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基斯坦配合中國 演繹中東南亞大戰略 

(2007-03-04 06:43:30) 下一個

●中國“唯一的好兄弟”絕對“有才”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副總統切尼2月26日突然訪問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並分別與巴總統穆沙拉夫及阿總統卡爾紮伊舉行了會談。《紐約時報》報道說,美國總統布什已經決定向穆沙拉夫發出少有的強硬信息,要求巴基斯坦軍隊采取更為積極的行動幫助美國穩定阿富汗局勢並繼續打擊基地組織,否則民主黨領導的美國國會很可能切斷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

報道還稱,在切尼與阿總統卡爾紮伊會晤之前,駐阿美軍基地巴格拉姆美軍基地發生了塔利班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並有14人在這起襲擊事件中喪生,所幸的是正在該基地視察的切尼安然無恙。另據美聯社報道,巴基斯坦外交部稱,來自埃及、印尼、約旦、馬來西亞、沙特、土耳其以及巴基斯坦七個伊斯蘭國家的外長25日聚集巴基斯坦,討論包括伊拉克、伊朗問題和恐怖主義擴散在內的中東局勢。穆沙拉夫近期出訪了這六國、伊朗和敘利亞,討論了包括伊拉克暴力狀況、美國和伊朗緊張關係在內的一係列問題,穆沙拉夫希望找到解決中東地區爭端的調和路線。

從切尼突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以及在阿富汗遭遇的襲擊事件,並親自讓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卡皮斯向穆沙拉夫展示有關中情局獲得的基地組織正在巴境內重組的“確鑿”證據,給人們傳遞了兩個信息:第一個是巴基斯坦以沒有確鑿證據為由在有意“抗旨”;第二個是阿富汗已經變成了一個“新伊拉克”。

毫無疑問,華盛頓從來沒有放棄徹底掌控這個戰略地位至關重要的南亞次大陸“重要盟友”的野心,尤其是北京和莫斯科已經將巴基斯坦作為中俄戰略大走廊的時候,巴基斯坦已經成為美國總統、副總統、國防部長、國務卿在一年之內相繼走訪最頻繁的國家之一。這無疑驗證了我們在去年11月16日《東亞新的角力》中所評述的觀點:巴基斯坦已經成為中俄美新的角力點並將會左右著中國未來能源安全戰略與全球戰略。

當布什在借《紐約時報》之舌把“切斷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這個強硬信息告訴全世界的時候,恐怕真的忘了巴基斯坦的背後還有一個“傳說中的餓狼”中國始終在“虎視眈眈”。不難設想,當年布什威脅要把巴基斯坦打回到舊石器年代都難以奏效,切斷援助對於巴基斯坦不過是小菜一碟,即使布什與布萊爾擰成一股“布氏力量”,量他布什也沒那個“豹子膽”。

不可否認的是,華盛頓不得不承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武裝對駐阿富汗的美軍和北約部隊發動的越境襲擊的次數已增加了三倍”,英國國防大臣布朗2月26日也不得不宣布英國將向阿富汗南部增派1300名士兵,以及針對切尼的塔利班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無疑就在證明阿富汗已經變成了一個“新伊拉克”的殘酷現實。布什豈敢切斷了一個“重要盟友”的輸血係統、反而給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武裝在阿巴邊境擴大勢力範圍提供一個機會呢?

尤為重要的是,布什目前迫切希望巴基斯坦幫助美國穩定阿富汗局勢,更主要的目的還是要穩定伊朗兩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兩條戰線,為下一步可能對伊朗進行的軍事打擊計劃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但這恰恰與當前巴基斯坦的所作所為是背道而馳的。人們當然沒有忘了1月下旬穆沙拉夫出訪中東四國的“高調之旅”,如果說那次“高調之旅”隻是一部“另類連續劇”的開頭的話,那麽這次七國外長聚首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就是這部連續劇的“小高潮”。

顯然,這部連續劇的導演兼主角是穆沙拉夫,而配角也都是中東“大腕”和東南亞“新貴”。不可小視的是,埃及、約旦、沙特、土耳其四國是對中東地區頗具影響力的伊斯蘭國家,而且還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主要的能夠對華盛頓中東政策有一定影響作用的盟友之一。

不難看出,穆沙拉夫在選擇配角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心機,既要讓這些“腕兒”吸引全世界“粉絲”們的眼光,也要對中東相關國家尤其是對華盛頓的中東政策施加影響和壓力。毫無疑問,這部連續劇的的主題,就是借討論巴以和伊拉克問題之名,直取“核心”伊朗核問題。在七國外長聚首巴基斯坦之後,海灣合作委員會秘書長阿提亞2月27日就明確表示,海合會成員國視伊朗為“兄弟般的鄰國”,不會參與任何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

我們一直認為,布什的豹子膽是自己給的,其他任何的好言相勸對於這個“世界暴君”幾乎都是耳邊風。當然,唯一例外的是,布什不得不對北京和莫斯科的“逆耳忠言”三思而行。也就是說,穆沙拉夫演繹這部連續劇的“轟動效應”,也許不足以震撼布什,但卻毫不含糊地傳遞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這就是中國和俄羅斯決不允許美國對伊朗為所欲為。

