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代驅逐艦總建造師訪談
(2007-02-25 02:21:02)
下一個
現代艦船2007.03A
陳開國,生於1943年8月,上海人,中共黨員,196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動力係,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華東鎮江船舶學院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在中華造船廠期間,主要組織我國自行設計、配套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的建造工作。其
中131艦、132艦在1980年擔任了我國首次洲際導彈試射的護航編隊艦艇。同時,他參加了驅逐艦的蒸汽輪機和鍋爐動力裝置的優化修改工作,為驅逐艦第一次達到原定設計航速立下汗馬功勞,榮獲科技進步獎。在江南造船廠期間任12年生產副廠長(副總經理),負責我國第二代導彈驅逐艦的112和113艦研製工作,任副總設計師,總建造師,組織艦艇全過程的研製、建造、試驗、試航及艦上武器係統的實彈射擊試驗,為我國海軍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1999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不久前,本刊記者有幸采訪到了曾主持建造我國兩代驅逐艦的陳開國先生,窗外是綿
綿冬雨,我們則在陳總的辦公室裏欣享他的熱情招待,訪問也由此展開。
記者:陳總,您是什麽時候開始從事船舶設計的?
陳總:我1965年從上海交大畢業,之後分配到中華造船廠技術科。那會兒我22歲,在船廠搞設計工作。
記者:船廠的設計工作是指生產設計嗎?
陳總:對,但那個時候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施工設計,我搞了5年,不過那會兒的施工設計都是很基礎、很簡單的東西,而且工作手段和現在大不一樣,現在都用電腦了,當時用的是直板、直尺、圓規這些工具,那是40年前啊,夏天畫圖滿身都是汗,冬天凍得打哆嗦。
我剛進廠先是描圖,描了3個月,跟著開始對照說明書畫小樣圖,又畫了3、4個月,接著開始畫完工圖。什麽叫完工圖呢?以前不像現在這樣,你圖紙畫得什麽樣,他就做什麽樣。以前造船,畫的圖紙跟造得不完全一樣,當時的施工圖,隻是個意向,比如管係的施工圖,它就是個管係的走向圖,不是真正的施工圖,施工的時候怎麽做呢?要找廠裏的老師傅,把原理圖看懂,然後用鐵絲做個樣棒,樣棒做好,拿回車間裏彎管子,管子彎好了,再拿回船上看對不對,如果對了,接著焊法蘭,進行下麵的工序。一根管子上上下下跑3趟才能造好,很複雜。
所以以前造船周期很長,我們50、60年代就是這樣造船的。接著說完工圖,管子彎出來才是真正實樣,圖紙還不是實樣,我們畫完工圖就是在船造完以後,把實際的情況再畫出來,這個活是非常苦的。比如畫管係,管子通常都在機艙裏,蓋在蓋板下麵,要把所有的板子都拿掉,然後把管子一根一根量出來,畫在草圖上,草圖帶回去再畫出完工圖。這些活計都是很基礎的工作,都是剛剛進廠的人做的,你還沒到設計原理圖的資格啊。
現在沒這個了,完工圖都在電腦裏麵,完工圖就是施工圖,簡單多了,電腦裏的信息都很清楚,每根管子多長,用什麽管子、內徑多少、哪裏要彎頭等等,一目了然。現在搞這個很開心,不像我們那會兒很辛苦。
記者:中華造船廠建造了東海艦隊第1艘"旅大"級驅逐艦131號,您能給讀者朋友們講講這段經曆嗎?中華廠是什麽時候開始準備建造"旅大"的,當時的中華廠是什麽狀況?
