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國揭露日軍暴行 新二戰電影令日本右翼恐慌

(2007-02-16 08:40:21) 下一個
《南京浩卻(災禍)》——這個奇怪的名字出自剛剛上市的、3月號的倭國雜誌《正論》。它的“真名”叫《南京浩劫》,是一部由中國、美國和英國共同拍攝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大製作影片。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倭國右翼在《正論》中警告說:“今年,中國必然會在世界範圍內掀起反日宣傳戰。”也許是因為日語中沒有“浩劫”的“劫”字,因此在行文時,寫的都是“南京浩卻”,並加了注釋。有人說,“南京浩卻”似乎說明在倭國右翼眼中,南京從沒出現過浩劫。然而,2007年無疑是倭國右翼“在劫難逃”的一年,因為全球至少有7部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電影將展現在世人麵前。


“7部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倭國的危機”

南京大屠殺對於中國人來說刻骨銘心,但大多數外國人卻知之甚少。前不久,一些與倭國關係密切的歐洲學者,甚至到中國來考察這場大屠殺的真實性。今年,無疑是改變這一局麵的關鍵年。


去年年底,美國製片人朗恩·喬瑟夫博士投資拍攝的紀錄片《南京夢魘》在美國各地試映幾十場,震撼了美國觀眾。今年夏天,該片將在倭國上映。而今年1月,美國在線副總裁泰德·萊恩塞斯出資拍攝的紀錄片《南京》,在丹尼斯電影節上獲獎。該片以冒著生命危險在南京保護中國人的十幾個西方人為線索,記述了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它也將於今年正式公映。提到以上這兩部紀錄片就不能不提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是她那本《南京大屠殺》轟動了歐美,她自殺後,西方對南京大屠殺更加關注。加拿大方麵就正在拍攝一部紀錄片——《張純如:一個不能忘卻的女人》。除了紀錄片,還有幾部是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故事片。如由中國、澳大利亞和德國共同出品的電影《黃石的孩子》就講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該片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演員和中國影星周潤發、楊紫瓊共同打造。將於今年11月在美國黃石首映。此外,由中美英三方投資超過2億元的《南京浩劫》被稱為可與《辛德勒名單》相比的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巨作。該片也將在今年內在中國首映。而內地導演陸川籌拍的《南京!南京!》香港導演唐季禮籌拍的《日記》也受到了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


對此,倭國右翼顯得緊張而狂躁。他們借《正論》、《周刊新潮》等媒體刊登文章,叫囂要警惕中國利用南京大屠殺事件在世界掀起反日高潮。最新一期的《正論》雜誌還出版了專輯,重點就南京大屠殺事件和二戰題材的電影發表文章。《產經新聞》評論員石川水穗撰文說,《南京浩劫》在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基礎上,再現了日軍狂暴“如鬼畜般”的罪行。2月8日的《周刊新潮》也刊登了類似文章,文章標題是《7部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倭國的危機》,該文驚呼這些電影的陸續問世必將在世界引起強烈的反日高潮。


美國人拍片,倭國右翼也罵


紀錄片《南京》的製片人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萊恩塞斯。2005年,萊恩塞斯在一份舊的《紐約時報》上看到了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因抑鬱自殺的消息,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南京大屠殺。看過張純如寫的《南京大屠殺》後,萊恩塞斯說:“太可怕,也太令人警醒。倭國從未就發生的一切道歉,也不曾承認過。這是被遺忘的大屠殺。”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曆史,他決定投資200萬美元,拍攝紀錄片。


影片的攝製人員都是美國人,對於南京大屠殺的曆史了解有限。為了拍攝該片,他們組建了一個史學研究團隊,並用了半年的時間收集資料,編輯已有的影像資料,尋找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影片主創人員還采訪了22位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萊恩塞斯說,這些幸存者在攝像機前的陳述,是影片中最震撼和最有價值的部分:今天,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還有少數人健在,“如果我們現在不做這件事,以後就可能再也不會有幸存者了”。


這樣一部真實記錄曆史的影片,自然引起了倭國右翼分子的恐懼。萊恩塞斯和片中一名倭國演員的博客,曾一度充斥著倭國右翼分子的謾罵。據報道,《南京》一片的三位倭國助理製片人由於朋友和家人的壓力,不得不中途退出。但這無法阻止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南京》不僅獲得了美國《僑報》等華文媒體的熱情讚揚,而且吸引了美國主流媒體的注意。《落基山新聞報》記者看過影片後,就寫下了題為《〈南京〉的黑暗永遠意味深長》的文章。


張純如:一個不能忘卻的女人


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殺與張純如是分不開的。她1995年親自前往北京、南京、杭州等地進行為期6周的實地考察,走訪了大量學者、專家和大屠殺幸存者,並以此為素材,於1997年12月寫成《南京大屠殺》一書。此書立即轟動歐美,該書在兩年後被著名的曆史探索頻道製成專題片播放,使更多原本對南京大屠殺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的西方人借此了解了倭國法西斯的戰爭罪行和中國人民在抗戰期間所經曆的苦難。在加拿大,有一個加拿大多倫多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簡稱史維會)。該會曾在張純如生前邀請她前往多倫多演講。在史維會的努力下,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成為西方首個將二戰亞洲史作為中學必修課的地區。如今,史維會準備拍攝關於張純如的紀錄片。去年12月7日,導演斯帕希奇、作者貝特切爾曼、編劇庫克到達南京,在為期3天的調查訪談中,他們會見了很多曾為張純如提供過幫助的人。史維會創始人王裕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之所以選擇加拿大著名導演斯帕希奇而非華人導演,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影片主題對西方觀眾的影響力,因為這部影片的拍攝初衷是麵向西方,向那些不熟悉亞太二戰史的觀眾揭示曆史。影片預算僅130萬加元,基本來自北美各民間基金會和私人捐助,史維會表示,不會接受任何政府資助。


