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珍珠鏈”戰略

(2007-02-07 09:46:23) 下一個
200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警方抓獲6名嫌犯,他們涉嫌參與去年5月在瓜達爾港針對中國工程師的爆炸案;更重要的是,英國《衛報》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美國對北京發展“珍珠鏈戰略”感到不安》的文章,再次掀起了西方關於所謂中國采取“珍珠鏈戰略”的胡亂猜想。

  西方又炒“珍珠鏈戰略”

  瓜達爾港位於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南臨阿拉伯海,西望阿曼灣和波斯灣,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瓜達爾港由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援助建設。巴基斯坦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法紮爾指出,瓜達爾港位於歐洲、非洲、中東與亞太地區海上交通運輸的樞紐地段,港口建成後將為巴基斯坦落後、封閉的俾路支省和西北邊境省打開一條連接外部世界的藍色通道,其輻射作用可覆蓋整個阿富汗和中亞地區,偏遠窮困的瓜達爾城也將借助港口優勢成為巴基斯坦國內的一個物流中心。專家預測瓜達爾在20年的發展後將是一座大中型城市。就是這樣一個為當地老百姓造福的民用工程,卻莫名其妙地引起了西方分析人員與某些媒體的關注,亂猜這個普通的援建項目背後隱藏著“戰略企圖”。

  《衛報》寫道:“去年,400名中國工人為完成這項旨在為阿富汗和中亞提供服務的工程,24小時輪流上班。”文章還稱:“現在,一艘挖泥船正在海灣工作,它將挖出一條深水航道以使貨船、油輪和軍艦(如果必要的話)能夠進出瓜達爾港。”文章指出,瓜達爾港有“巨大的戰略吸引力”,北京為繞開馬六甲海峽,正采取“珍珠鏈”政策,與從波斯灣到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一連串戰略港口發展商業或軍事關係,以此保護其能源安全,瓜達爾正是鏈上的第一顆“珍珠”。“五角大樓不安地注視著這一切。”

  美國眼中的六顆“珍珠”


  事實上,美國國內有關中國“加強軍事力量控製戰略通道”的謠傳由來已久,而且很多說法讓中國人聽起來簡直不敢相信是在說自己,因為太離奇太荒誕了。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南方司令部就撰寫了一份機密報告,說中國正試圖利用世界各地的貿易港口設施來控製“戰略關卡”。此後,類似言論便不絕於耳。今年初被曝光的美國國防部一份名為《亞洲的能源未來》的內部報告稱,中國正采取一種“珍珠鏈”式的戰略:“中國正在從中東到南中國海的海上航道沿線建立戰略關係,表明了它保護中國能源利益並同時為廣泛的安全目標服務的防禦與進攻態勢。”報告還列出了所謂“珍珠鏈戰略”中的六顆“珍珠”:首當其衝的是瓜達爾港。報告稱,中國正在那裏修建一個新海軍基地。

  報告列出的其他“珍珠”是:孟加拉國:報告稱中國正加強與孟加拉國政府的關係,並在吉大港修建一個集裝箱港口設施,“以尋求比原來大得多的海軍和商業入口”。

  緬甸:報告稱中國在緬甸建立海軍基地,在孟加拉灣和馬六甲海峽附近的島嶼上設有電子情報搜集設施。

  柬埔寨:報告把柬埔寨想修建一條從中國南部通向海洋的鐵路線作為“證據”之一。

  南海:報告稱中國不斷加強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力量,並通過石油鑽井平台和海洋考察船擴大了在該海域的勢力。

  泰國:報告稱中國正在考慮資助一項穿越克拉地峽的運河工程,從而能使船隻繞過馬六甲海峽。報告還稱運河工程將使中國在泰國擁有港口設施、倉庫及其他一些基礎設施,從而擴大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盡管報告說得有鼻子有眼,但稍有常識的人很容易發現,其中許多內容純屬子虛烏有。

  除了這份報告,華盛頓一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史汀生中心的學者海德爾在向五角大樓遞交的另一份報告中,也危言聳聽地稱,瓜達爾港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波斯灣咽喉霍爾木茲海峽相距隻有400公裏,而目前全球40%的石油供應和中國60%的石油進口都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中國“一直擔心在波斯灣和中亞地區有著大量駐軍的美國,會在台海局勢緊張時切斷霍爾木茲海峽或馬六甲海峽的石油供應線”。此外,如果中國“擁有”了瓜達爾港,便可以“監視美軍在波斯灣的一舉一動,並對印度海軍在阿拉伯海上的行動以及美印在印度洋的軍事演習了如指掌”。他認為,瓜達爾港“還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從伊朗和非洲向新疆等西部省區輸入石油的轉運基地,中國也可以通過這個港口大舉進入中亞各國市場,並刺激中國西北部地區的經濟增長”。

  台灣和日本也炒作這種說法。台媒體多次妄言“珍珠鏈戰略”將使台灣成為大陸保護南海航道的必要平台。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甚至在今年5月暗示,台灣是“珍珠鏈戰略”中的一環,是大陸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爭之地”。日本則將此與中國發展海上力量掛鉤。今年9月,曾任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隊司令的金田秀昭叫囂,中國的“珍珠鏈戰略”不僅是要確保能源供應,還包括更廣泛的安全目標。