陳總:好的,這個時間是70年代初,春節過了以後,我們組建了造"旅大"的班子,叫"旅大"組,我就到這個班子裏,當了2年組員,1972年開始當副組長,當時我們有2個組長,一個搞整體,一個搞輪機,我是搞輪機的。
剛解放時,中華造船廠是公私合營的,在造"旅大"之前,基本以民船為主,軍船建造過不少登陸艇。"旅大"這種3000多噸的大艦,中華廠是第一次造,說遇到困難吧,倒也不大,但也不是沒有困難,畢竟從來沒造過嘛。保守地講,中華廠當時設備比較差,規模也小,勉強可以造。
第一批"旅大"海軍下了15艘的訂單,全國設3個點建造,分工是3、5、7,上海造3艘,主要供東海艦隊;廣州造5艘,主要供南海艦隊;大連造7艘,主要供北海艦隊。上海這個點原來定的是其他廠,但因為當時文革,中華廠的造反派比較厲害,把它給爭取過來了。隻能說是曆史給了我們機遇,我們圓滿完成了任務。
記者:您能不能先講講一艘軍艦從開工到交付都要經曆哪些步驟?
陳總:一般就這麽幾個節點,開工是第一個,然後上船台、下水、試航、交船。民船的節點很快,現在我們造民船,一年從開工到交船肯定沒有問題,可能還要快。但軍船不行,沒這個速度。國外交一條驅逐艦花3年,要我們造,如果設備配套完整一點,狀態好一點,我們也可以做到。
記者;請您按照這個過程講講當時建造"旅大"的經曆吧。
陳總:好的,其實開工之前,就要準備很多工作,主要是材料、設備、工藝裝備、場地、人員的培訓和選擇等等。
131建造的時候,中華廠用的都是自己廠的工人,基礎比較好,現在都用外包工了。那時候和現在情況剛好相反,當時是管理力量比較薄弱,工人個體上素質比較高、技術能力比較強。就像我說的管係圖,圖紙都是原理圖、走向圖,沒有具體施工圖,工人既要能看懂圖紙,又要能做出來。現在不行了,現在主要靠管理人員細化出製造工藝、製造要求和流程等等,工人照著做就行了。
這些都準備好,接下來就是做出一個個的分段,"旅大"排水量3000多噸,我記得消耗鋼材是2000多噸。這些分段是從船中開始施工的,先做船底,慢慢壘上去,像金字塔形,從中間向兩邊鋪。
原來造船是殼、舾、塗分開的,先造好殼,再放設備,設備放好再放管係。"旅大"是蒸汽輪機的,蒸汽鍋爐是很羅嗦的,不像柴油機,它管係多啊,一般柴油機一整套係統,50個分係統頂天了,蒸汽動力裝置大概要70個分係統。到後來我們搞112,用的燃氣輪機係統更簡單,就十幾個係統。你到燃氣輪機機艙裏麵看看,清清爽爽,再到蒸汽動力的艙裏去看,管子密密麻麻,裏三層外三層。
船體造好,能裝的設備都裝上去,動力裝置都裝好了,就可以下水了,這時出了問題。131在中華廠下水是1973年底,當時船台滑道的水下部分出現了裂縫,到底裂成什麽樣,我們得掌握情況,我就和另一個副總工程師下水去摸,當時水冷得厲害,下去之前非喝幾口燒酒才行。裂縫產生主要是因為滑道用的時間太久,老化了。當時中華廠造的主要是民船,噸位小不礙事,軍船行不行心裏還沒譜。
情況很快摸清了,裂縫在水麵下1米左右,蠻大的,手能放進去,要在水下補上有難度,但下水的時間不能改了,我仔細估算了一下,下水就壓那麽一下,問題不是太大,於是就這麽下去了,挺順利。
記者;這個時候的131艦建造到了什麽程度?接下來的工作是什麽?
陳總:這時的131還有不少設備沒到,比如雷達和武器等,船廠還得等。尾軸也沒裝,因為尾軸在基線以下,船台上裝不了,要先下水、進塢,進塢以後才能裝,螺旋槳也是這樣。當時中華廠是小廠,沒有船塢可用,隻好先下水,再拖到江南廠,借江南廠的船塢,裝好尾軸、螺旋槳再回來。
"旅大"艦體很長,進塢後,坐在最後一根塢墩上,尾巴還伸出去很遠,放水的時候,我去觀察情況,發現尾巴下垂了30毫米,在正常範圍內,不影響船的質量,這就放心了。
記者: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陳總:因為船體是個彈性體,在重力作用下難免變形,再一進水就恢複了,現在的船也是這個樣子。
到131出塢時,就是1974年9月份了,26日下水那天,我們廠長找我說,"陳開國,以後周末不要回家了。"我問為什麽,他說,今年年底12月26日要試航。為什麽選這個日子呢?這天是毛主席的生日,那時候都是要揀好日子試航去的。從9月26到12月26整整3個月時間,進度太緊了!
