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布什的伊朗威脅論,下手輕重如走鋼索

(2007-02-09 11:22:21) 下一個
正當美國朝野上下還在為布什增兵伊拉克的決定爭執不休之際,美國對伊朗的戰鼓已隆隆敲響,甚至有越敲越響的聲勢。美國不僅聲稱伊朗有發展核武的野心,更指責伊朗有意在伊拉克“趁火打劫”,滲透入伊拉克支持什葉派民兵在當地作亂,同一心為穩定伊拉克形勢的美軍作對。眼看美國對伊朗劍拔弩張,兩國的衝突頗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華盛頓的中東問題專家出麵緩頰,表示布什政府此時猛拉伊朗的警報,為的不外是滿足自身的政治利益,而不是真的準備和伊朗開打。

“這正是過去所謂的‘炮艦外交’(gunboat diplomacy)的又一展現。”華盛頓的獨立智庫中東學會(Middle East Institute)研究員馬爾文?溫博姆博士(Dr. Marvin Weinbaum)如此對《華盛頓那觀察》周刊說道,“對伊朗展開軍事打擊的現實條件其實並沒有任何改變。要去解釋布什政府現在對伊朗的強硬態度,恐怕不會對布什有任何讚許,隻能說布什政府是為了轉移各界對伊拉克的關注,將伊拉克戰略失敗的責任轉嫁到伊朗身上。他可以說我們無法在伊拉克獲得勝利,是伊朗在背後搞鬼,才讓形勢變得如此艱難。”

按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中東學院代理院長加裏?斯克(Gary Sick)的話說,現任的布什政府正在中東進行一連串的政策調整,加強對伊朗的口誅筆伐除了能轉移各界對每況愈下的伊拉克局勢的注意力外,更在於建立一個共和、民主兩黨都能接受的政策,以及重建美國與傳統中東盟友備受打擊的關係。

“這個新策略的主要原則是與伊朗正麵對抗,並遏製(伊斯蘭)什葉派--尤其是伊朗--在中東繼續擴大的影響力。”斯克針對《華盛頓觀察》周刊的詢問時說,“美國的這一努力在此地區也有不少盟友支持,除了以色列外,還有傳統上受到遜尼派阿拉伯人主導的國家,包括沙特、埃及和約旦。讓這個聯盟獨樹一幟的特點是,這些阿拉伯國家出於他們對伊朗/什葉派支配一切的恐懼,可能--至少是暫時的--壓抑住其對以色列的敵意,甚至與之合作。”

下手輕重,布什走鋼索

自2006年底,華盛頓不論在外交、金融還是軍事領域,都持續對德黑蘭施壓:2006年12月23日,美國在背後運作支持的聯合國安理會第1737號決議案出爐,要求聯合國會員國凍結與伊朗核項目發展相關的個人和企業資產,也給了伊朗60天停止核項目的“最後通牒”;從2006年秋天至今,美國財政部不僅切斷兩家伊朗國有銀行在美國的業務,不少歐洲銀行也在美國的壓力下拒絕同這些銀行往來。另一方麵,美國國防部更是興師動眾,於2006年12月和2007年1月初分別派出艾森豪威爾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和斯坦尼斯號(USS John S. Stennis)航母戰鬥群到波斯灣,大大提升美軍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

美國副總統切尼罕見地在2007年1月28日出版的一篇同《新聞周刊》(Newsweek)的訪談中說,美國派遣第二個航母戰鬥群到波斯灣的意圖無外乎向該區傳達一個信息:美國“正在同朋友、盟國和國際組織合作,以處理伊朗威脅”。華盛頓的觀察家一致指出,布什政府這一切的做法都是在聯合中東盟友加強對伊朗施壓的力道,迫使其放棄追求核項目,並退出伊拉克戰局。

溫博姆直言,談到伊朗政策,布什正試圖掌握一個很巧妙的平衡點,在加深伊朗內部的歧見之餘,還讓伊朗的矛頭無法一致向外對著美國。

“布什想要繼續對伊朗施壓,以至於伊朗內部對於(伊朗總統)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的強硬外交手腕感到不滿,(因為)讓伊朗受到經濟製裁和國際孤立等都是不利於伊朗利益的,這種不滿可能反過來傷害內賈德。但是美國也不能施壓過度而激起伊朗民怨。總而言之,美國必須巧妙地拿捏下手輕重,”溫博姆說。

布什政府對伊朗的態度轉趨強硬還不止於此。《華盛頓郵報》在1月26日頭版的一篇文章中指稱,以往美軍對在伊拉克境內捕獲的伊朗潛入分子,隻是在留下指紋和照片等記錄後便予以釋放,但半年前,布什政府在經曆內部激烈辯論後決定改弦更張,於去年秋天下令駐伊美軍可以“殺害或捕獲”(kill or capture)潛入伊拉克境內的伊朗軍方或情報人員。雖然美軍至今尚未有擊斃滲透的伊朗人員的案例,但是報道指出,布什政府官員正要求駐伊的美軍將領切實行使這一職權。

