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淮海戰場:杜聿明被俘記

(2007-03-12 14:34:38) 下一個

1949年1月10日早晨,淮海戰場上的槍炮聲已經稀疏了,國民黨軍杜聿明集團徹底完蛋了。
  
  陳官莊東北七八公裏有一個已忘掉名字的小莊子,在莊尾,有一間未被蔣軍飛機轟炸倒塌的農家屋,這便是華野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郭化若)俘虜收容所所長辦公室。收容所所長由縱隊政治部主任陳茂輝(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江蘇省軍區政委)臨時兼任。
  
  太陽剛剛升起,成千上萬的俘虜像大堤崩潰了的水流,從前方漫無邊際地湧過來,收容所門前的空場和田地上都被人流塞滿了,一眼望不到邊。
  
  陳茂輝主任正在跟俘虜談話,電話鈴響了,是縱隊衛生處趙雲宏處長打來的。趙處長說,又抓到一個國民黨軍官,有記者和司機跟隨,還有衛士,身份不明,估計是個將官。
  
  俘虜收容所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清查隱瞞身份的被俘國民黨軍高級軍官,尤其是高級將領。陳主任要趙處長趕快將人送來,可是電話上催了幾次,足足等了兩個小時,才見負責押送的幹部進來報告,陳主任不免發火責問。那個負責押送的幹部說:“這幾個家夥特別怕飛機,一路上總是走走趴趴,磨磨蹭蹭,好容易才弄來。”說著便向門外喊道:“進來!”
  
  陳主任一看,進來的人中間有一個40多歲的人,隻見他穿一身士兵棉服,披一件破軍大衣,縮著脖頸,耷拉著腦袋。乍一看像個老夥夫,但仔細端詳,便不難發現此人有種特別穩重而幹練的氣質。
  
  陳主任讓他坐下,遞給他一支“飛馬牌”香煙。他接過來放在桌上,連忙從衣袋裏掏出一包玻璃紙包裝的香煙,撕去煙盒上封口的紅條條,先抽出一支很禮貌地遞給陳主任,然後才送一支到自己的嘴上。
  
  坐在一旁自稱“記者”的那個人,竟忘記了這是什麽場合,連忙掏出打火機,哢嚓一下打著了火,恭恭敬敬地給他點煙,被他瞪了一眼。“記者”恍然大悟,趕忙轉過手將火送到陳主任麵前。他們這些動作,使陳主任警覺起來,麵前這個俘虜絕不是一般的人物。再仔細一看,發現他鼻子底下有一些沒刮幹淨的胡髭,很明顯,此人本來是留有頗為威嚴的唇髭的,隻是因為臨時剃得匆忙,沒刮幹淨。
  
  陳主任開始審問。
  
  那個“記者”首先介紹自己的身份:“我叫尹東生,是《徐州日報》隨軍記者。”他指指那個40多歲的軍官對陳主任說:“這位是第13兵團的高軍需。”另一個接著也自報家門:“我叫張印國,在徐州開商車,被他們拉去的。”陳主任一聽,便知這全是瞎編的。他們也發現陳主任對他們產生了懷疑,於是各人便掏出證件。
  
  陳主任看了證件,便單刀直入,問那個高軍需:“你是哪個部分的?”
  
  “第13兵團的。”
  
  “幹什麽的?”
  
  “軍需。”
  
  “不對!”陳主任口氣嚴厲,斷然否定。
  
  “軍需處長。”那個“記者”趕忙替他補充道。
  
  陳主任瞪了那個“記者”一眼,沒有理睬,仍在追問高軍需:“叫什麽名字?”
  
  “我叫高文明。”
  
  “‘高文明’,這個名字起得不壞啊!你們第13兵團有幾大處?”
  
  “六大處。”
  
  “你把六大處處長的名字寫出來。”陳主任順手遞給他一個寫字本子。他伸手到大衣口袋裏去掏筆,掏了半天,掏出一包美國香煙;再掏,是一袋美國牛肉幹;又掏,掏了好一會,才從大衣下邊的夾層裏掏出一包高級水果糖,最後才在棉衣口袋裏掏出一支派克金筆。
  
  這位“軍需處長”活像一個蹩腳的魔術師,目睹著他那拙劣的表演,實在令人噴飯。陳主任和工作人員忍俊不禁,都想發笑,但還是強忍住了。陳主任當然知道,擺在他麵前的這些美國產的香煙、牛肉幹、水果糖,為包圍圈內的一般蔣軍軍官所享受不到的,就連這支地道的美國貨——派克金筆也不是一般下級軍官所能玩的。
  
