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專訪中國艦船專家:新型驅護艦要造出一定數量

(2007-03-12 12:53:45) 下一個
中國近兩年推出了不少新型艦艇.但是在艦型及設備組合方麵始終給人以繁雜的感覺。應該說水麵艦艇發展方麵,今天的美國日本是典範。它們的艦艇一旦定型都立刻投入大規模標準化建造,像“伯克”級雖然存在很多級別,但其平台是標準化的,“村雨”、“高波”無不如此,使它們的艦隊陣容看上去非常清晰齊整。

  晨夕(以下簡稱晨):就目前來看,我國和美日三個國家的海軍都已盡力做到船體標準化。“高波”作為“村雨”的改進型,理所應當地采用了同一船體,就像“江衛Ⅱ”作為“江衛I”的改進型,也是同一個船體。其實日本有相當一段時間內也是同一型軍艦建造2~3艘後又會開始小批量建造下一型軍艦,他們的平台種類其實更多,這也是各國海軍發展必然要經過的一條路。在不可能造出全功能型戰艦之前,就需要某兩型軍艦.在戰時是存在著相互搭配、配合作戰的關係,平台多也就在所難免。美國是因為有航母,因此水麵艦艇隻造防空艦就行。俄羅斯沒有那麽多航母,它的水麵艦平台種類自然呈現出多樣化,“基洛夫”“無畏”“光榮”“現代”……這還隻是驅逐艦以上的級別。

  從船廠角度講,用別的船廠的圖紙建造別廠的型號,會增大其成本並減小其利益麽?從國家角度講.統一建造標準化平台的艦艇會不比“各地建各艦”更節省軍費麽?

  達明(以下簡稱達):有的國家建造和設計是兩個不同部門,設計方案交由指定船廠建造,設計方案的不同並不影響船廠的利潤。從國家角度講,統一建造標準化平台肯定比多樣化的平台更節省軍費。但由於作戰使命的不同必然導致艦載武器的不同,進而導致噸位的不同,從而不可能始終用同一種平台。

  晨:船廠之間的利益好壞我不好說.但對於一個國家新興的海軍力量來說,肯定是合理與不合理皆有.先進與落後並存。例如167及有些艦的船體是大連船廠製造,可能是一型裝備蒸汽輪機的艦體,以現代的眼光看肯定是有些落伍,但這一船體被屢次擔任出訪任務的167艦證明極其堅固、耐用、可靠,在大洋上經受過台風的洗禮。繼續使用這一船體說明海軍對其性能還是十分滿意的,尤其是技術成熟,便於製造是一大優點。反觀江南船廠建造的四大金剛,其船體采用燃氣輪機,具備相當的隱身能力,船型設計和歐洲在造的驅護艦持平,達到了本世紀初的水平。但無論製造工藝、難度以及材料選擇都高於大連同類產品的要求。

  從軍隊角度講,海軍艦艇的保障體製可能跟其它軍種的彈藥器材保障不同,它是點對點的,眾多艦型的戰時保障難度會不高於全部標準化平台的艦艇保障麽?

  晨:技術成熟且便於製造的船體,有利於在短時間內擴充海軍,而且在這段時間裏,老型號船體的保障難度反而要大大低於新船體。但困難隻是暫時的,一旦新型艦體技術成熟,無論是造價還是建造難度都達到批量生產的要求,必然會成為海軍新一代通用船體,降低整體保障難度。

  在艦艇裝備體係上如果總是實驗.總是不能改變風格迥異、數量不多的狀態,對海軍作戰體係的構成會否產生不利影響?

  晨:這要從整個體係的發展來說,我國國防科研力量在蘇聯撤走專家和“十年文革”中走的彎路太多,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就是從那時候拉開的.現在可以說還是在彌補,防止出現科研技術相互拉後腿的狀況。如美國的區域防空艦都是9000噸以上,而對於6000多噸的區域防空艦來講,略微顯小的船體所欠缺的穩定性是否會造成陸上打靶成績優良的防空係統移植到海上,成績一落千丈呢?已經迎頭趕上的防空導彈技術是否會被船體設計的缺陷所掩蓋……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未來幾年乃至十幾年內的研究課題,“小步快跑”這一發展方針仍然會繼續下去。

  在艦艇分工方麵,如果過幾年相控陣係統的體積、能耗、價格明顯下降,計算機處理能力提高後,驅護艦都可普及裝備,這時再細化艦艇分工是否已無意義?所有艦艇都應是通用型的,隻是大小不同,活動範圍不同.適應海況不同而已,驅逐艦和護衛艦也隻會成為每個人自己的習慣叫法。

  晨:以前主要是按照噸位區分,但目前這一概念已經模糊。現在驅逐艦的噸位都達到了二戰輕巡洋艦的水平。現在基本上已經習慣按照任務來區分,一般驅逐艦分為通用型和防空型,而反潛作為一種基本的防禦功能已被合理分配到各種大型驅逐艦中,專用反潛艦小型化是一個不會逆轉的潮流.主要由護衛艦承擔.像“無畏”級這樣的專用大型反潛驅逐艦幾乎不會再出現。

  反潛艦艇為什麽都偏小型化?