美國電影已在倭國形成“旋渦”


倭國右翼害怕世人改變對倭國看法的同時,也在擔心倭國人思想的變化。去年10月,伊斯特伍德導演的美國電影《父輩的旗幟》及其姐妹篇《硫磺島來信》在倭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前者從美國人的角度,後者從倭國人的角度描寫了二戰中,美日爭奪硫磺島的戰役。《環球時報》記者看了這兩部片子,發現影院上座率很高,觀眾反應強烈。感人的地方可以聽到輕微的啜泣聲,影片結束後,觀眾仍沉浸在劇情中,靜坐良久,不肯離去。倭國媒體稱,《硫磺島來信》上映頭兩天就有37萬人前去觀看,創下5億日元的票房紀錄。《父輩的旗幟》上映頭一天就有票房收入1.9億日元。很多倭國年輕人都對電影給予好評,並說更加體會了戰爭的不幸和殘酷。一位28歲的倭國女性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對二戰了解的還是太少了,在看這類題材電影被感動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反省。”


盡管這兩部片子由美國導演拍攝,並對一些日軍官兵進行了正麵描寫,但其反戰的主題仍令倭國右翼分子十分不滿。倭國評論家佐藤健誌專門發表文章評述“硫磺島兩部作品的功與罪”。他首先強調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還存在很多缺陷。即倭國方麵拍攝並流傳下來的都是為了鼓舞國民士氣的,因此突出了倭國軍國主義。反而忽略了倭國發動戰爭“積極的一麵”。如對於亞洲各國來說,大東亞戰爭就是為了脫離歐美支配而獲得自由的戰爭。伊斯特伍德雖然通過作品肯定了倭國軍人的人性,但是卻“用美國的正義否定了倭國的正義”。如果說《父輩的旗幟》展示了愛國主義的虛偽,那麽《硫磺島來信》就是把倭國的皇國史觀視為一種醜惡。作為戰勝國的導演,想通過世界最高水平的電影來描述敵國倭國,這種行為本身就有站在美國的角度誇耀的一麵。我們隻能通過《硫磺島來信》感受到導演在貶低倭國人。


二戰電影對倭國意味著什麽


歐美社會以非常大的興趣來拍攝與倭國有關的二戰影片,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馮昭奎研究員看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說,過去,圍繞倭國對二戰曆史的認識問題,似乎隻有倭國和亞洲鄰國在激烈爭論。現在,更廣泛的國際社會注意到這段曆史,說明尊重曆史、反省戰爭是人類共同的認識,即使對於倭國,也是很有意義的。


從2005年起,馮昭奎每年都有很長時間在倭國大學裏教書,講授中日關係史。他告訴記者,倭國社會雖然有保守化的趨向,但倭國社會中願意正確對待曆史的人還是占多數的,這是有民調數據為證的。如果倭國能夠抓住國際、國內出現的這個契機,對過去倭國的戰爭暴行認真反省,正是改善倭國國際形象的好機會。從這個意義上看,國際社會對倭國二戰曆史的關注,是在幫助倭國,而不是如倭國右翼所說“醜化倭國”。熟悉倭國社會的專家告訴記者,倭國人認識曆史的特點是非常注重實證,而不是隻接受簡單的曆史概念。馮昭奎也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證實了這一點。他在倭國大學講課的時候,往往總是那些具體、真實的故事在倭國年輕人中引起的反響最大。在講中國如何善待倭國戰俘和戰敗後的倭國人時,馮昭奎講了幾個故事,有被俘的倭國飛行員如何到解放軍的航校當教官;有倭國宣布投降後,中國人如何苦勸倭國在“滿洲電影公司”的職員不要自殺,結果整支日方的電影創作團隊都參加了中國的電影創作等。故事講完後,每個學生都寫了感想,沒有一個學生認為倭國戰俘教解放軍飛行員是背叛,倒是有學生寫道:這些倭國軍人後來為中國做事,是背叛了倭國嗎?我認為不是!他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參加的是一場不義的戰爭,我敬佩他們。


正是因為倭國人認識曆史的這種特點,國際上接連幾部有關倭國二戰曆史的電影才讓大多數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深感觸動。一來,新拍的幾部電影都大量采訪了戰爭親曆者,具有極強的紀實性;二來,西方拍這些電影,其角度和立場有中立者的意味,這促使很多倭國人思考。馮昭奎強調,民調顯示,倭國人現在對美國有親近感的比例高達80%以上,而且大多數倭國人都認為倭國對美國的工作做得很好,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美國人積極拍攝反映倭國二戰暴行和戰爭殘酷的影片,對倭國社會產生的震動是相當大的。馮昭奎說,一個事實是,倭國右翼越是要抹去和美化倭國的戰爭罪行,國際上對倭國的二戰曆史就越關注,而爭論越激烈,倭國國內年輕一代的曆史大補課就越充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