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油罐開道當炸彈 遜尼派武裝端了美軍小基地

(2007-02-20 05:02:47) 下一個
人民網2月20日訊 伊拉克武裝人員19日向巴格達北部的美伊聯軍哨所發動猛烈襲擊,當場打死兩名美軍士兵,並且打傷另外17名官兵。目擊者稱,當天早些時候,一名身綁炸彈的自殺性襲擊者駕駛著油罐車衝向哨所大門,並引爆了身上的炸彈。此時,美軍剛剛進入哨所後不久。巨大的爆炸幾乎將這個充當臨時基地的警察局變成廢墟。

  爆炸發生後,美軍直升機開始緊急起降搶救傷員。與此同時,美軍同蜂擁而至的武裝人員展開激戰。由於這個警察局位於暴亂頻頻的薩拉丁省,因此外界普遍認為,發動襲擊的是“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機構成員(遜尼派穆斯林)。由於美軍地麵部隊集中在巴格達和安巴省境內,因此薩拉丁省的武裝人員希望能“趁火打劫”。

  在自殺性爆炸得手後,伊拉克武裝人員立刻從四麵八方向哨所內的美軍射擊,但沒人能講清楚到底有多少武裝人員參加本次在“黎明前最黑暗時刻爆發”的襲擊活動。在戰鬥中,至少有四架美軍直升機前往哨所內運送傷員,足見這些傷兵的情況不容樂觀。美軍拒絕透露有多少伊拉克武裝人員被打死,隻是強調本次襲擊活動絕非“自發性和偶然性”事件。

  遜尼派武裝主動出擊,協同作戰

  19日發生的攻擊事件說明,原本不願意同美軍“硬碰硬”的武裝派別正在一改過去“打了就走”的策略,開始對部分戒備森嚴的美軍小型前哨基地下手了。五角大樓擔心,伊拉克境內的武裝派別正在向美軍力量薄弱的地區轉移。其中,各派武裝力量近日紛紛從巴格達城中銷聲匿跡的現象就很值得美軍警惕。

  過去,伊拉克人主要通過發射迫擊炮的方式來遠程襲擾美軍,或者由那些隱蔽在建築物內的狙擊手來對過路美軍“守株待兔”;要麽就是在美國人的必由之路上設置路邊炸彈來襲擊對手。自殺性襲擊活動主要用來摧毀伊拉克的軍警駐地和招募點。目前,除了上述作戰手段繼續存在外,伊拉克武裝還開始攻打美軍前哨基地了。

  本次襲擊發生的塔米亞鎮有2.5萬人口,此前鮮有美軍光顧。過去兩年多來,遜尼派武裝使這個地方的“實際控製著”。他們把當地居住的什葉派居民都趕走了。自從去年12月,當地充當“擺設”的警察局完全喪失功能後,駐紮在附近大基地內的美軍開始到塔米亞鎮巡邏,並且鎮中心的警察局改造成為自己的“前哨基地”。

  從以往經驗分析,美軍在這個警察局內應該駐有大約100名士兵。哨所外邊同樣布置著高大的加固防暴牆。進駐塔米亞鎮的第一個晚上,美軍就將小鎮的出入口封鎖起來,然後實行嚴格的宵禁,結果在第二天早上就被武裝分子偷襲得手。美軍發言人表示,本次襲擊事件係武裝人員“精心策劃,協同作戰”的罕見典型。

  美軍兵力不足,麵臨腹背受敵?

  目前,美軍正在集中精力清剿巴格達和安巴省的武裝派別。針對這種情況,巴格達境內的什葉派武裝南下躲避風頭,現在沒什麽“驚人之舉”,似乎進入“休眠狀態”。可各地遜尼派武裝卻給美軍來了個“逆流而上”,到處和他們對著幹。最近幾天,從基爾庫克、拉馬迪、提克裏克到費魯傑,襲擊活動四麵開花。

  與此同時,以巴格達為中心的暴力事件頻發圈仍在繼續擴大,並呈現出兩大特點:在巴格達城中,主要是什葉派居民遭到襲擊,而在外圍地區,則是遜尼派民眾不斷麵臨武裝分子生命威脅。因此,美軍巴格達“嚴打”行動可能要陷入“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值得注意的是,僅僅本周一,就有六名美軍在各地遇襲陣亡。

  截至目前,已經有3100多名美軍士兵在伊拉克喪生。伊拉克境內各派武裝力量開展的襲擊活動也日益具有“準備頗為充分”的特點。專家認為,今後,駐伊拉克美軍的運輸直升機和官兵力量相對較弱的前線哨所將成為武裝人員重點打擊的對象。美軍承認,自己在伊拉克的對手裝備越來越精良,訓練更是日益有素。

  由於伊拉克武裝人員都是“民兵”,他們混跡於民間,神出鬼沒,因此很難將其徹底清剿幹淨。美軍本次“巴格達嚴打”行動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采取“步步為營”的“囚籠政策”,通過在居民區內設立哨所和開展縝密搜查的方式,逐漸擴大自己掌控的所謂“安全區”。過去幾天,美伊聯軍在設立哨所時並沒遇到多少抵抗活動。

  在塔米亞鎮警察局被端事件發生後,美軍應該意識到,自己在巴格達城中的對手可能早已轉移,更多更艱苦的戰鬥將在其他地區展開。另外,由於伊拉克中部遜尼派聚集區新近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這裏將成為武裝派別和美軍級較量的主戰場。與此同時,什葉派武裝則會“坐山觀虎鬥”,但是不采取軍事行動。(高軼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