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美媒:中國擁有超4百枚東風10巡航導彈

(2015-11-07 06:44:48) 下一個


東風-15B彈道導彈發射車、東風-16彈道導彈發射車經過長安街地區。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美國媒體11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發表題為《中國微調進攻性打擊力量》的文章,作者為費學禮,編譯如下:20世紀70年代,蘇聯戰略家認識到,將精準的常規武器與先進的信息、偵察和指揮係統結合在一起,能夠取得近似於低當量核武器的毀滅性效果。蘇聯將師級戰術信息係統與火箭炮的結合體稱為“偵察-火力綜合係統”,而戰區級信息與導彈/空中打擊係統的結合體稱為“偵察-打擊綜合係統”。

      參考消息網引述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發表文章稱,美國在巴爾幹半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中將上述兩個理念全都付諸了行動,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則予以密切關注,並在20世紀初打造了自己的首個偵察-火力/打擊綜合係統。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從更適合中短程攻擊行動的第一代偵察-火力/打擊綜合係統,向擁有更加精良的多級偵察和信息係統並能夠實施中遠程打擊行動的第二代係統轉變。

      過去十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部署了令人生畏的C4ISR網絡並不斷改進。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使用30顆軍用和民用光學偵察衛星、5顆雷達衛星和5顆電子情報衛星“三星星座係統”。今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射了擁有0.72米影像分辨率的“吉林一號”衛星和兩顆擁有1.12米視頻分辨率的“靈巧”衛星。中國還有望擁有更高視頻分辨率的衛星,而且據中國科學家說,它們可能在這個10年的晚些時候得到首批光學/激光通信中繼衛星的支持。

      在傳輸數據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使用20顆軍用和民用衛星。到2020年,由35顆衛星組成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應該能夠覆蓋全球。過去15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直在發展數字指揮係統以滿足全國、戰區和作戰級別的指揮控製需求。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可能急劇增加。第二炮兵部隊擁有1200枚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研製的350公裏射程的東風-11A導彈,以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研製的600公裏射程的東風-15導彈。但這種一個發射器配一枚導彈的係統可能會被一個發射器配5至8枚導彈的係統所取代。

      比如,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M-20導彈係統就同時配備了一枚射程超過300公裏的短程彈道導彈和4枚射程為300公裏的A300火箭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推出了一種類似係統,將300公裏以上射程的BP-12A導彈與多達4枚200公裏射程的神鷹-400火箭彈搭配在一起。

      2010年,五角大樓公布的此類數據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50個短程彈道導彈發射器,每個發射器配5枚導彈再加上兩輪重新裝填的導彈,就能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增加至3750枚。

      二炮的戰區導彈數量和射程都在擴增。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製的800至1000公裏射程的東風-16導彈於2012年開始服役。射程超過2000公裏的東風-21導彈有東風-21C終端製導導彈和1500公裏射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兩種版本。在今年9月3日的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展示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東風-26導彈,估計射程為4000公裏。閱兵期間的報道稱,東風-26還有一種反艦彈道導彈版本。二炮還擁有超過400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東風-10陸基對陸攻擊巡航導彈(LACM),射程為1500至2000公裏。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新型轟-6K型轟炸機和較早的轟-6M型轟炸機配備了某種版本的東風-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轟-6K型轟炸機能夠攜帶6枚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以及數量更多的精確製導彈藥(PGM)。這些精確製導彈藥也能用於目前正在研製的攻擊戰鬥機,比如西安的殲轟-7A、成都的殲-10和沈陽的殲-16雙座戰鬥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