  再說那個“軍需處長”之所以裝瘋賣傻,一股腦兒地掏出這麽多東西,這可是他的良苦用心,意在迷惑、轉移審問者的視線,把他當作一個名副其實的軍需官。要不是搞軍需的,在幾乎無法生存的包圍圈內,哪能擁有這麽多好東西?而這些東西又都是他“近水樓台先得月”——經其手而三分肥,利用職務之便攫為己有的。造成他僅是個十分貪婪的卑劣小人的假象,掩蓋其高級將領的真相。
  
  “高文明”握著金筆隻寫了幾個字就寫不下去了。
  
  “寫啊!”陳主任催道,“難道你連一起共事的幾個處長的名字都不知道嗎?”
  
  “我知道,我知道。”他邊說邊在本子上寫,可是寫了半天,還是描著原來的那幾個字:“軍需處長高文明。”
  
  那個“記者”見狀,非常著急,忙作揖打拱地對陳主任說:“長官,高處長的頭腦被炮彈震壞了,由我替他寫吧!”說著便伸手要筆,被陳主任製止。
  
  陳主任對那個表麵上還顯得沉著的“軍需處長”說:“你還是老老實實講吧,你到底是什麽人,幹什麽的,不必顧慮。”說著,陳主任拿起桌子上那份《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念給他聽。從頭念到“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那一句,然後對他說:“看吧,你們的部隊不是已經被解決了嗎?我們的俘虜政策,不論大官、小官,隻要放下武器,是一律寬待的,除了戰犯以外。”說到這裏,陳主任見他將頭埋到衣領裏,一時難以看出他的表情,便又對他說:“蔣介石是徹底失敗了。黃伯韜被擊斃,黃維兵團被殲滅,黃維和他的副司令官吳紹周想混走呢,結果還是被活捉!”
  
  
  他忽然一怔,忙問:“黃維在哪裏?”
  
  “你們一定很熟悉吧,很快你就可以見到他。”
  
  當陳主任將常為杜聿明一夥演戲的京劇團琴師叫來問話時,那個“軍需處長”竟被嚇得不敢抬頭,隻見他一個勁地向火塘裏添加高粱秸,搞得滿屋青煙繚繞。直到陳主任讓人把琴師領走,“軍需處長”這才抬起頭來。這一切都沒有逃脫陳主任那銳利的目光。
  
  “軍需處長”聽工作人員叫“陳主任”,趕忙問:“你是陳毅將軍嗎?”
  
  陳主任說:“我不是。”隨即對他說:“你隻要徹底坦白,對我說也是一樣。”
  
  這時,敵機在附近丟了幾顆炸彈,屋子被震動了,門外一匹戰馬因受驚在嘶叫。陳主任推門一看,隻聽敵機發出怪叫,在咕咕地胡亂掃射。
  
  “軍需處長”臉色陰沉,對陳主任說:“這個地方談話不方便吧?”
  
  陳主任不屑地對他說:“不要緊,對你們的空軍,我們有經驗,嚇不了我們。你們隻要坦白交待,我們一律寬大,除了戰犯杜聿明。”")   1949年1月10日早晨,淮海戰場上的槍炮聲已經稀疏了,國民黨軍杜聿明集團徹底完蛋了。
  
  陳官莊東北七八公裏有一個已忘掉名字的小莊子,在莊尾,有一間未被蔣軍飛機轟炸倒塌的農家屋,這便是華野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郭化若)俘虜收容所所長辦公室。收容所所長由縱隊政治部主任陳茂輝(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江蘇省軍區政委)臨時兼任。
  
  太陽剛剛升起,成千上萬的俘虜像大堤崩潰了的水流,從前方漫無邊際地湧過來,收容所門前的空場和田地上都被人流塞滿了,一眼望不到邊。
  
  陳茂輝主任正在跟俘虜談話,電話鈴響了,是縱隊衛生處趙雲宏處長打來的。趙處長說,又抓到一個國民黨軍官,有記者和司機跟隨,還有衛士,身份不明,估計是個將官。
  
  俘虜收容所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清查隱瞞身份的被俘國民黨軍高級軍官,尤其是高級將領。陳主任要趙處長趕快將人送來,可是電話上催了幾次,足足等了兩個小時,才見負責押送的幹部進來報告,陳主任不免發火責問。那個負責押送的幹部說:“這幾個家夥特別怕飛機,一路上總是走走趴趴,磨磨蹭蹭,好容易才弄來。”說著便向門外喊道:“進來!”
  