  達:因為發現潛艇威脅時情況都很緊急,反潛艦艇要迅速轉向威脅海域.小型艦更靈活。今後水麵艦艇總的趨勢還是以多用途為主,因為各國艦隊都在縮小規模提高能力。若仍細化分工,艦隊規模必然要大。比如美國現在已放棄發展水雷戰艦艇,代之以LCS,兼有反潛反艦反水雷等功能。另外相控陣係統與多用途發展趨勢沒有製約關係。比如挪威F一100護衛艦。此前,“宙斯盾”係統隻在排水量不低於8500噸左右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上安裝過。而F一100滿載排水量不到6 000噸.即使加上未來可能增加的450噸排水量盈餘,也不過達到6 500噸.但在工程人員的努力下,這一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從防空角度講,170、171及有些艦艇隻裝中遠程防空導彈,然後就是7管近防炮,略掉了中近程和點防禦導彈.這與世界上多數區域防空艦一致。如“金剛”、“伯克”、韓國KDX一3都隻裝“標準2”,45型、“地平線”也都隻裝“紫菀”.隻有西班牙F一100和荷蘭LCF及德國F一124是同時裝了“標準2”和“海麻雀改”。

  如何看兩種方案區別?

  晨:總體來看我傾向專用防空艦隻裝備一種遠程防空導彈即可,既然導彈射程遠.那麽理所應當涵蓋了中程對空防禦,而且這樣簡化了後勤。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海麻雀改”是一種點防禦艦空導彈,並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中程防空導彈,而“現代”級上的SA—N一7/12才應該算是中程防空導彈。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個人也傾向防空艦的末端反導應該采用“彈炮結合”,也就是說裝備一種近程點防禦防空導彈。我很喜歡俄羅斯的“通古斯卡”和美國的“海拉姆”係統。其實“前衛”係列便攜式防空導彈經過技術改造可以很容易的上艦.擴大海軍反導的最大範圍。

  如果一種區域防空導彈的最小作戰高度在500米以上時.就隻能對付飛機。這一說法當然未見得是實際情況.但即便不是,它對低空的反艦導彈攔截效能也應該不如點防禦導彈高。

  晨:如果導彈是這一指標的話.那麽這種防空導彈在普遍采用低空突防戰術的現代戰爭環境中的確存在隱患.這是工程師必須解決的技術難題。但即便是日本號稱防空能力強大的“九十”艦隊.在脫離了岸基航空兵的掩護後.其防空網也是十分脆弱的,麵對蘇一30MK及別的戰鬥轟炸機等機群,將非常困難。

  俄羅斯“現代”級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將它放在一個同樣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艦隊裏去突擊對方艦隊.這種“進攻代替防守”的思路是否合理?

  晨:其實,“現代”級射程38千米的SA—N一12具備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但正如我剛才講的,再優秀的艦空導彈係統,在脫離航空兵的掩護後會成為敵航空兵的盤中餐,因此要想建立真正的海上對空保護傘,不能過份依賴相控陣雷達和遠程防空導彈,而非航母莫屬。

  “裏夫”48H6E有一定反戰術彈道導彈能力,是否真能充當海上第一道防線? 晨:這裏有個誤區,“裏夫”在陸上執行反戰術彈道導彈任務時,必須有一部團一級別的對空雷達配合才可以,而這一雷達因為體積龐大且後勤保養不便,是無法移植到海上的。因此海基型的“裏夫”是不具備反戰術彈道導彈能力的。



江衛II型護衛艦的回歸說明海軍的發展是“一手抓試驗,一手抓生產”。建造552、526號新型護衛艦的同時海軍繼續建造了江衛II級戰艦。
  既然如此,有什麽必要同時裝備兩種中遠程艦空導彈?

  晨:可能還是基於對可靠性的考慮等因素。一種中遠程防空導彈的研製成熟要經過多年,尤其是其采用了較多先進電子設備時。單從采用的技術看,“裏夫”不是最先進的,但它個頭大小適中,性能很可靠,而且最小作戰高度較低.低空性能出色,它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俄羅斯“光榮”級上的“裏夫”的“頂蓋”雷達隻有一部,隻能對半邊製導,“基洛夫”級上的“裏夫”則有兩部“頂罩”,可對全向製導,對於類似“光榮”級的這種布置是否在海上很危險?