“伊朗毫無疑問地正在幹涉伊拉克問題,但我想沒有人會說,伊拉克境內的叛亂分子很大一部分是由伊朗人組成的,或是說伊朗軍方在伊拉克境內有很顯著的部署。”溫博姆直言道,“更不用說這個‘殺或捕’的策略早在6個月前便出台了,為何到現在才突然曝光?時間上來說實在過於巧合。我隻能說,這個新聞不過是布什政府努力對伊朗施壓的一部分。”

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的伊朗問題專家約翰?卡拉布瑞斯(John Calabrese)博士也說,布什對伊朗的指控雖然不是憑空捏造,但是布什政府矛頭隻會向外指的做法卻是象征意義大過實質。

“布什政府之前也指責(伊拉克總理)馬利基(Nuri al-Maliki)的政府沒有盡力平息當地叛亂,但當各界要求布什撤換馬利基時,布什卻又念及馬利基對伊拉克的承諾而不從。”卡拉布瑞斯表示道,“現在布什又說伊朗的介入讓伊拉克形勢更加惡化,但卻沒有向大眾出示任何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我對此說法感到十分懷疑。伊朗即便有介入,介入的程度為何又不得而知,伊拉克的宗派暴力頻傳也不能怪到伊朗頭上。”

斯克則表示,美國將繼續把關注焦點放在伊拉克境內的伊朗分子身上,並對他們做出突襲和騷擾行動。此外,美國將繼續在伊拉克駐軍,以防止伊拉克進入全麵內戰的狀態或者分裂;如果現任的馬利基(Nuri al-Maliki)政府不能有效控製什葉派民兵,美國將不惜考慮另組一個對遜尼派比較友善的政府。

文攻武嚇,不惜一戰?

布什政府對伊朗的指責和恐嚇一波接一波地釋放,到底會不會衍生成對伊朗的全麵戰爭,也是華盛頓觀察家正在激烈討論的話題。有些人認為美國的動作都是“打腫臉充胖子”,並非是要“動真格”的。溫博姆就表示,布什的一連串施壓並不會導致布什政府采取軍事行動。

“對伊朗采行軍事打擊,包括對其核項目進行空中打擊,完全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更不用說軍事攻擊後在伊朗境內和其他阿拉伯地區引發的反彈聲浪會是十分危險的,其衝擊還可能波及臨近的穆斯林國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甚至造成當地親美政權的垮台。換句話說,同伊朗開戰的後果非同小可,絕對是弊多於利。”溫博姆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道,“我懷疑現在會有任何人倡導對伊朗問題提出軍事上的解決方案,”

斯克也指出,布什的一連串動作並不會升高到直接同伊朗發生正麵軍事衝突的地步,畢竟,“有了伊拉克戰爭的經驗,華盛頓理解到同伊朗這麽大又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國家開戰,不但花費昂貴也不會成功。更何況,同伊朗開戰不能‘半路出家’,不是隻進行空中打擊就能了事的,最終將不可避免地派出地麵部隊,而這正是美國無法跨越的一步。”

卡拉布瑞斯卻認為,布什政府的決策圈對於如何處理伊朗問題仍然在激烈地辯論,但軍事打擊還是布什政府擺在桌上的選項之一。

“我的觀察是,布什和國務卿賴斯對於同伊朗直接談判有顧慮,擔心雙邊討論會演變成雙邊協商,會被伊朗視作是示弱。布什現在使勁‘擠壓’伊朗,為的是重新建立戰略製高點。”卡拉布瑞斯強調道,然而,“我認為軍事打擊仍然是可行的(doable),關鍵在於布什對實行軍事打擊和不實行軍事打擊的風險進行比較、估價的結果。當然,美國進攻伊朗會使得伊朗的領導階層團結一致向外,而不是離間他們,但是軍事手段或許可以減緩伊朗核項目的發展進度。”

卡拉布瑞斯也不忘指出,雖然美國和伊朗雙方都不願意看到軍事衝突真正爆發,但是緊張程度不斷升高時,若是一個計算出了差錯,很可能形勢就會失去控製,到頭來反而發現自己一不小心就“跌進”(stumbling into)了戰爭之中。

至於布什的這一番文攻武嚇是不是真能讓伊朗政府知難而退,放棄發展核項目並不再插手伊拉克,多數觀察家的看法則持保留。斯克就不忘警告說,布什的策略可以說是刻意地挑釁,冒著挑起伊朗尋釁(belligerent)反應的風險,甚至可能升高為武裝衝突。溫博姆則說,許多伊朗問題專家擔心布什的動作會刺激內賈德政府做出更為激烈的反應,他倒認為伊朗不會中計,但也不會改變目前的既有政策。

“目前德黑蘭傳出的信息並不明朗。”卡拉布瑞斯說道,“一方麵,伊朗政府內部公開批評內賈德的聲音有升高的傾向,顯示對內賈德的執政有很大的不滿。在伊朗的地方選舉上,同內賈德友好的候選人也表現不佳。但另一方麵,內賈德的施政並沒有因此出現重大的轉變。”言下之意是,伊朗的未來動向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伊朗,讓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手牽手?