  陳主任一看,進來的人中間有一個40多歲的人,隻見他穿一身士兵棉服,披一件破軍大衣,縮著脖頸,耷拉著腦袋。乍一看像個老夥夫,但仔細端詳,便不難發現此人有種特別穩重而幹練的氣質。
  
  陳主任讓他坐下,遞給他一支“飛馬牌”香煙。他接過來放在桌上,連忙從衣袋裏掏出一包玻璃紙包裝的香煙,撕去煙盒上封口的紅條條,先抽出一支很禮貌地遞給陳主任,然後才送一支到自己的嘴上。
  
  坐在一旁自稱“記者”的那個人,竟忘記了這是什麽場合,連忙掏出打火機,哢嚓一下打著了火,恭恭敬敬地給他點煙,被他瞪了一眼。“記者”恍然大悟,趕忙轉過手將火送到陳主任麵前。他們這些動作,使陳主任警覺起來,麵前這個俘虜絕不是一般的人物。再仔細一看,發現他鼻子底下有一些沒刮幹淨的胡髭,很明顯,此人本來是留有頗為威嚴的唇髭的,隻是因為臨時剃得匆忙,沒刮幹淨。
  
  陳主任開始審問。
  
  那個“記者”首先介紹自己的身份:“我叫尹東生,是《徐州日報》隨軍記者。”他指指那個40多歲的軍官對陳主任說:“這位是第13兵團的高軍需。”另一個接著也自報家門:“我叫張印國,在徐州開商車,被他們拉去的。”陳主任一聽,便知這全是瞎編的。他們也發現陳主任對他們產生了懷疑,於是各人便掏出證件。
  
  陳主任看了證件,便單刀直入,問那個高軍需:“你是哪個部分的?”
  
  “第13兵團的。”
  
  “幹什麽的?”
  
  “軍需。”
  
  “不對!”陳主任口氣嚴厲,斷然否定。
  
  “軍需處長。”那個“記者”趕忙替他補充道。
  
  陳主任瞪了那個“記者”一眼,沒有理睬,仍在追問高軍需:“叫什麽名字?”
  
  “我叫高文明。”
  
  “‘高文明’,這個名字起得不壞啊!你們第13兵團有幾大處?”
  
  “六大處。”
  
  “你把六大處處長的名字寫出來。”陳主任順手遞給他一個寫字本子。他伸手到大衣口袋裏去掏筆,掏了半天,掏出一包美國香煙;再掏,是一袋美國牛肉幹;又掏,掏了好一會,才從大衣下邊的夾層裏掏出一包高級水果糖,最後才在棉衣口袋裏掏出一支派克金筆。
  
  這位“軍需處長”活像一個蹩腳的魔術師,目睹著他那拙劣的表演,實在令人噴飯。陳主任和工作人員忍俊不禁,都想發笑,但還是強忍住了。陳主任當然知道,擺在他麵前的這些美國產的香煙、牛肉幹、水果糖,為包圍圈內的一般蔣軍軍官所享受不到的,就連這支地道的美國貨——派克金筆也不是一般下級軍官所能玩的。
  
  再說那個“軍需處長”之所以裝瘋賣傻,一股腦兒地掏出這麽多東西,這可是他的良苦用心,意在迷惑、轉移審問者的視線,把他當作一個名副其實的軍需官。要不是搞軍需的,在幾乎無法生存的包圍圈內,哪能擁有這麽多好東西?而這些東西又都是他“近水樓台先得月”——經其手而三分肥,利用職務之便攫為己有的。造成他僅是個十分貪婪的卑劣小人的假象,掩蓋其高級將領的真相。
  
  “高文明”握著金筆隻寫了幾個字就寫不下去了。
  
  “寫啊!”陳主任催道,“難道你連一起共事的幾個處長的名字都不知道嗎?”
  