  晨:如果單獨作戰,確實有一定風險。但如果配在編隊裏麵,有人給它對另一側進行探測和製導則問題不大。

  在反艦導彈方麵,SS—N一22的射程達到200多千米,末端蛇行機動是其優勢;有的反艦導彈射程達到400多千米,但末端機動性能遜色:有的反艦導彈射程也在250千米左右,末端能到1.5M。

  這幾種導彈誰更適合對對方艦隊進行突擊?一般進行反艦攻擊時各類反艦導彈的運用有無戰法原則?

  晨:這沒有一個絕對的概念,第一批參加攻擊的肯定要有一定數量的反輻射導彈,敲掉對手的眼睛和耳朵,接下來的仗就好打了。導彈的末端機動性固然重要,但隻要導彈的抗幹擾能力較強,那麽發射數量達到一定要求,敵人艦隊仍然是難以招架的。但是我覺得無論是射程100千米還是400千米,在艦載航空兵800千米以上的作戰半徑麵前都顯得不足,因此大洋作戰,常規水麵艦艇編隊和航母特混艦隊根本就處在一個不對稱的作戰環境下。

  “音樂台”雷達可以為SS—N一22製導,其製導距離為40~64千米,能否為別國的反艦導彈製導?

  晨:受地球曲麵的影響.雷達為反艦導彈提供直接照射的距離不會超過40~50千米。俄羅斯艦艇上有的導彈製導雷達是利用大氣電離層不斷反射目標信號和雷達波提供超視距製導。沒有資料表明這一原理在戰爭環境下是有效的.反倒是有資料表明俄羅斯的超遠距離製導主要靠衛星來中繼製導,這個衛星是不會為別的國家提供製導的。被動製導距離一般為主動製導距離的2倍以上,但在方式上沒太大差別,理論上都需要一個雷達提供遠方敵艦的位置變化參數.在導彈飛行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彈道。為了兼容,導彈和雷達都會做相應改進。

  “音樂台”的製導和直升機、飛機中繼製導各有何優長?

  達:直升機和飛機中繼製導也分發射後管和不管兩種。發射後不管的對目標探測精度要求較高。艦載製導雷達雖然靠電離層反射也能獲得100多千米的距離,但要受大氣溫度、密度影響。一般低緯度地區如我國海南,可能傳遞效率達70%.到了高緯度地區可能就隻有30%。高緯度地區夏天還好些,冬天就無法用這種製導方式。蘇聯,俄羅斯一直很關注這個技術,做了大量試驗.綜合成了控製軟件。總之艦載製導雷達無法取代直升機和飛機中繼製導。

  168、170等分別裝有16枚或8枚不同型號的反艦導彈,反艦導彈數量是否受製於製導通道數量?

  晨:反艦導彈基本上都是主動雷達或被動紅外線的,不像防空導彈需要艦載目標照射雷達照射空中目標,不存在嚴格的製導通道限製。

  在艦炮方麵.目前主力艦艇多為100毫米單管炮.登陸火力支援能力基本沒有.那麽有無必要發展專用的低成本(因為被擊沉風險高)登陸火力支援艦?這種艦采用什麽形態較合適?

  達:首先必須考慮有沒有能力靠近敵方近海區域.如沒有,發展對陸攻擊艦炮也是徒勞。單純為登陸壓製發展登陸火力支援艦的必要性似乎不大,在奪取製空權後,艦載導彈和艦炮完全可以滿足登陸火力支援。“依阿華”級的艦炮攻擊距離相對導彈而言,是非常有限的。

  晨: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登陸火力支援艦屬於靠近一線的作戰單位,可靈活及時地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這一優勢航空兵部隊不具備。至於平台選擇彈性相當大,既可以用退役的軍艦改裝,也可以用民用船隻改裝。最好裝備火箭炮這種大麵積殺傷的武器,點狀目標可以交給其它艦艇的艦炮負責。最好這種火力支援艦具備一定的防空能力.因為它是提供支援的,而不是來要保護的。

  西方海軍艦艇主炮許多在127毫米,近幾年還試驗將155炮搬到艦上,對此如何看?

  晨:大口徑火炮必然需要更大的炮彈存儲空間,在目前不可能把戰艦造得太大(9000噸以上)的情況下,把主炮口徑定在100毫米還是較為明智的。不過增程製導炮彈的確是一個發展方向。

  近防炮方麵.三型艦都裝了兩部730,但168布置在主桅兩側,有些是在後桅兩側,隻有170布置在艦首尾,可同時攔截一側的目標,兩種方式對比如何?

