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俄羅斯合建軍工企業俄同意“梟龍”戰機出口

(2007-02-07 10:18:40) 下一個
中國和俄羅斯繼續擴大在軍用和民用航空領域中的合作。兩國航空領域的骨幹企業決定成立合資企業。俄羅斯已經同意向中國出售航空發動機以便裝備在中國將向巴基斯坦出口的梟龍型戰鬥機上。有分析說,中國與俄羅斯加強軍事合作的跡象表明,兩國之間的軍工合作正在改變先前那種一買一賣的狀況,雙發開始向共同研發武器轉變。

  美國之音報道,俄羅斯航空和艦船發動機領域的骨幹企業——禮炮公司最近宣布同中國成立合資企業以便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禮炮公司的中方合作夥伴是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雙方計劃到明年年底前完成合資企業的組建工作。

  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蘇-27、蘇-30戰鬥機上的發動機都由禮炮公司所生產。

  該公司負責人耶裏謝耶夫透露說,雙方計劃在中國聯合生產20和60兆瓦的燃氣輪機裝置。這種裝置的原型將會采用該公司目前所生產的AL-21和AL--31型航空發動機。另外,雙方未來還計劃聯合研製生產垃圾燃燒裝置,在俄方提供配件的基礎上在中國組裝AL-31型航空發動機等等。合資企業未來還將致力於為中國空軍戰鬥機發動機進行升級改良,為中國的中短程支線客機研製發動機等等。禮炮公司期望通過成立合資企業能使俄羅斯占有中國市場更多的份額。

  沈陽的黎明飛機發動機公司目前負責為在中國組裝的蘇-27戰鬥機上的發動機提供保養和維修服務。分析人士認為,該公司目前僅僅掌握有俄製發動機的維修技術,中方願意同俄羅斯成立合資的真實意圖是想獲取俄羅斯的發動機、特別是戰鬥機發動機製造技術。

  軍備問題專家皮亞圖什金分析說,中國過去曾經試圖仿製裝備在蘇-27戰鬥機上的AL-31型發動機,但並成功。

  他說:“很明顯的是,中國對俄羅斯的很多武器都在進行複製。然後在這一基礎上再開發自己的產品。但問題是複製的成本以及這樣做是否值得,中國是否需要等等。所以成立合資企業是中國獲取俄羅斯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的一個捷徑。”

  除了成立合資企業外,俄羅斯還同意向中國出口100台RD-93型航空發動機。中國同俄羅斯在去年就已經簽署了這份數目為2.6億美元的發動機供貨合同。俄羅斯媒體稍早前曾經報道說,這批發動機將裝備在中國研製的計劃向巴基斯坦所出口的梟龍型戰鬥機上。巴基斯坦到目前為止已經為梟龍戰鬥機的研製提供了50%到60%的研製經費。

  但俄羅斯擔心同中國的這筆發動機交易將會影響俄羅斯同印度的關係。印度作為俄羅斯軍火的另一個主要買主,俄羅斯向印度承諾不把巴基斯坦列入到俄羅斯軍事技術出口國的名單之中,這意味著沒有俄羅斯的同意,中國無法向巴基斯坦出售裝備俄國發動機的梟龍型戰鬥機,為此,中國在不久前特別派遣了一個代表團訪問莫斯科就該問題同俄方談判,希望俄羅斯能將巴基斯坦納入“可轉讓軍事技術國家名單”。

  生產RD-93型發動機的俄羅斯克裏莫夫公司總裁瓦塔金在剛剛結束的珠海國際航空展上表示,第一批15台發動機俄方將會在今年年底前向中國交貨。他說,俄羅斯同巴基斯坦並沒有簽署直接的合同,中國如何使用發動機是中國自己的事情。另外,克裏莫夫公司還計劃在中國建立生產線以便提供航空發動機的維修服務。

“梟龍”戰鬥機,也就是“超-7”,是中國專為國際市場打造的第一種多用途戰鬥機,上世紀90年代初由成都飛機製造公司研發,其中巴基斯坦方麵投入了50%約7500萬美元的研發費用,中國航天技術進出口公司、巴基斯坦航空整合公司、以色列的IAI公司和俄羅斯的OKB發動機中心都參加了該項目。2003年8月,“梟龍”首飛成功,中巴雙方簽署了向巴基斯坦出口150架“梟龍”的協議。

  售巴“梟龍”戰機節外生枝,再度讓中國意識到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落後已成為嚴重製約航空工業發展的“瓶頸”。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認為,為研製下一代戰鬥機,中國依然存在兩個重大難題需要攻關。首先是發動機,其次是雷達。對於中國而言,研發下一代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大功率發動機依然存在技術障礙,具體表現在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新型戰機尚未處於實戰運用階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