這時候還有個問題,有些設備沒跟上,比如主炮,我們等了好幾年,到該試航了,它還沒到,沒炮怎麽叫軍艦呢?沒辦法隻好造了2門130炮的模型。
從江南廠把131艦拖回來,要進行碼頭試驗。中華廠沒有合適的碼頭,水深不夠,就到對麵的滬東廠借碼頭。
碼頭試驗(係泊試驗)內容很多,除了主機、輔機這些動力設備,還有通信、導航、武器等等都要試驗,武器係統還沒到位,隻能先不管它,主要解決動力設備。前前後後忙了2個多月,我們就住船上,不上岸,每天中華廠的小拖輪給送3頓飯,一周才下船一次。
碼頭試驗結束了,我們還不能完全肯定動力係統好不好,所以先進行預試航,在吳淞口外。
為什麽還不能完全肯定好不好呢?因為係泊和航行時設備的狀態是很不一樣的,比如"旅大"的主機36000馬力,係泊時肯定不能用出來的。預試航就是我們自己摸摸底,看到底能不能試航。
記者:我們從文獻資料裏看到,131艦的鍋爐和蒸汽輪機曾經做過優化修改,並在試航中首次達到了規定航速,這些工作是試航之前完成的嗎?
陳總:是的,在碼頭試驗和預試航期間,我們對動力係統修改了一下,這主要是配套的問題。"旅大"的設計源自蘇聯56型驅逐艦,它的鍋爐和主機配套有問題。雖然主機達到了36000馬力,但鍋爐的最大出氣量滿足不了,結果航速達不到規定的38節,我記得大連第一條艦跑了36.5節。我們曉得這個情況後,分析得出結論,是配套出了問題。"旅大"的主機是哈爾濱703所負責的,它有個室在上海-三六室。三六室這些人理論基礎很好,他們既有搞主機的,也有搞鍋爐的,腦筋是他們動的,他們來找我說,能不能把鍋爐改改,把出氣量增加。我也是做動力的,在交大學的就是汽輪機,他們這麽一講,我也很有興趣。
然後他們出主意,我們做修改,改動了幾處,一個是鍋爐的省煤器,加了2排管子,過熱器加了1排管子,這樣就把鍋爐溫度升高、壓力增大,出氣量大了一點。這樣改完,再試航,跑出了37.95節,接近38節。廣州的第一條艦也沒達到這個速度,他們可能還跑不到大連的速度,因為廣州水溫、氣溫還要高,動力係統的效率會更低。速度達不到,不是船廠施工的問題,而是設備配套的問題。
記者:其他的"旅大"也應用了這種修改嗎?
陳總:中華廠的後2條艦應用了,當時別的廠用沒用,我不清楚,因為當時3個廠基本是各管各的。
記者:當時造"旅大"的3個廠是不是完全沒有溝通交流呢?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局麵?
陳總:當時是文革時期,3個廠之間是不封鎖信息,但也不交流,基本是各自幹各自的,但我們中華廠去的話,他們接待還是蠻熱情的,雖然不是完全敞開,但要看的,他們也都給你看,要去試航,也可以。廣州和大連我都去了很長時間,考察具體的建造情況,動力係統和試航這一套從廣州學了不少,線型則在大連取過經。
記者:建造第1艘"旅大",3個廠都花費了不少時間,大連和廣州是花了4年多才交付,中華廠花了大約7年。您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嗎?