在後9?11時代,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發動的兩場戰爭除了給美國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和難堪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後遺症是,美國也間接地壯大了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美國首先驅逐了位於伊朗東邊、對其虎視耽耽的塔利班政權,又將伊朗西側的長期死對頭薩達姆給推翻,等於是給了伊朗一個向東、向西拓展勢力的最佳機會。雖然這並不是美國向阿富汗及伊拉克出兵的初衷,仍然惹得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友--以色列、沙特、埃及和約旦等國十分不是滋味,布什政府一味地嚷嚷著要在中東推廣民主也讓這些傳統上的威權政府直犯嘀咕,雙方關係進一步疏遠。

斯克認為,讓美國突然覺醒過來,開始積極調整中東策略的分水嶺正是2006年夏天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一場惡戰。這場戰鬥讓深信真主黨是伊朗傀儡的美國、以色列和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警覺到,伊朗意在擴張權力到地中海東部沿岸,這無異是挑戰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在此地區的領導地位。戰後,真主黨借著擊退以色列的軍事入侵,挑戰由天主教和遜尼派穆斯林主導的黎巴嫩政府,更加深了美國和其中東盟友對伊朗的疑慮。

“雖然沒有正式的宣告,但累積的證據顯示,(美國)一個重要的新戰略正在(中東地區)成行,”斯克對《華盛頓觀察》周刊指出,這個戰略就是拉攏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包括以色列和其他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埃及、約旦、沙特、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巴林和卡塔爾),以對抗伊朗的崛起。

在2006年下半年,幾個重要事件在媒體聚焦中期選舉時悄悄上演:沙特阿拉伯派出政府高層官員同以色列政府碰麵,據傳,包括沙美兩國關係的重要建築師--前沙特駐美國大使,班達爾?本?蘇丹王子(Prince Bandar bin-Sultan)在座。會後,班達爾曾多次私下訪問華盛頓,連當時的沙特駐美大使都不知情,還在事情曝光後閃電辭去大使職位。同時,美國積極在聯合國安理會運籌帷幄,成功說服安理會對伊朗發展核項目做出局部禁運的處分,美國自己更擴大解釋安理會的禁令,禁止一個伊朗銀行在美運作,並積極勸導其他國家起而效仿。

2007年1月10日,布什在宣布對伊拉克增兵的電視講話中,頗不尋常地對伊朗做出長篇的指責;一月中,美國國務卿賴斯一周內接連訪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試圖解決中東問題的長期症結--巴以問題。與此同時,美國派出第二個航母戰鬥群至波斯灣,並對當地駐軍增發了“愛國者”反導彈係統的彈藥。

“雖然時機尚早,但我的推斷是,新策略的內容包括,美國將不再做出有關在中東推廣民主的講話;提供對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的軍事支援,例如愛國者反導彈係統和海軍戰機;積極進行外交斡旋,解決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之間的糾紛,為將來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的進一步合作提供外交掩飾;在伊朗境內組織不同政見者進行反政府活動,”斯克說。

斯克指出,布什的這個新戰略不啻是“一石多鳥”之計。首先,將伊朗標榜成中東地區對美國真正的威脅,必定能轉移話題,分散外界對伊拉克形勢的關注。對內,伊朗在1970年代末期的一段挾持美國人質的曆史,一直是留存在美國人記憶深處的一道傷疤,布什的這個將箭頭指向伊朗的策略也因此能夠獲得共和和民主兩黨人士的一致認可。

“更重要的是,布什的這個戰略為中東地區的政策提供了一個唯一的、大家都認同的敵人。”斯克說,“美國的中東政策一向將希望寄托在為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找到一個共同的敵人,以降低他們彼此的敵意。冷戰時期,美國試圖將前蘇聯描繪成這個千夫所指的敵人,但沒有成功。可是伊朗不同,她是一個強大的、非阿拉伯的激進什葉派國家,或許在扮演這個角色上更具說服力。現任總統內賈德放肆的言詞讓這個策略更容易被接受。”

溫博姆坦言,美國的用心若真是為了拉攏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最終將美國、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綁在一起,形成對抗伊朗的“鐵三角”(tripartite),恐怕也是白忙一場。

“我認為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確想看到伊朗受到遏製(contained),但並不希望看到她被摧毀(destroyed)。”溫博姆表示道,“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有相同的利益,那就是對伊朗勢力擴充的擔憂,但這並不表示兩者間的新仇舊恨就能從此一筆勾銷。”

卡拉布瑞斯和溫博姆一樣,認為美國的一番用心和算計恐怕不會修成正果。“伊朗問題的確讓人分心(a distraction),但它無法解決阿拉伯世界同以色列之間的重重糾葛。”卡拉布瑞斯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解釋道,“伊朗激起了所有人的恐懼和理想:美國十分憂心,或者試圖利用這個機會達成自己的目的,美國這麽做隻會讓中東的問題持續下去(perpetuate)。遜尼派國家不是倍感壓力(feel the heat)就是試圖操縱這個發展。但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的接觸隻能在台麵下進行,它一旦曝光,必定為成為國內持不同政見者的工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