  “我知道,我知道。”他邊說邊在本子上寫,可是寫了半天,還是描著原來的那幾個字:“軍需處長高文明。”
  
  那個“記者”見狀,非常著急,忙作揖打拱地對陳主任說:“長官,高處長的頭腦被炮彈震壞了,由我替他寫吧!”說著便伸手要筆,被陳主任製止。
  
  陳主任對那個表麵上還顯得沉著的“軍需處長”說:“你還是老老實實講吧,你到底是什麽人,幹什麽的,不必顧慮。”說著,陳主任拿起桌子上那份《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念給他聽。從頭念到“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那一句,然後對他說:“看吧,你們的部隊不是已經被解決了嗎?我們的俘虜政策,不論大官、小官,隻要放下武器,是一律寬待的,除了戰犯以外。”說到這裏,陳主任見他將頭埋到衣領裏,一時難以看出他的表情,便又對他說:“蔣介石是徹底失敗了。黃伯韜被擊斃,黃維兵團被殲滅,黃維和他的副司令官吳紹周想混走呢,結果還是被活捉!”
  
  
  他忽然一怔,忙問:“黃維在哪裏?”
  
  “你們一定很熟悉吧,很快你就可以見到他。”
  
  當陳主任將常為杜聿明一夥演戲的京劇團琴師叫來問話時,那個“軍需處長”竟被嚇得不敢抬頭,隻見他一個勁地向火塘裏添加高粱秸,搞得滿屋青煙繚繞。直到陳主任讓人把琴師領走,“軍需處長”這才抬起頭來。這一切都沒有逃脫陳主任那銳利的目光。
  
  “軍需處長”聽工作人員叫“陳主任”,趕忙問:“你是陳毅將軍嗎?”
  
  陳主任說:“我不是。”隨即對他說:“你隻要徹底坦白,對我說也是一樣。”
  
  這時,敵機在附近丟了幾顆炸彈,屋子被震動了,門外一匹戰馬因受驚在嘶叫。陳主任推門一看,隻聽敵機發出怪叫,在咕咕地胡亂掃射。
  
  “軍需處長”臉色陰沉,對陳主任說:“這個地方談話不方便吧?”
  
  陳主任不屑地對他說:“不要緊,對你們的空軍,我們有經驗,嚇不了我們。你們隻要坦白交待,我們一律寬大,除了戰犯杜聿明。”


 對於這句話的本意,筆者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看過杜聿明先生所著的《淮海戰役始末》一文。在那篇文章中杜聿明本人有一個解釋,當時他也想到,隨從人員跟自己一道已全部被俘,解放軍已對他們進行分別審訊了,看來是瞞不住了。與其瞞不住,還不如早些老老實實坦白自己的身份。但見室內人員很雜,不但有看俘虜的士兵,而且還有不斷被叫進來談話的俘虜,怕將自己被生俘的消息走漏出去,連累其家庭,想換一個地方單獨跟陳主任談話。而陳主任卻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為他是怕飛機。
  
  也是在多年之後,已為江蘇省軍區政治委員的陳茂輝將軍,跟人談及這段經曆時,不免哈哈大笑,說當時出於對國民黨戰犯的痛恨,以致在跟“軍需處長”談話時原則性有餘,靈活性不足。應該這樣說:“即便是戰犯杜聿明,隻要他放下武器,我們也一律寬大!”
  
  果然,那個“軍需處長”聽了陳主任那句話之後,心裏“咯噔”一下,“我就是,隻不過還未被你們發現,你們***是不會輕饒過我的。”於是,頭腦裏頓時又冒出了一層頑抗到底的念頭。
  
  開飯了,陳主任叫人端來小米飯、大蒜炒馬肝、辣椒炒馬肉。“記者”和司機見到飯菜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軍需處長”隻略略吃了一點,便埋頭抽起美國駱駝牌香煙。
  
  種種跡象表明,眼前這個“軍需處長”是一條大魚。陳主任見一時間問不出結果,為了給他一個坦白的機會,便讓人將他跟司機一道押到莊頭上一所獨立的小磨房去休息。
  
  當這個“軍需處長”被押解從第13兵團大批俘虜麵前經過時,押送人員看到俘虜群裏有的軍官顯得十分驚詫,還聽到有人竊竊議論,“總司令……”押送人員將所見所聞報告陳主任,這就更加引起陳主任的高度重視。
  
  “軍需處長”乘警戒人員不注意,順手操起半截磚頭,在自己腦袋上亂砸,一時頭破血流。當陳主任聞訊趕到磨房時,隻見“軍需處長”躺在地上,滿臉是血。叫來醫務人員檢查,傷口不大,隻是敲破了額角。陳主任眉頭一皺,一思索,什麽都明白了:這個“軍需處長”在毀容,意在蒙混過關。便派人用擔架將他抬到衛生所去包紮,特別吩咐監管人員嚴密監控他的一切行動。
  