陳總:建造"旅大"的這3個廠,論建造能力和規模,中華廠要排第三。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剛才講到的,有些設備沒跟上,除了炮,導彈和雷達也都等了很久,主機也等了好長時間,哈爾濱的主機廠我去了2次,等主機等鍋爐,哪個不來都不行啊。造船的周期長,不是說造船廠的周期長,而是等配套設備的周期長,後來造112就快很多了,但1973年那會兒造"旅大",很多設備都是科研設備,科研單位去搞的話,就不容易保證時間了,因為技術還不成熟。"旅大"雖然是56型基礎上改出來的,但很多武器係統是我們自己研製的,不是很成熟,這些科研設備之間的配套也有很多問題,也需要花時間解決,而且這些係統沒有提前完整地進行陸上試驗,後來這個情況得到了糾正,但當時不行,不是沒意識到陸上試驗的重要性,是時間太緊來不及做。
前麵說的130炮,直到最後交船的時候,終於送到了。導彈也是試航時才到的,直接送到舟山,裝艦聯調。
記者:中華廠造131艦時,您覺得最困難的工作是哪部分?
陳總:困難過去了,也就不覺得它怎麽樣了。要說最困難的,那就是我們搞軸係。尾軸、尾托架和螺旋槳的加工,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尾軸花了我們很大的力氣,它是空心的,外徑近400毫米,內孔近300毫米,一根軸長十幾米。當時我們的車床隻有8米,我們得把它改成20多米的才滿足需要。鏜孔時不能打偏,隻許成功不能失敗,毛坯就一件,壞了就沒的用了,當時很冒風險,結果我們搞成了。
尾托架在船尾裏,它的難度主要是需要鉚接,200多毫米的鉚釘鉚到船體上,現在都是焊接了,但當時焊接技術還達不到,隻能鉚。
螺旋槳的加工也很費事,當時的澆鑄技術還不行,螺旋槳是武漢出的毛坯,做的很厚,大概30噸。到船廠裏,我們完全靠人工,中心鏜孔再鏟出葉片,最後鏟下來20多噸銅。
還有些設備也是中華廠做的,比如舵機、錨機、導彈發射架、減搖裝置、揚彈機等等。
除了建造,再有個難度大的,就是組織試航,武器試驗。
我們船廠先做個初步試驗,確保這些武器是可用的,至於具體多精密,打靶打多準,這些要部隊來做。做這些試驗是很複雜的,需要很多單位配合,動起來像個小型軍事演習。要做水聲試驗吧,就需要潛艇兵配合;主、副炮試驗要水麵艦艇配合;雷達試驗要航空兵配合。武器係統試驗就複雜在這裏,要協調的部門太多了,不僅要協調我們工業部門的單位,還要協調部隊的單位。
我們131到東海艦隊去試航,2個月跑了20幾次航程。試航之前,要和海軍航空兵、潛艇支隊等等單位開協調會,我是現場小組組長,東海艦隊一個參謀長是副組長。他不參與現場試驗,隻負責我們的兵力保障調度,我們有困難,他就去解決。要試雷達了,就要叫航空兵,飛幾個架次、從什麽機場起飛、什麽機場下來、什麽時間起飛、高度多少、速度多少,都要協調好,還要管配套廠,還有很多瑣細的事,包括船什麽時候離開碼頭等等很多細節都要定好,這是相當費精力的。再有就是天氣狀況,如果天氣不好,航空兵起不來,那麽好,今天白跑,明天重來。
記者:"旅大"采用了蒸汽動力係統,您對這種係統印象如何?
陳總:和當時國際上同類軍艦相比,我認為它算不上先進。同期的美、英、法的同類艦上都沒有這種動力的。蒸汽動力係統的操作是很複雜的,分係統太多,當時,機艙的溫度都上50℃了,操作人員是很受罪的,"旅大"不像112那樣有集控設備,自動化程度很高。雖然現在還有艦采用這種係統,但我的觀點,它太複雜了,操作、維護、保養都很複雜,新的係統可能改過了,好些了,但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想起最新的115/116,泄特……天朝自己的艦用燃氣輪機到底啥時候才能搞定?)
記者:可不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我國今後造更大的艦,可以把這套係統拿去放大來用?
陳總:這是可以的,某些大艦是沒辦法,非用蒸汽動力不可,國外的大中型航母上也是采用這種係統,因為要求功率大,燃氣輪機不能滿足。
記者:"旅大"交付後,部隊反應如何?
