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為本

沒什麽特別的,隻是想把自己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接觸過的各種各樣的人,寫一寫。希望看的人覺得有趣就行了。順便提高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
正文

餃子

(2007-03-06 11:08:25) 下一個

常言說:“好吃不過餃子”。很多人都愛吃餃子。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我老媽幫餃子,最開始從擀餃子皮學起,因為覺得擀餃子皮很好玩兒。長大後才發現,擀餃子皮原來是餃子製作流程中,最難最累的一道工序。
 結婚後,我就沒有自己包過餃子了。我的家鄉是一個北方城市,餃子館兒很多,什麽“餃子王”、“水餃城”、“大餡兒餃子”的招牌滿街都是。我們要是饞餃子了,就到餃子店,點上素三鮮、肉三鮮、西紅柿雞蛋、香菇肉餡等各種不同餡兒的餃子各二兩,再點上一盤芥末拌金針菇,就著香醋、蒜泥、辣椒油、香油等佐料,一頓餃子宴,既省事又解饞。
 然而來到加拿大以後,想吃餃子就沒那麽容易了。我們在多倫多上LINC班的時候,認識了幾位從廣東來的朋友。L妹妹很喜歡叫著我們幾家人一起聚餐。有一次,她說饞餃子了,於是召集我們一起包餃子,這很有煽動性呀。於是我們六七個人,分別買好了菜、肉餡兒和麵粉,準備餃子宴。
 等到了真開始包了,我才發現,原來從和麵,調餡兒,到擀皮兒,都得我一個人全包!這一群人,多數是南方人,他們對吃餃子很熱情,但是包餃子,他們沒有加拿大經驗,當然,那時候我也沒有。
 他們也不是不想幫忙,就是實在是幫不上。他們能幹的就是包餃子和下餃子。因為我從小就接受過包餃子的訓練,所以包餃子對我來說也不成問題。而且大家湊在一起,也圖個熱鬧。
我們在一塊兒總共包過兩次餃子,給我的記憶就是每次都累得我腰酸腿疼,對吃餃子那部分的記憶就很模糊了。L妹妹見我每次包餃子都很辛苦,就不好意思再找我包了。以後他們小兩口再想吃餃子的時候,就自力更生了,不過餃子皮是在華人超市買現成的。
工作後,我就懶得做餃子這麽費時費力的食品了。有時候到中餐館吃自助餐,也會吃到煎餃子, 但總覺得不如剛煮出來的新鮮。
有一個星期天早上,我在家閑著沒事看電視,突然饞餃子了。心想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也沒什麽好電視,幹脆包餃子吧。於是一通忙活,包了一大堆白菜豬肉餡兒的餃子。不僅星期天中午和晚上有吃的了,還夠我星期一中午帶的。另外還剩下30多個,可以放在冰箱裏凍起來,以後再吃速凍水餃!
星期一上班,我特意多帶了些水餃。想讓我們部門的加拿大同事們嚐嚐我的手藝, 同時推廣和宣傳一下中國的飲食文化。其實,我一直在我們部門做著中國飲食文化的推廣宣傳工作。除了餃子,我還給他們做過皮蛋和木耳的普及教育,一定程度上端正了他們對百年老蛋和黑乎乎的木頭耳朵的態度。
我們部門有一位漂亮的J姑娘,因為對味精過敏, 所以很少吃中國餐。我做菜從不放味精的,我就讓J姑娘嚐我包的餃子,說如果她不喜歡,就不要勉強吃,另外還清楚地告訴她餃子餡兒的成分。我知道,很多加拿大人對於吃的東西,要是搞不清楚配方、原料、營養成分、熱量數據,他們是不會冒險吃的。J姑娘吃完後,說很好吃。我也不知道她是跟我客氣一下呢,還是真覺得好吃。不過,過了一會兒,她又悄悄地問我:“你還有餃子嗎?我還想再吃一個。” 原來她是真喜歡吃。
 我的組長B先生,是對中國餐比較喜歡的一位。我每次要是做了什麽好吃的,都會讓他嚐一嚐。 而且他總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品嚐, 這讓我很有成就感。我做的餃子當然也有他一份。很明顯,B先生覺得味道很好, 我能看出來他不是跟我客氣。我於是小聲跟他說,我還有一些餃子,放在家裏冷凍著呢, 我可以第二天帶給他。他聽了非常興奮。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給會欣賞的人分享才不枉費我一番功夫。
第二天,我把餃子帶來,放到公司的冰箱裏。然後給B先生發了一封郵件,告訴他餃子在冰箱裏,下了班別忘了帶回家。並且,我把煮餃子的步驟詳細列出來-放多少水,煮多少時間,如何判斷是否煮熟等等。
星期三上班,我問他:“昨天的晚餐怎麽樣?” 他眉飛色舞地告訴我,餃子太好吃了。他回家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太太和孩子們都已經吃完了晚飯,B先生和太太嚴格按照我的煮餃子指南煮了餃子。雖然他太太已吃過晚飯,他們倆還是一起把餃子都吃光了。
B先生說比起中餐館的煎餃子, 他更喜歡這種煮的餃子。我告訴他,以前在家包餃子的時候,如果煮好的餃子一頓吃不了,我們一般會將剩下的餃子煎著吃。他聽了大笑,說原來我們在飯店吃的餃子,都是剩飯啊。
組長還問我要餃子的配方。我說,哪有配方啊,都是憑經驗和感覺做的。包餃子最難的部分就是擀皮兒, 餃子皮兒要既薄又均勻。他問皮兒要多大呢?我就兩隻手比劃了一個圈,說差不多這麽大。B先生趕緊從桌子上,拿了一把尺子,量了一量。哦!他在一張白紙上認真地寫下來,餃子的麵皮,直徑3英寸。然後我又用手指比劃了一下餃子的厚度,他又用尺子量了一下,1毫米,又認真地記在紙上。配方雖然沒有,餃子的外觀設計卻開始進行了。我說著擀餃子皮兒得多練習。他問能不能先擀個大餅,然後用玻璃杯扣。我說那也成。不過,擀餃子皮,是一種藝術,玻璃杯扣,是一種工藝。
B先生兩口子一直沒有包過餃子,估計是因為沒有配方,不知道應該用多少盎司的醬油,多少茶匙的鹽和多少克肉餡。
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城市中國人也不少,至今卻還沒有聽說有一家餃子店。以前有一位姐姐在網上賣過一陣餃子,後來不知道為什麽收山了。如果有一天真有一家餃子店開業了,估計不僅會吸引中國人,加拿大顧客也少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老書蟲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大多喜歡吃餃子。
去年聖誕節在我家還搞了餃子聚會,非常棒!
我們這個小鎮也沒有餃子館,不過會包餃子的高手很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