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官媒巨泄:太行航空發動機啟動難問題已被克服!

(2007-02-25 02:16:56) 下一個
盡管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一想到“太行”發動機通過設計定型審查的那一刻,作為總設計師的張恩和仍久久不能平靜。

  2005年12月28日,在遼寧這片中國工業的沃土上,在我國大中型航空發動機的搖籃———中國一航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誕生了我國自行設計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台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人們給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太行。
  


  正像詩中描繪的那樣,“將登太行雪滿山”,現實中研製“太行”的難度更是超乎想象,以張恩和為總設計師的“太行”研製團隊,曆經18載艱苦攻關,突破了數十項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攻克了200多個重大障礙和技術難題,終於在世紀之初研製出了先進的航空動力,一顆強健的“中國心”。

  由渦噴到渦扇,由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由第二代到第三代,“太行”發動機實現了三大曆史性跨越!立足國內保障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的動力裝置需要,解決長期困擾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動機“瓶頸”,英雄的“太行”設計者們走出了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18年鑄“太行”,圓國人世紀夢想,我國因此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研製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國家

  從“太行”研製工作正式啟動,到2005年發動機設計定型,整整18年,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的設計者們鑄起了一座中國航空史上的豐碑。除了吃飯、睡覺,每時每刻我們心裏想的就是“太行”,張恩和這樣回憶波瀾壯闊的18年,一代發動機設計師就這樣豎起了一座裏程碑。

  “太行”的問世,是我國軍工以及原材料、加工、設計等領域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我國因此躋身世界僅有的能夠研製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三個國家之一,我國空軍第三代戰機所需動力也因此有了自主保障,“太行”成為我國航空動力發展中的重大轉折。

  在我國航空工業領域,一直流傳著“心髒病”的說法,由於不具備研製發動機這一飛機核心部件的能力,飛機的發展遭遇了發動機“瓶頸”的嚴重製約,“心髒病”成為我國航空工業的心腹之痛,“太行”要解除的就是這個“心腹之痛”。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戰鬥機已普遍使用第三代渦扇發動機,世界航空強國也開始為第四代戰鬥機研製新一代發動機,而我國的航空發動機研製還停留在第二代的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航空發動機研製必須迅速迎頭趕上,張恩和們發出了這樣的誓言:拚搏!為擁有一顆強健的“中國心”!

  然而真正開始著手研製,困難和曲折接踵而至。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美、蘇、英等國就已開始研製發動機,而我國航空事業起步較晚,從仿製到改進到自主設計,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研製飛機難,研製發動機更難,研製大推力發動機難上加難,發動機的研製幾乎成了歐美幾個發達國家獨享的盛宴,其他國家幾乎無人敢於問津,即使有,基本上也是望而生畏,或者知難而退了。而對於大推力發動機,當時,世界上隻有美國和蘇聯兩國的三家企業有研製實力。

  當中國的發動機事業開始起步的時候,世界航空大國實行了嚴密的技術封鎖。沒有技術和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時間與財力可供消耗,中國發動機的研製之路舉步維艱。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封鎖,掌握大推力發動機的核心技術,越是困難越激發出了“太行”設計者們昂揚的鬥誌,況且,我國的國防事業急需“太行”成為空軍的裝備,一刻也不能耽誤!

  亦步亦趨隻能步步落後,從一開始,以當時的總設計師李誌廣和張恩和等為代表的發動機設計者們就確定了這樣的目標,瞄準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大推力發動機,以創新實現超越。18年裏,設計者們克服了設計、試製、材料、工藝等方麵的重重困難,解決了裝配、試車、試驗、試飛等過程的道道難題,世紀之初,我國第一台自主創新品牌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橫空出世,一舉解決了我國空軍主戰機種受製於人的局麵,圓了中國人的世紀夢想。

  “太行”發動機達到了三代機的水平,這是目前國外正在大量使用的動力,人們比較熟悉的F15、F16、F14和蘇27等當前各國主力作戰機種所配裝的發動機,都是三代機。“太行”可以為我國數型飛機提供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發動機對飛機發展的製約,同時,還可以更快更好地進行“太行”係列發動機的研究開發,更為便捷地開展新型發動機預研,縮短研製周期。
  


  “太行”發動機的設計定型及係列發展,為我國航空動力事業發展開辟了新天地,張恩和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有了“太行”作基礎,可以派生發展出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的動力以及艦船動力和工業燃氣輪機,可以說,“太行”開啟了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新時代。

  交織著喜悅與淚水,濃縮著光榮與夢想,在核心技術特別是尖端軍工技術根本不可能引進的情況下,通過研製“太行”走出來的以我為主、不斷超越的自主創新之路就更顯珍貴

  選擇了第三代大推力發動機作為主攻方向,設計者們就是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研製之初,經驗缺乏,基礎薄弱,設備簡陋,經費緊張,我們的起點幾乎就是一張白紙,然而就是在這張白紙上,以張恩和為代表的設計者們卻繪出了一幅壯麗的畫卷。

  1987年“太行”項目啟動,從那時起,張恩和與“太行”研製團隊就和創新結下了不解之緣,18年裏,在“太行”身上,采用的有預研基礎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就多達數十項,首次采用了帶進氣可變彎度導向葉片和超塑成型擴散連接的進氣機匣,這是國內該項設計技術的全新突破;兩級低壓渦輪首次采用了複合傾斜彎扭的三維氣動設計,其效率達到國際水平;而複合材料外涵道機匣是國外第四代發動機的技術,填補了國內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空白,中國的航空科技人員已經掌握了當今先進的發動機設計技術。

