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運動會?(ZT)
(2007-02-02 15:52:21)
下一個
領導運動會
據10月14日的《南方周末》報道,廣西“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運動會”已經開到第三屆了。其規模越來越大,其運作越來越成熟,其內涵越來越明確。
2002年在南寧舉行第一屆廣西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運動會的時候,僅20多個廳級幹部參加,總共才花了17萬元;今年這一屆,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就有87人,花了90萬元財政款(作為一個全區480名領導幹部參加的運動會,似乎應該說是節儉辦會的)。為什麽不叫“縣處級以上的幹部運動會”,而要加入“領導”作為“幹部”的前綴?那是因為“非領導職務(大約是指加括號的那種吧——引者注)和企業單位的縣處級幹部不允許參加”。而在每一個運動隊裏,處級廳級也是有硬指標的,例如“籃球比賽規則”規定,沒有“兩名廳級領導幹部”參加,缺一個扣10分。同時,它也體現了一種以運動會為特色的官場文化:對於某些層次的幹部來說,參加運動會“最大的收獲是結交了一批朋友”。另外,東道主百色市市委書記先後5次視察市體育局,指示“不能丟臉”,“經費上要加大支持力度”。5家三星級飯店住滿了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而價格卻在下降,標準間降到了120元。用我們熟悉的新聞用語來表述,應該說這個運動會“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南方周末》報道的標題是《一場別開生麵的領導幹部運動會》。在當前的世界主流政治文明語境下,這個標題本身已經春秋筆法,褒貶自明了。所謂“別開生麵”者,不外乎少見多怪。就其形式來說,“少見”是肯定的,連深研世界各種政治形態和管理製度的毛壽龍教授,都第一次聽說有這種樣式的運動會,大概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它的“兄弟會”了。但就其內容來說,或者把它放在我國國情背景下來觀察,也就不應該覺得是開了“生麵”,而應該是有點“熟麵”的。
在我們國家,如果說縣處級以上幹部是享有很大特權的,大概各方都應該心平氣和地接受。就說這個運動會吧,設想480名領導幹部雲集一堂,也就注定有480輛1.5升以上排氣量的豪華轎車以及480名司機(黨有紀律,領導幹部是不能自己開車的),或者還有大約不少於480名隨從的風雲際會。這樣的情狀真可謂壯觀矣。這樣的場麵大約就包含在所謂的“別開生麵”裏的“一麵”吧。當然,他們如果不雲集在此,應該奔忙在各自的公務上,但也可能有一部分停在財政埋單的消費場所,何況480名縣處級以上的領導幹部,才消費90萬元財政款,你不能說這算他們的消費高峰。一句話,你不能說他們雲集在一起,就“別開生麵”,而他們分散開去,不見他們的麵,就覺得什麽都沒有。我總覺得,隻有在我們越看不到的地方,越是顯得“別開生麵”,而領導們開運動會,倒是很平常的事了。
就在《南方周末》報道這個新聞的同一天,我還看到一條消息,某市花800萬元財政款建“星級幼兒園”。當然,這也不奇怪,此前某省有過花2000萬元建“機關幼兒園”引起該省人大代表質疑的消息(這件事情的新聞性在“質疑”上,因為形成質疑的直接原因,隻能說是該省的政治文明先走了一步,政府用錢還要人大討論)。再往前一點說,我們已經辦了五十多年的“豪華星級機關幼兒園”了,每一個城市,都有與它的建製相匹配的“機關幼兒園”。在很多人享受不到基本教育資源的漫長歲月裏,這些幼兒園關著高貴的大門,在裏麵培養領導幹部的孩子。對此,長期沒有聽到半句微詞,我也不少見多怪,我隻是對辦這樣的幼兒園的高瞻遠矚立意感興趣——我覺得,如果把人生看做一次運動會的話,設立這樣的幼兒園的遠大理想,就是讓領導幹部的子女和孫子孫女們“不要輸在人生的起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