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到長江三峽大壩考察什麽 ?
(2007-02-02 15:52:21)
下一個
ZT
2004年10月19日 11:45:54
胡永球
湖南沅江市三豐鄉政府考察團一行30多人,10月15日從嶽陽出發,赴三峽大壩學習考察途中,在湖北荊州長江大橋附近發生交通事故,兩死一傷(《楚天都市報》)。筆者讀了報道,為死傷者惋惜的同時,又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鄉的政府,組織幾十人的浩蕩隊伍,翻山涉水奔波幾百公裏,到鄰省的三峽大壩考察什麽?
考察三峽大壩的建築質量嗎?好像不是。三峽大壩是世界級工程,建築質量也是國際一流,當然有許多值得學習考察之處。但以一個山區鄉政府人員的專業知識麵,麵對這項頂尖級工程的絕大多數技術資料,我敢斷定他們根本摸不著邊。三峽大壩的質量與三豐鄉的工作質量沒有什麽直接關係。
考察三峽大壩的管理水平嗎?也不是。三峽大壩以嚴密組織、嚴密施工聞名中外,對於大型水電工程,以及大型企業,都有借鑒意義。但是這與三豐鄉沾不上多少邊。既然還是鄉,連鎮都不是,可想而知其經濟發展情況在湖南也是落後的,不會有拿得出手的企業。該鄉的經濟主要是農業,三峽大壩的管理經驗對他們不具有接近性,他們學不到也用不上。
想必是三豐鄉有條小溪想建個攔水壩,因此來考察三峽大壩的情況?這更是天大的笑話。小溪建小水庫,沅江市本地的水利技術人員完全勝任,用不著到三峽大壩考察。三峽大壩與小水庫土壩的技術要求相差十萬八千裏,真要學建土壩,主管者和技術人員應當在本地找個類似的小水庫看一看,而且也用不著去如此眾多的幹部。
三峽大壩上沒有水稻田、沒有棉花地、沒有魚塘、沒有豬圈、也沒有鄉鎮企業,三峽大壩管理部門也不會邀請一個山區鄉的人去學習考察。那麽,三豐鄉的黨委書記、鄉長、學校校長、村支書們到底到三峽大壩學習、考察什麽?筆者猜測,八成是看三峽大壩風光。看風光也沒什麽不好,旅遊休閑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可是有一個前提,必須花自己的錢。
可從報道來看,他們花的肯定不是自己的錢。新聞說,他們的出發地不是沅江而是嶽陽,想必是先在江南名樓嶽陽樓“學習考察”過了。我估計,如果不發生意外,他們“考察”的也不僅是三峽大壩,還有長江大小三峽,也許還有沿途其他好玩好看好吃的風景點。
借考察之名遊山玩水,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但這種風刮到鄉村幹部隊伍中,則是近幾年出現的情況。不隻沅江也不隻湖南,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為什麽鄉鎮財政普遍困難,為什麽農民負擔難減下去?考察一下三豐鄉這次“考察”的實質,可能會找出部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