培養的。她所演繹的那些女性形象,有時並不是導演們為她量身定做的,她在表演時也沒有刻意去塑造那樣的形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記得有雜誌說,當年蘇菲·瑪索還是一個花瓶時,這種鏡頭拍過一些,後來也就不以此為資本了。這很荒謬也很無聊,簡直是把蘇菲·瑪索當成了一個電影的擺設。一個有不錯演技的生過孩子的女星能這樣風韻猶存,本身不就是資本麽?和演技比起來,這的確算不了什麽,但絕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演了《雲上的日子》、《末日危機》和《盧浮魅影》後,有人認為,蘇菲·瑪索冰清玉潔,並不適合扮演壞女人。同樣也有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美貌和高潔得幾近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正是蘇菲·瑪索在電影表演中盡情“作惡”的資本。就是她的這些關於“惡”的野性表演,讓她在國際影壇備受爭議,她的那張善意的臉,不容許她超越人們心目中妖嬈間帶著清純的形象。但是她畢竟進入了好萊塢,一般來說,進入好萊塢的影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一旦進入這個電影矽穀,就要按照它製定的遊戲規則來行事,蘇菲·瑪索也不能例外。走國際大片風格,大場麵,大製作,惡的形象就是好萊塢的市場資本,蘇菲·瑪索出演壞女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個法國人很過分但又不無道理地評價了她:“既被視為聖女,又被電影強暴。孩子氣的女人,自少女時就如此,她奉獻給我們西尼奧羅的邋遢美,這種下流女人的狂妄自大甚至隻要一台手搖攝影機———就可以拍出一個東西。在蘇菲的眼裏,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蘇菲·瑪索對法國電影的批判性看法是:“美國電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脅。在法國我們有許多冒充有個性的電影導演,而實際上,他們腦子裏沒有一點新思想。”
對於自己 25年的從影歲月,蘇菲·瑪索有一番心得體會:“我以自己的影齡為榮。這期間有苦也有樂,我學會了許多,也看到了不少。但嚴格來說,它帶給我的苦遠多於樂。”
正如蘇菲·瑪索所說的那樣,年齡和經曆帶給她的是智慧。她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從容和自信,是時間賜給她最好的禮物,也讓我們曆經這麽多年之後,仍然看到我們心目中的女神性感美麗依然。
摘自:《天使魅影———蘇菲·瑪索畫傳》劉波編著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