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獵鷹-60”導彈係統作戰能力有多強

(2007-02-17 11:41:13) 下一個
 研製背景

5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建立以麵空導彈和高射炮組成的防空體係。導彈主要是“紅旗”-1、2,其中“紅旗”-1為“薩姆”-2導彈的國內組裝型號,“紅旗”-2為仿製型號,高射炮口徑主要為25至100毫米。在這樣的防空體係中,麵空導彈主要構成2000米以上高度的垂直殺傷空域,高炮垂直殺傷空域高度為10至6000米,而2000米至6000米之間高度為導彈和高炮的複合殺傷區。這種防空體係主要是為抗擊高空高速突防的轟炸機空襲而設計的模式,是以噴氣式機群采取二戰期間那樣的大編隊、用常規航彈摧毀目標的作戰樣式為前提的。然而,到了50年代中後期,空襲和入侵樣式的改變使得這種體係出現了漏洞。
 





  “紅旗”-2(HQ-2)屬於中高空防空導彈,1964年開始研製,1967年7月定型。其性能突出,曾多次擊落過美製U-2高空偵察機。“紅旗”-2曾出口國個國家,還改裝成戰術導彈用於出口(外軍代號CSS-8,出口型稱M-7)
 
  50年代空襲目標的突防方式轉向低空和超低空。理論上,這個垂直空域處於高炮殺傷界限以內,但是高炮的火力局限導致作戰效率低下。高炮是依靠發射大量彈丸,在目標附近形成近炸和破片殺傷區域來毀傷目標的,因此除射高和射程外,用有效射擊斜距描述高炮殺傷範圍更為準確。57毫米高炮射擊斜距約7000米,因此在“紅旗”-2導彈50千米最大射程到高炮7000米殺傷界限之間,存在近40千米的區域不是複合殺傷區,完全要依靠“紅旗”-2導彈獨立進行攔截作戰。在空襲目標突防轉向低空和超低空後,可以接近到“紅旗”-2導彈陣地7千米左右而不受威脅。前來空襲的飛機有機會先用射程超過7000米的武器摧毀高炮陣地,然後從撕開的缺口直接攻擊核心的地空導彈陣地。當時,對付低空突防空襲主要在“紅旗”-2導彈正麵部署各種高炮,形成交疊的火力殺傷區,同時部分高炮前移部署,延伸殺傷區。這種部署方式受限很大,因為靠前部署需要考慮後方火力殺傷區造成的地麵殺傷,高炮彈丸爆炸摧毀低空目標的同時,會對地麵造成殺傷。尤其高炮采取層層阻攔射擊或者追蹤射擊,對地麵殺傷程度非常嚴重,甚至可能超過空襲造成的傷亡。因此,防空體係中需要一種射程在10至20千米左右的武器,彌補中低空火力殺傷區。
 
  中國的防空體係不僅是遂行要地防空,還擔負野戰防空使命。作戰部隊的野戰防空當時都是在沿途部署防空部隊,主要裝備為高射炮。這些體係在當時以防禦為主的作戰樣式中可保障部隊在兩個要地防空區域之間獲得防空掩護,但同樣麵臨低空飛行目標襲擊的問題。抗擊低空襲擊最大的困難在於飛機都是借助地形地物飛行,接近後突然拉起或直接投彈,高炮難以及時做出反應。對空射擊作戰表明,隻有采用射擊指揮儀組織射擊,才能有效殺傷低空或超低空突防的目標。一些戰鬥機在低空進攻時,往往采取反指揮儀機動,破壞指揮儀測量條件和精度,造成指揮儀在高炮射擊時誤差增大,高炮命中率急劇降低。而且低空突防射擊時機非常短暫,稍縱即逝,高炮卻要靠多輪射擊才能提高命中率,飛機往往能取得成功,造成地麵損失慘重。對此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采用打擊低空目標的導彈武器。
 
  6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發展半主動雷達製導的中程空空導彈。這種導彈的設計宗旨就是利用雷達製導,使戰鬥機具備全向攻擊能力。當時紅外空空導彈隻能跟蹤飛機尾部噴管信號,因此必須從目標後方進入攻擊。由於當時雷達裝置體積較大,因此通常隻在空空導彈上安裝被動接收和測向裝置,由機載雷達提供照射燒穿波束,彈上無線電尋標器隻要確定反射信號的空間方位,就可控製導彈對準信號飛行。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發展半主動雷達製導導彈的麵空型號,稱其為“紅旗”-41型導彈,準備用於海軍護衛艦和地麵機動發射平台。後來有人提出要體現該型導彈采用了60年代的技術,因而改稱為“紅旗”-6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