顯然,北京2月26日在倫敦六國會議極力推動就解決伊朗核問題草擬聯合國安理會新的決議草案,繼續為美國走向“波斯火坑”進行“煽風點火”,另一方麵又充分發揮“唯一的好兄弟”巴基斯坦的“搭檔”作用,中國忙不過來的就由巴基斯坦挑起來幹,從而繼續增強和彰顯巴基斯坦的地區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營造胡錦濤樹起的“中巴關係堪稱不同文明國家和諧共處和諧進步的典範”。

這部“唯一的好兄弟”連續劇剛剛開始,劇情自然會引人入勝,畢竟總導演是北京。布什不能不掂量,中國玩起“好萊塢大片”還不是行家裏手,但玩起“政治連續劇”絕對“有才”。

●予印度之利謀中國之益

據美聯社消息,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外長於2月21日在新德裏簽署了一份以避免雙方因突發事件而意外引發核戰爭的協議。協議的具體內容目前還沒有公開,但是有關官員透露稱其中包括如何對對方的核武器建立信任的措施,這也是雙方和平進程努力的一部分。就在該協議簽署前的2天前,一輛由印度開往巴基斯坦的火車爆炸並引發大火,導致68人喪生。雙方官員都認為這起事故意在阻撓印巴和平進程。

另據報道,印巴兩國代表在經過兩天談判後2月23日在伊斯蘭堡達成協議,同意在今年6月前完成連接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天然氣管道工程協議的起草工作。巴基斯坦石油國務秘書瓦卡爾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伊印巴三方聯合工作組擬於5月繼續就管道的鋪設路線舉行會談。

印巴雙方2月21日至23日“靜悄悄”的分別就避免雙方因突發事件而意外引發核戰爭、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天然氣管道工程達成協議,這無疑是這兩個宿敵雙方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時也是兩國在政治和經濟合作方麵的重大突破。

我們注意到,麵對一輛由印度開往巴基斯坦的火車爆炸並導致68人喪生的惡性事故,印巴之間跟以往相互指責、關係緊張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認為這類事故是“故意在阻撓印巴和平進程”,而不再在這類事故上鑽牛角尖。

這是一個微妙的極為可喜的進步。最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正好是在三個月前的去年11月20日至2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分別訪問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胡錦濤主席訪問期間曾經表示,“中國在南亞不謀求任何私利,願為促進南亞和平與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歡迎並支持印巴改善關係,並願意擔當建設性調解角色”。這就是北京主動放棄漁利甘願擔當中間調解角色的“印巴調和論”。

然而,令北京十分遺憾的是,在驚喜之中恢複了大國風範的印度根本就不給中國這個調和的機會。憑著同樣是擁有幾千年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印度也有廣闊的胸懷和博大的智慧來解決南亞的問題。如果連印巴之間的這一“不丁點”問題都得要請“中國智慧”來風雲一番的話,那簡直就是對古印度文明和同樣是當今世界最大經濟引擎之一的印度的蔑視和羞辱。

現在人們看到,印巴雙方2月21日至23日所達成的兩個協議,都沒有找到中國參與的痕跡。其實,這正是北京想要的效應,讓總是試圖尋找中國在南亞有擴張野心的美國和日本閉上嘴巴的最佳方式,就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然後在談笑間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人們不難看出,印巴簽署了避免雙方因突發事件而意外引發核戰爭協議,其實就是北京寄望於“中國歡迎並支持印巴改善關係,並願意擔當建設性調解角色”所產生的效應,盡管北京“躲進小樓成一統”,但誰又會否認北京已經在其中“管了冬夏與春秋”?

最為精妙的,要算印巴就“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道工程”達成協議。正是中國與巴基斯坦搶先一步實施“中巴能源和貿易大走廊”計劃,嚴重地刺激了一直渴望實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道”計劃的最大受益者印度的大腦神經,任何被排擠在這個影響印度未來能源與經濟命脈計劃之外的“非分之想”,都會把印度置於極其被動的地位。

於是,在胡錦濤提出“印巴調和論”以及“中巴能源和貿易大走廊”加快步伐之後僅僅三個月時間,人們不但看到了中俄印三國外長2月14日簽署了包括深化能源合作的《中俄印外長會晤聯合公報》,而且現在印巴也達成了“伊-巴-印天然氣管道工程”協議,其實也就是“中巴能源和貿易大走廊”或“伊-巴-中油氣管道”以及“俄-中-印油氣管道”一係列計劃實現了質的飛躍。

最令華盛頓恐懼的是,一個由中俄印巴伊五國以“南亞金三角”為中心的“新能源聯盟”已具雛形,誰又敢斷定這個以“上合組織”成員為主體的聯盟僅僅是能源聯盟呢?這就是我們在去年11月27日《胡錦濤“南巡”記》中所評述的中國之目的:化解了印巴的冤仇,改善了中國在印度的形象,也就是為了打破日美利用印度牽製中國的圖謀,把華盛頓給新德裏奉送的“核能合作協議”變成“免費的午餐”,把日本在印度的軍事企圖也化作“永遠的藍圖”。

其實,在推動南亞和平進程和能源戰略方麵,中國遠比印度還要迫切,隻不過北京心急如焚卻穩坐泰山而已,這顯然是“予印度之利謀中國之益”的“激勵雙贏”策略讓北京沉著的運籌,終於讓世人又一次領略了南亞次大陸的精彩大博弈,即使其中的贏家都不得不驚歎“中國,你太有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