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秋季以來,同其它歐洲國家一樣, 法國經濟發展再一次放緩。據官方統計,去年第四季度僅增長0.2%。
調查顯示企業及家庭認為經濟在短期內不會有明顯好轉。
麵對這種情況,政府調整了對200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由去年秋季的2.5%減少到1.3%。
盡管如此, 經濟回升的條件還是具備的,恢複到其正常的增長速度隻是推遲了一些而已。
如果伊拉克危機能盡快結束,法國經濟從今夏開始就可能達到2.5%的增長速度。
除了這個比較樂觀的假設,目前對經濟發展的預測還是相當謹慎的,因為它不僅考慮到了當今地理政治方麵令經濟活動參與者持觀望態度的不確定因素,也考慮到了企業在幾年股票走紅後調整其資產負債狀況所要付出的代價。
三年來經濟實際增長速度低於其正常速度,因而未來的發展頗具潛力,所以2004年2.5%的增長率是應該可以實現的。
這個預測考慮到了一些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
- 中東地區持續的不確定局勢會導致油價持續上漲及歐美家庭信心大減,從而製約2003年歐美國家的內部需求;
- 另外,美國可能加大2002年著手的對其失調經濟的整頓(低儲蓄,高赤字),這將會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並製約美國家庭儲蓄。
這些因素都會對法國未來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產生一定影響。但在歐元區為減小通貨緊縮對貨幣政策的調整卻可以增加經濟活力。
如果伊拉克危機能盡快結束,法國及其它國家的企業,家庭及金融市場就會很快重新建立起信心,這可能使經濟複蘇比以上預測的更為迅速,在生產性投資方麵會表現得尤為明顯;伊拉克危機的盡快解決也會使美元價值回升,從而刺激歐洲及法國的出口,使其恢複到正常水平。
隨著經濟的複蘇,人們對歐洲及法國企業資產負債狀況的擔憂也會逐漸減小。大部分過剩資本正在消失,而且近兩年來大批的庫存已被出售,因此企業需求的反彈能力應該比預估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