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到2015年 中國要成為世界造船強國 

(2007-03-12 15:11:11) 下一個
中國目前90%對外貿易要靠海上運輸,為了突破敵國軍事封鎖、確保貨運物質的安全和解決南中國海主權爭端,中國政府大力發展船舶工業,集中力量在環渤海灣、長江口和珠江口區域興建三個現代化造船基地,力爭在2015年成為世界造船強國。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廣州船舶工業公司總經理餘寶山,日前在第二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演講時說,中國90%對外貿易運輸都是靠船舶來完成,石油、鐵礦等急需的戰略物質的運輸也迫在眉睫。

  他說,“為突破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軍事封鎖,保障我國貨運物質的安全和解決南海諸島爭端”,“發展船舶工業在我國現今的國際形勢和國家安全方麵,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船舶工業為國防建設提供現代化技術設備,在水運交通和海洋資源開發中提供必需的設備保障”。

  本報記者在鎮江船舶電器有限公司展區,看到一組低壓配電板。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服役的中國海軍053(江衛級)護衛艦,以及正在建造中的054(號稱“中華神盾”)新型導彈驅逐艦和第一艘航空母艦,都采用這組低壓配電板。

  參展商之一的中船集團廣州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是中國152家核心軍工生產企業之一,也是華南地區最強大的軍艦和海洋工程製造基地,采取“軍品為主、寓軍於民、以船為本、多種經營”的經營方針。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前任和現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曾先後前往該企業視察。

  今年1月30日,中國國防科工委船舶行業管理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船舶工業去年完成建造的艦船總載重量達1452萬噸,比前年增長20%;承接新船訂單總載重量達4251萬噸,比前年增長150%,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2%。

  在當今世界造船市場上,中國、日本、韓國占了87%的份額。韓國在大型集裝箱船、大型原油輪船和化學品輪船占有明顯優勢,日本在散貨船占較大份額,歐洲壟斷豪華遊輪市場,在渡輪市場具有深厚的技術優勢。中國在集裝箱船、散貨船、油輪等造船市場表現出強勁的上升趨勢和發展潛力。

“世界造船中心

必然向中國轉移”餘寶山引述中國進出口銀行對造船產業的分析和研究指出,隻有發展中的大國,才可能利用地區差異性與國內流動特性,集中資金與人才,並保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所以世界造船中心必然向中國轉移。

  去年8月16日,中國國務院通過《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2006年到2015年之間是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及時承接外國產業轉移來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將在環渤海灣、長江口和珠江口區域,重點擴建和建設大連、旅順、青島、長興、南通、南沙龍穴等造船基地。

  國防科工委係統三司副司長張相木,在去年中國數字化造船論壇上演講時表示,中國已經具備了萬箱級集裝箱船、20萬噸散貨船和30萬噸礦砂船的自主設計和建造能力,也進入液態天然氣貨船和豪華滾裝客輪等高端產品領域。

中國船舶工業

存在四不足

  但中國船舶工業還存在四個方麵的不足:一是在主流船型缺乏國際品牌,二是沒有掌握大多數高新技術船型的核心技術,三是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基礎還比較薄弱,四是船用設備及其零部件國產化水平不高,日本和韓國在技術和效率上較中國有優勢。

  張相木說,中國已經有兩家造船企業屬於世界前十強,15家企業屬於前50強,希望到2010年時能有4到5家企業進入前十強,20家企業進入前50強。

  第二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將一連舉行三天,吸引了包括中國、日本、荷蘭、新加坡、瑞典、丹麥、美國、英國、阿聯酋等國家的400多家企業參展(外國參展商占了40%),比2005年首屆展覽會的160家增加了近三倍。來源:聯合早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