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政府一個決定可能使中美日的軟力量逆轉!

(2007-03-12 13:00:39) 下一個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加拿大海外中文網3月8日載文《2007:中美日軟力量出現逆轉的分水嶺?》,摘要如下:

  2007年的中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中國政府所做的一個決定,可能是中國、美國和日本的軟力量出現逆轉的一個分水嶺。

  在這次會議上,擁有全球1/5人口的中國宣布,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中國總理溫家寶承認,中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但他也作出承諾,將於2007年盡量達到這些目標。

  必須指出的是,溫家寶提出的目標,也許十分溫和。可是,中國中央政府的態度,卻是較地方、社會公眾和工商團體先走了一步。若從長遠的戰略角度出發,更可看見溫家寶就環保問題較經濟發展更重要的表態,是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重要的,幷不是中國實質上可以做到多少,而是中國領導人在意識上較美國領導人更能捕捉到國際趨勢和人心所向。

  若把這一段時間的國際政壇做一個橫切麵,也許就可發現全球公眾對世界未來發展的願景。這一年春天,人類剛經曆了一個異常溫暖的冬天;有科學家發現,北極熊溺斃在海上;他們推測原因是冰塊融化、冰層變薄,使北極熊找不到立足之處而溺斃;講述溫室效應對地球威脅的環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奪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通過環保問題的承諾,溫家寶正帶領中國跟國際社會的期望接軌,而國際社會上較有能力和遠見的領袖,刻下也正跟溫家寶在做著同一件事。在溫家寶就環保問題作出承諾的差不多同一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3月1日也在柏林敦促歐盟實現其氣候保護的目標。

  跟溫家寶講話形成對比的是,美國的布什政府對環境保育的態度,卻是較民間更為保守。美國政府拒絕執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早已成為各國環保人士的公敵。美國總統布什1月23日對國會發表一年一度的國情谘文演說,環保人士指出,布什提出的建議“遠落於美國社會大眾與工商團體之後”。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可是,在解決環保問題的態度上,中國卻擺出較美國更積極的姿態。正因如此,中國領導層作出的承諾,反而讓國際社會更感受到中國領導人對環境保育的誠意。

  也是從長遠的戰略角度出發,中國和日本在亞洲的角色和地位也可能在2007年出現微妙變化。就在溫家寶承諾在環保上下功夫,在政製上漸進改革的前後數天,日本首相安倍先在3月1日聲稱日軍在二戰期間強迫亞洲婦女充當慰安婦的說法“沒有證據”,複在3月5日表示,即使美國國會通過二戰慰安婦問題的決議草案,日本不會為慰安婦問題再作出道歉。

  溫家寶和安倍的發言,雖然沒有表麵的關聯,但安倍的發言,實際上讓日本在亞洲地區陷入進一步的孤立;相反,溫家寶的發言,卻是拉近了中國跟鄰國的距離。

  曆史學家黃仁宇著有《萬曆十五年》一書。該書提出,萬曆十五年(1587年)雖然看似無足輕重的一年,也即如其英文版的書名:無關緊要的1587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但實際上此一年卻是中國發展至盡頭而步向衰落的一年。同樣道理,若我們以黃仁宇的“大曆史觀”方式研究2007年的中國人大會議,也許會有一些新的發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