  在采訪現場,記者看到了被譽為“現代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渦輪高壓葉片,盡管隻有火柴盒大小,但一個就值上萬美元,一台“太行”發動機需要配備幾十個。別小看了這幾十個“火柴盒”,正是有了這可貴的“明珠”,才有效實現了“太行”在高溫條件下的技術性能。
  



  張恩和告訴記者,渦輪高壓葉片完全是自主創新的產品。廣大參研人員不畏艱險,集智攻關,打破了國際上嚴密封鎖,攻下了高溫、高負荷運轉條件下仍正常工作的這一戰果。要研製出這個小“火柴盒”,材料、設計、工藝和加工技術必須都得過硬,“太行”發動機試製加工使國內航空發動機行業製造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

  有效降低發動機的重量,這對於提高飛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發動機的重量每增加1公斤,為其配套的設備就需要5公斤,降低發動機的重量就成為“太行”設計者們“斤斤計較”的大事。在“太行”上首次采用的超塑成型擴散連接帶可變彎度導向葉片的進氣機匣,今天在外行讀來依然拗口,在當時設計者們也著實費了一番氣力。研製之初,某國的航空領域專家給出了研製進氣機匣的最低重量:49公斤。張恩和沒信這個邪,“太行”團隊向權威發起了挑戰,拿出了自己的成果:34.5公斤,外國專家折服了。

  采訪中,發動機“可靠性”的話題被不時提起。張恩和告訴記者,從一開始,“太行”的可靠性就被研製組放在了第一位,始終十分注重發動機的整機試車。不僅“太行”發動機零部件試驗範圍之廣、項目之全、時數之多,創國內發動機研製史之最,而且,從1997年開始,“太行”整機試車時數每年成倍增長,創下了國內發動機型號研製史上的最高紀錄。

  2001年6月6日,承載著幾代人的期盼和重托,裝載著“太行”的新型戰鷹風馳電掣般離開跑道,直刺蔚藍色的天空,“太行”首飛成功!當年10月,“太行”的科研試飛做完了最後兩個起落後,提前兩個半月完成試飛任務,這在我國發動機研製史上尚屬首次,提前完成試飛任務更是一個創舉!

  2005年11月,“太行”發動機迎來了設計定型前的最後一道難關———長久初始壽命試車,從慢車、加力再到慢車狀態,發動機試車狀態良好,各項參數穩定;11月14日,衝破重重難關的“太行”發動機,完成了型號規定的全部試驗和試飛考驗,拿到了飛向藍天的通行證;12月28日,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一個必將永載中國航空工業史冊的日子,“太行”發動機順利通過國家設計定型審查,中國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大推力航空動力!
  



  “太行”誕生的過程也是鍛造中國研發航空動力頂尖人才的過程,我國開始擁有了一支能夠獨立研製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人才隊伍和創新梯隊,對於中國航空動力事業來說,“太行”隻是一個起點
  參與研製“太行”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張恩和也是這樣想,幸運地從前輩手中接過了接力棒,走完了“太行”從孕育到誕生的全過程,又幸運地把接力棒傳遞給了下一代。

  麵對記者,張恩和風趣地說,即使我們這幫“老家夥”回家了,我們的發動機事業照樣可以幹下去,年輕人已經成長起來,通過一個“太行”,我們培養鍛造了一支隊伍,我們已經有了承擔更高端、更艱巨、更光榮任務的基礎,“太行”隻是我們事業的開始。

  “太行”發動機剛研製的時候,技術人員大多是上世紀6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主力是60年代初到1965年、1966年畢業的大學生。一個“太行”造就了一代年輕人,張恩和告訴記者,現在,沈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從設計人員、專業組長、主任、副總設計師到總設計師,通過“太行”的研製,已經全都是8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大多是6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在一線主力專業技術人員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員占到80%以上。


  副總設計師孫誌岩就是伴隨著“太行”發動機研製曆程逐漸成長成熟起來的佼佼者,如今已成為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控製領域的專家。發動機是飛機的“心髒”,控製係統則是發動機的“大腦”。在“太行”發動機的設計定型階段,通過試驗、試飛,“太行”不斷暴露出高溫天氣地麵起動困難、高空小表速加速性差、空中起動難等諸多問題。孫誌岩作為技術攻關戰區負責人,在解決高溫天氣地麵起動困難的難題時,對起動供油規律、空氣規律、點火特性等進行了大量的分析計算,提出了多項影響起動的關鍵性問題,進行了近2000次的專項起動試車,成功地解決了發動機的起動難題。“太行”的性能也就在這些不斷暴露的問題中開始穩定,開始成熟,而中國年輕的設計者們就在解決問題中逐步成長起來。

  18年,6570多個日日夜夜,為了“太行”,多少人傾注了滿腔熱血,華發早生,多少人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但都終生無悔。

  1997年夏,為了解決裝機問題,張恩和幾乎天天都呆在裝配廠房,近60歲的人不時地在裝配架上爬上爬下,一次突然一個閃失,一腳踩空翻了下去,頭撞在裝配架的橫梁上,當場昏倒。經過搶救,他睜開眼問的第一件事是,發動機附件排好沒有?
  



  張恩和說,每一個參與研製的人,都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和“太行”連在了一起,我個人是這樣,這個群體也都是這樣。

  在“太行”這座豐碑上,永遠鐫刻著這些人的名字:張恩和、李勇、劉永泉、劉國玉、張紹基、李建榕……這僅是“太行”團隊的代表,是他們,是這個團隊托起了中國航空事業未來的希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