但事實勝於雄辯。隨著瓜達爾港一期主體工程在去年年底竣工,當地房地產價格已經提升,初步顯示出這一深水良港對拉動巴基斯坦落後地區經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除巴基斯坦之外,中國在孟加拉國、柬埔寨等國參與的港口建設、鐵路修建工程也實實在在為當地的發展作出貢獻。泰國、孟加拉國等國多數媒體都認為,中國要發展“珍珠鏈戰略”的說法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印尼、菲律賓等國的媒體更是指出,真正想謀求控製海上戰略通道、謀求擴大軍事準入權的是美國。

印度傳中國“珍珠鏈”戰略成形援巴項目蠶食印度後院



隨著中國援建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即將舉行開港儀式,有媒體以“中國勢力擴張”來描述這項工程,稱中國正在平靜“蠶食”印度的戰略“後院”。並認為瓜達爾港的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國潛心經營的“珍珠鏈”戰略將逐步成形。  《日本時報》日前發表文章,稱中國援建瓜達爾港既是遏製印度的舉措,更是為解決中國海上石油運輸所麵臨的“馬六甲困局”的“解套”措施。該報還認為,瓜達爾港的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國潛心經營的“珍珠鏈”戰略將逐步成形。
  文章稱,目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工程師正在瓜達爾港夜以繼日地工作,以期在本月底舉行開港儀式。該港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世界石油供應的40%都要從這一海峽通過。
  文章稱,未來建成的瓜達爾港存在軍事設施,可供解放軍海軍使用。港口附近早已存在中國的偵聽基地,用於監視途經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拉伯海的航運活動。隨著瓜達爾港投入使用,它將成為中國在印度外圍部署的前沿設施的“中央節點”,這表明中國正在平靜“蠶食”印度的戰略“後院”。
  更為關鍵的是,該港設計成為“泛喀拉昆侖走廊”的起點,將阿拉伯海與中國連接在一起,注定將發揮戰略“倍增器”作用。中國已經與巴方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準備將“泛喀拉昆侖走廊”打造成“能源走廊”。中國已經向巴方修建達爾本丁—瓜達爾鐵路提供援助,該鐵路連接喀拉昆侖公路(此公路連接中國新疆喀什與巴基斯坦吉爾吉特)。 
  文章稱,鑒於瓜達爾港中存在的軍事和石油設施及其重要作用,它將成為中國保護海上能源生命線的關鍵基地,成為中國在海外“珍珠鏈”式戰略的重要一環。
  “珍珠鏈”戰略來源於美國漢密爾頓公司為國防部撰寫的一份《亞洲能源未來》的報告。該報告聲稱,中國正在采取一種“珍珠鏈”式的戰略,從中東到南中國海的海上航道沿線建立戰略基地,保護自己石油運輸。
  除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外,美國認為這項海上通道戰略中的其他“珍珠”還包括:孟加拉國的吉大港、斯裏蘭卡的漢班托特港;並在緬甸建海軍基地、在孟加拉灣和馬六甲海峽附近的島嶼上設有電子情報搜集設施;為柬埔寨提供訓練和裝備的軍事協議,而柬埔寨正在幫助北京修建一條從中國南部通向海洋的鐵路線;中國也正在泰國考慮資助一項穿越克拉地峽的運河工程——這條運河能夠使船隻繞過馬六甲海峽;中國同時加強了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力量,以便能夠從大陸和海南島“投放空中和海上力量”。
  印度防務專家指出,該港的建設不僅推動中國的“珍珠鏈”戰略,而且將增加巴基斯坦的戰略縱深。目前,巴基斯坦90%與海運有關的貿易都是由其最大港口——卡拉奇港處理的,但卡拉奇距離印度太近,極易受到威脅。
  此外,美軍專家克裏斯托弗·佩爾鬆日前撰寫了題為《珍珠鏈:應對中國在亞洲沿海力量崛起的挑戰》的專題報告,建議美國應通過以軍事遏製為基礎的接觸政策,促使中國以“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身份參與國際事務。10月底,美國第五艦隊在斯裏蘭卡與斯海軍舉行了聯合海上演習。美海軍戰爭學院的海軍軍官瓦桑毫不避諱地指出,此次演習選擇的海域十分靠近漢班托特港,目的就是要向中國傳遞信息。
  而有解放軍專家說,從國際慣例來看,一國在另一國設軍事基地,兩國必須是軍事同盟關係,如美韓、美日等。中國是不結盟國家,長期堅持不結盟政策,這決定中國不可能走上設立海外軍事基地之路。
中國不是蘇聯,也不是美,日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專家指出,西方大國對中國強大起來後會怎樣使用自己的力量確實判斷不明,有些人根據自己的曆史經驗和思維定勢,認為中國要麽是冷戰時期的蘇聯,要麽是像過去的日本和現在的美國那樣的軍事大國,要靠對外擴張,甚至動用武力來實現崛起。因此,他們很容易將中國的一舉一動,特別是中國在海外的活動視為擴張行為。中國和別的國家開展合作、中國企業在海外競爭和經營項目、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中國的海外援建項目……在這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看來都會“威脅”甚至“傷害”其利益。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現實條件已經允許一個國家通過和平的方式發展。中國在實踐中堅決地選擇了和平的發展道路。中國對世界上很多問題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利益。但立場不同,並不意味著中國一定會挑戰其他國家的利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