  回到所長辦公室,陳主任立即讓人將那個“記者”帶來,嚴令他交待“高文明”是誰。經過一番強大的政治攻勢,隻見那個“記者”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渾身顫抖,哭喪著臉說:“我交待,我交待!他……他……他是杜……杜長官,我……我是他的隨從副官。”
  
  就在這個時候,敵工部派人送來一張杜聿明的照片,陳主任持著照片到衛生所一對照,那個“軍需處長”除了唇上沒有一撮小胡子,頭上紮了一圈紗布之外,人和照片完全一致。陳主任笑著問他:“你是不是軍需處長高文明?”
  
  他垂著頭,說:“你們都知道了,還問什麽。”
  
  原來這個“軍需處長”,便是解放軍總部正式宣布的43名頭等戰犯之一、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前線指揮部主任、大名鼎鼎的杜聿明。")   對於這句話的本意,筆者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看過杜聿明先生所著的《淮海戰役始末》一文。在那篇文章中杜聿明本人有一個解釋,當時他也想到,隨從人員跟自己一道已全部被俘,解放軍已對他們進行分別審訊了,看來是瞞不住了。與其瞞不住,還不如早些老老實實坦白自己的身份。但見室內人員很雜,不但有看俘虜的士兵,而且還有不斷被叫進來談話的俘虜,怕將自己被生俘的消息走漏出去,連累其家庭,想換一個地方單獨跟陳主任談話。而陳主任卻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為他是怕飛機。
  
  也是在多年之後,已為江蘇省軍區政治委員的陳茂輝將軍,跟人談及這段經曆時,不免哈哈大笑,說當時出於對國民黨戰犯的痛恨,以致在跟“軍需處長”談話時原則性有餘,靈活性不足。應該這樣說:“即便是戰犯杜聿明,隻要他放下武器,我們也一律寬大!”
  
  果然,那個“軍需處長”聽了陳主任那句話之後,心裏“咯噔”一下,“我就是,隻不過還未被你們發現,你們***是不會輕饒過我的。”於是,頭腦裏頓時又冒出了一層頑抗到底的念頭。
  
  開飯了,陳主任叫人端來小米飯、大蒜炒馬肝、辣椒炒馬肉。“記者”和司機見到飯菜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軍需處長”隻略略吃了一點,便埋頭抽起美國駱駝牌香煙。
  
  種種跡象表明,眼前這個“軍需處長”是一條大魚。陳主任見一時間問不出結果,為了給他一個坦白的機會,便讓人將他跟司機一道押到莊頭上一所獨立的小磨房去休息。
  
  當這個“軍需處長”被押解從第13兵團大批俘虜麵前經過時,押送人員看到俘虜群裏有的軍官顯得十分驚詫,還聽到有人竊竊議論,“總司令……”押送人員將所見所聞報告陳主任,這就更加引起陳主任的高度重視。
  
  “軍需處長”乘警戒人員不注意,順手操起半截磚頭,在自己腦袋上亂砸,一時頭破血流。當陳主任聞訊趕到磨房時,隻見“軍需處長”躺在地上,滿臉是血。叫來醫務人員檢查,傷口不大,隻是敲破了額角。陳主任眉頭一皺,一思索,什麽都明白了:這個“軍需處長”在毀容,意在蒙混過關。便派人用擔架將他抬到衛生所去包紮,特別吩咐監管人員嚴密監控他的一切行動。
  
  回到所長辦公室,陳主任立即讓人將那個“記者”帶來,嚴令他交待“高文明”是誰。經過一番強大的政治攻勢,隻見那個“記者”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渾身顫抖,哭喪著臉說:“我交待,我交待!他……他……他是杜……杜長官,我……我是他的隨從副官。”
  
  就在這個時候,敵工部派人送來一張杜聿明的照片,陳主任持著照片到衛生所一對照,那個“軍需處長”除了唇上沒有一撮小胡子,頭上紮了一圈紗布之外,人和照片完全一致。陳主任笑著問他:“你是不是軍需處長高文明?”
  
  他垂著頭,說:“你們都知道了,還問什麽。”
  
  原來這個“軍需處長”,便是解放軍總部正式宣布的43名頭等戰犯之一、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前線指揮部主任、大名鼎鼎的杜聿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