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貨低價傾銷 民調:最擔心黑心食品和藥品

(2008-01-16 13:20:40) 下一個
曾幾何時,我們日常生活中,穿的、吃的、喝的、用的,已經被「Made in China」,悄悄替換了原來的「Made in Taiwan 」,從身上的鞋子、衣褲,到3C家電,玩具、文具等比比皆是。根據中時電子報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五成一民眾表示拒買中國貨;八成民眾認為,如果不買中國製造的商品,並不會影響生活。受訪民眾對於中國製品,最擔心的則是黑心食品和藥品、家電用品。
隨著中國製造與黑心貨被畫等號後,過去不討好的台灣貨,現在反而要在產品加印鬥大的「台灣製造」,才有人敢買。根據中時電子報民意調查,電訪1070位民眾中,有734人(占68.6%)表示,自己「最近一年沒有用過中國製造的產品」;另外265人(占24.8%)表示「曾用過」;有71人(占6.6%)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用了中國貨」。

當問到「如果不買中國製造的商品,生活是否會受到影響?」有861人(占80.5%)認為完全不受影響;有100人(占9.3%)認為有點影響;有35人(占3.3%)認為影響很大;另外有74人(占6.9%)不知道是否有影響。

至於隨著大陸製造產品,打著低價傾銷台灣,民眾最擔心的產品有哪些?中時電子報民調,在可複選三項的條件下,有475人(占25.4%)認為中國食品最讓人擔心、334人(占17.9%)擔心的是中國藥品氾濫、255人(占13.6%)認為中國製的家電用品品質,安全性可虞。其餘讓民眾擔心的中國商品的項目,依序還有美粧用品、紡織品和3C產品。

不過,同一則問題中,有310人(占16.6%)勾選對中國製商品「全部擔心」,142人(占7.6%)則未表態。

根據中時電子報電訪調查,有548人(占51.2%)會拒絕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而有443人(占41.4%)不會拒絕;有79人(占7.4%)未表態。由於拒絕與不會拒絕,二者相差不大,顯見還是有接近半數民眾,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大陸製產品。

中時電子報是九月二十六日到九月二十七日,抽樣電訪一○七○位有效樣本,男生473人,女生597人,信心水準95%,正負誤差值3%以內。受訪者教育程度:高中以下666人,大專大學312人,研究所以上18人,未表態74人。受訪者個人收入,二萬元以下444人,二萬零一元至三萬元148人,三萬零一元至四萬元98人,四萬零一元至五萬元82人,五萬元以上115人,183人不表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