  晨:近防炮置於艦首尾的優越性很早就體現出來。168艦首縱軸線上有100毫米炮和防空導彈,如果前置近防炮,勢必影響射界。當初112和113把37炮前置。就不得不加高37炮的底座,導致37炮後麵的指揮樓非常高大顯眼,艦艇隱身性受到影響。艦艇總師是根據他對艦上各係統重要性的理解來做出取舍的。

  達:從技術角度講,像“密集陣”和“守門員”之類的這種近防係統,可能它就不能兩部係統同時攔截一個目標.因此是否布置在艦首尾可能區別不大。

  一般驅護艦的近防炮都是艦兩側各裝備一座或兩座炮瞄雷達,比如167每舷各一座“霧燈”,分別製導兩座雙37。但525後部的4座AK630卻隻有機庫頂上一座雷達,如何對兩側製導?

  達:一個雷達隻能提供一個通道,這確實是個問題,與設計師對海戰情況的考慮有關。另外,把近防炮放置高處,必須處理好最低射界,以對付掠海導彈。

  晨:可以從不同情況看。俄羅斯艦艇對AK一630製導的不僅隻有其製導雷達,主炮的火控雷達同樣有可能給其提供信號。另外,俄AK一630這種炮的精度不是很高,它不是以穿甲彈為主,而是以高爆彈為主。假如你彈的散布精度為10米,那麽用精度零點幾米的雷達給它製導也是作用不大。雖然它對低空導彈有一定攔截能力,但不是主要的,它主要還是打低空無人機等低速目標。



裏夫與陸基型的S-300在雷達製導上不同,它不具備反戰術導彈的能力。
  用730或AK630去改裝112、113和167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晨: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730可以獨立發現、跟蹤、射擊來襲目標,因此隻要電磁兼容性達到要求,同時艦體又有足夠的空間,是可以改裝112等艦的。 近程防空方麵,隨著“海拉姆”、“拉姆”的出現,使導彈攔截導彈在數量上有了保證,不再需要近防炮那樣的彈幕射 擊,因此美國新的艦艇已開始取消“密集陣”,對此如何看?

  晨:導彈的性能和抗幹擾能力提高到一定層次,固然可以替代艦炮.但小口徑艦炮對低烈度海戰比如邊界糾紛等還是有用武之地的。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科研領域,由於基礎科研力量不足等問題,別人造出來了才恍然大悟,哦~這個東西原來可以這樣造:別人沒研製出來,自己也很難獨立構思出來,比如F一35的DIS進氣道。但是我覺得隻要是獨立的,有自己發展特色的裝備路線就好。大家都看到美國一開始大肆宣揚師改旅,搞得歐洲部分國家也改編.最後反而是美國自己沒有改,這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艦艇的作戰指揮中心都靠很多大屏幕來顯示戰場.戰時這些大屏幕一旦被衝擊波震壞,是否會導致艦艇立刻失能?

  晨:這些大屏幕一般都是被特殊加固的,既有一定剛性,也有一定彈性。如果被破壞了,說明軍艦尤其是軍艦的指揮中心已經嚴重受創,除個別裝備可以轉為手動操作外.軍艦本身的戰鬥力雖不會立刻失能,但肯定大打折扣了。

  有的驅逐艦可能不設機庫.反潛是否隻能靠其它艦艇?

  晨:海戰中發現敵人潛艇的蹤跡後,肯定是2~3架直升機共同前往,這些直升機不太可能來自同一艘艦。戰時,艦隊所搭載的反潛直升機肯定受一個統一的艦隊反潛係統管理,不會出現單艦及其搭載的直升機去單獨反潛的狀況。但我國水麵艦艇搭載直升機數量的確偏少。

  達:現在有種趨勢是反潛不完全依賴直升機,還靠艦載無人艇。比如法國泰利斯水下係統公司的反潛型“斯巴達偵察兵”無人艇可能裝備在“地平線”級上。

  隱身化是水麵艦艇的一個趨勢,但從實際建造情況看,純隱身化的似乎還不存在。這是否說明隱身化導致戰鬥力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如武器量少、設備布置困難),使各國不敢單純追求隱身?

  晨:隻要最大限度降低電磁輻射、紅外信號和雷達反射麵積,對戰艦本身提高生存力還是有極大作用的。就像戰鬥機一樣,純隱身的幾乎隻有F一22,但各國空軍從沒有放棄戰鬥機的局部隱身。

  達:艦艇的隱身有RCS、紅外、聲、電磁四方麵。隱身化減少了被敵發現幾率,是增加了戰鬥力。DD(X)有80個發射單元,並不少。全隱身肯定是發展趨勢。

  驅護艦的突擊力遠不及航母和潛艇,但單艦價格多高達幾十個億,而且其設備成本大部分是用於自身防禦的,那麽在驅護艦上投巨資是最優策略麽?

  晨:相對航母來說,造驅護艦的投資就算不上巨資了。而驅護艦作為航母的貼身保護艦,是一定要造的,這不僅是發射幾枚反艦導彈的攻擊價值,因為它並不作為海軍的突擊力量。驅護艦要造一定數量,絕不能說貴就不造,或造出來不敢用。這也是海軍強大的必經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