陳總:開始他們覺得保養、操作都很困難,當時的水兵文化程度都比較低,到後來熟練了就好了。
記者:中華廠總共建造了幾艘"旅大"級驅逐艦?
陳總:總共是3艘,第1艘是131艦,後麵2艘132和110,都是指揮型。131和132是我負責建造的,到造110的時候,我去負責民船了。
記者:132號艦執行過我國首次洲際導彈試射護航任務,並擔任了護航編隊旗艦,您好像也隨艦出行的,能講講當時的情況嗎?
陳總:我的確是隨艦去的,剛才講了開頭部隊感覺操作"旅大"有難度,所以導彈試射的時候,一定要我去,因為沒人再比我更熟悉132的動力了,我就去了,還帶了10個人,保駕。當了3個多月的"機電長"。當時海軍沒熟手啊,他們自己提出來的,要求船廠派懂技術的來。
132剛交艦時,東海艦隊隻有一條船的熟練水兵,就是131艦訓練了一條船的人。132是沒有人的,隻能把131的水兵劃過來一半左右。兵不夠,怎麽辦?導彈兵去當機電兵,槍炮兵也去當機電兵。當時告訴他們,你就坐這個位置看著儀表,指針在正常刻度裏就沒問題,一旦出了正常刻度,就找陳開國。
"旅大"有2個機艙,我當時住在2個機艙中間的一個雷達艙裏,兩邊找我都方便、這個雷達是個欠交項目,到導彈要試射了還沒交付,海軍也沒辦法了,隻能搞個欠交項目,船先拿去訓練,雷達什麽時候好了再裝。這個艙室8平米住8個人。當時最怕汽笛響,它一響就是出問題了,就得緊張一陣子。
我們的船從吳淞口啟航,總共10幾天,一直保持18節。這對艦的動力係統可是個嚴峻考驗啊,尤其對132艦,132當時剛剛交付。
記者;連續航行10幾天,編隊的後勤壓力想必很大吧。
陳總:是的,蒸汽輪機的耗油量是很大的,全速航行每小時要用30噸油,一般情況下1小時也要燒近10噸油。導彈試射任務時,每2天補一次油,一次要補200噸左右,後勤壓力是相當大的,補給船必須緊跟著。開始"旅大"沒有補給係統,導彈試射任務確定後,才加裝的橫向補給係統,加裝這套係統的工作量比較小,它對接受艦沒什麽要求。
記者:132艦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這過程中動力係統的表現怎麽樣?
陳總:結果很圓滿,不過一路上故障不少,主機、鍋爐、海底閥都出過問題。
先說海底閥。在航行中,老聽它嘩啦嘩啦地響,聲音很大,但不敢打開檢查,怕掉速度影響編隊,當時要求編隊必須保持前進速度。直到南太平洋目的地,決不能慢,慢了肯定被處分,這是很嚴肅的。另一方麵,雖然它響但沒出什麽問題,所以一直不動。到了目的地,停下來打開檢查,隻摸到2個塑料袋,別的什麽問題也沒有,再關上,什麽聲音也沒了。可能是航行中有什麽東西被吸住了,船一停就沉下去了。
主機的問題主要是漏氣,氣缸漏氣,溫度升高氣流把一個墊片吹掉了,這是在航行過程中,溫度高得不得了,也得修,最後用錘子一錘一錘給敲進去了。
鍋爐也出過問題,是漏水,我們發現沒幾個小時,水箱的水就光了,一般一箱水起碼能用幾天,這麽快就沒了,肯定是有問題,馬上換個鍋爐,停下來檢查。主機出問題可以在外麵機艙裏敲,鍋爐的問題可要到鍋爐裏麵去找的!要逐根管子檢查,裏麵溫度得有60℃。這個作業環境是相當惡劣的,艦上專門組織有搶險隊,我是親自下到裏麵工作,我肯定跑不掉的(笑),所以回來我立了個三等功,保駕有功。
記者:導彈試射中居然有這麽多曲折故事,可以想見,中國海軍和造船界對我國國防事業的發展付出了何等的艱辛。謝
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