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增兵,布什對伊拉克背水一戰 ZT
(2007-02-06 03:48:55)
下一個
對伊拉克新戰略的麵紗終於由布什總統的口揭開,增兵伊拉克的傳聞也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在2007年1月10日晚的電視講話中,布什總統第一次承認他在伊拉克政策上犯了錯誤,沒能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裏幫伊拉克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國防軍。因此他宣布,對伊拉克增兵21,500人,結束這個國家的無政府狀態。美國朝野嘩然,民主黨的譴責早已在布什講話之前就開始了,將布什的新伊拉克戰略稱為“悲劇性的錯誤”。
“布什的增兵計劃對伊拉克形勢不僅沒有用處,而且會讓那裏的局勢變得更糟。在這次大量增兵之前,美國已經有3、4次對伊增兵的曆史,但是每次的結果都隻是會讓問題更加嚴重,”美國智庫防務信息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斯特勞斯軍事改革項目(Straus Military Reform Project)主任溫斯洛·威勒(Winslow Wheeler)對《華盛頓觀察》周刊如是說。
並不是所有的學者都和威勒持同樣看法。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中東問題專家唐納德·古德斯坦(Donald Goldstein)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訪問時表示,“布什的增兵戰略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做出的無奈之舉。他背水一戰的成功率是50%。”古德斯坦進一步強調,未來6個月是對伊拉克新政策成敗與否的關鍵期。“如果這一戰略在未來6個月內成功,民主黨議員自然不會螳臂當車,而會讓下一輪的預算過關;但如果布什的戰略失敗,他將很難再得到國會慷慨的支援。那麽,一切都結束了。布什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對伊增兵的主旋律馬上引出了五角大樓增募兵員、調整全球部署的續曲。新任國防部長蓋茨在布什講話後隨即宣布,美國將於今後五年中募兵92,000人。受訪的學者均擔憂,如此大規模的增兵、募兵計劃可能會打亂美軍未來的戰略部署,埋下今後兵源不足的隱患。
增兵,有用嗎?
布什總統毅然增兵的決心並沒有打動美國民眾,反而惹來一片悲觀預測。《今日美國》報與蓋勒普公司在1月12~14日所做的民調顯示,約59%的美國民眾反對布什的增兵決定,同時支持國會對伊拉克問題提出一套方案。4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可能會輸掉伊拉克戰爭,持相反意見的人為47%。這樣的情緒在美國學術圈也有反映。
前美國國會軍費預算分析專家威勒分析說,“伊拉克如今戰事不順主要有兩大問題。首先,美軍無論從精神上、還是戰術上,都無法適應當地民兵的遊擊戰法。美軍接受的是打傳統戰的訓練。遇到敵人攻擊,很自然地會動用空中打擊或是炮擊。雖然這種打法能擊退敵人,但是成本高,打擊麵大,很容易就傷到伊拉克的無辜百姓。當美軍對上了擅長山地戰、遊擊戰和爆炸襲擊的伊拉克民兵,就打得縮手縮腳。”
“這個問題本來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如今美軍已經困守伊拉克三年多,美國民眾早已起了反戰、休戰的心思,現在才想辦法恐怕為時已晚,”威勒說。
這還不是最糟的。威勒認為,美軍在伊戰中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以一個西方的、基督教信仰為主的白人國家入侵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東國家,無論從文化、宗教還是種族上講,在伊拉克民眾中間都燃起了逆反的火苗,伊戰很容易被視作是一場殖民主義戰爭。因此受到當地各個宗派的頑強抵抗。
“這個難題是從一開始的戰爭性質就已經決定了,根本無法修補,”威勒如是說。
美國和平協會(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高級研究員菲比·馬爾(Phebe Marr)並沒有威勒那麽悲觀。她認為美軍更強的戰鬥力或許能幫上伊拉克政府一些忙。
曾著有《伊拉克現代史》(The Modern History of Iraq)一書的馬爾認為,布什的增兵戰略是否能達到目的,首先要看白宮在伊拉克的目標到底是什麽。伊拉克現在已經陷入一場內戰之中,而且局勢日漸堪憂。他們現在還沒有個像樣的政府軍,麵對什葉、遜尼民兵武裝的攻擊,平亂缺乏力度。伊拉克現在沒有強有力的政治領導,因此實行的政策隻能是紙上談兵,麵對這一切問題,布什拿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隻有希望派遣更多的軍隊,收拾伊拉克的爛攤子,穩定那裏的秩序。
“布什要增兵2萬人的一個原因是希望能看到美軍更好地控製住當地的局勢。更多的美軍介入,或許能起到一定的治亂作用。”馬爾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但是,伊拉克的問題說到底是當地政府不夠強大,這是政治問題,而不是光靠軍事增兵就能解決的。因此,這兩萬生力軍可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伊拉克的混亂。”
在馬爾看來,解決伊拉克問題的關鍵是在政治上建立一個有效的政府,讓目前處於混戰中的幾方勢力停戰共處,協商解決問題。馬爾不否認,伊拉克的經濟和社會改革對戰後重建十分重要,美國也想為伊拉克人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在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時候,這些政策實行起來就有很大難度。
“目前來看,美國還沒有一套比較有效的伊拉克安全解決方案出台。因此,說到底伊拉克還是陷在困境中,”馬爾說。
如此一來,美國剩下的一招就是從伊拉克撤軍。這是很多自由派人士努力宣揚的,但是布什總統卻用“責任”二字將之一壓再壓。在公布增兵計劃的電視講演中,布什堅決地說:“現在撤退隻會導致伊拉克政府的崩潰,撕裂這個國家,將大屠殺縱容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雖然很多人說,現在撤軍是不負責任,隻會讓已陷入內戰的伊拉克形勢進一步惡化。但在我看來,中東形勢非常複雜,沒有人敢打包票,說撤軍一定會讓伊拉克變得更糟,或是保持現狀,或是有所改善。”威勒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我不能宣稱撤軍就是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但美軍對那裏一團亂麻的局勢已經無能為力。”
與威勒傾向於撤軍同時展開外交和政治安撫的想法不同,馬爾和古德斯坦認為:現在仍然不是談撤軍的時候。
“撤軍幾乎不是選擇。很多人將伊拉克的局勢形容為‘內戰’。我覺得還沒有到這種程度,但如果美軍現在撤了,那伊拉克就真的要陷於內戰了,”古德斯坦如是說。
民主黨,不做橡皮圖章
由於布什總統手中握著最後的“總統否決權”,美國輿論之前並不期待剛剛坐上國會多數席的民主黨人會對增兵方案進行什麽認真的對抗。然而,民主黨這回並沒有甘心做個橡皮圖章。剛剛上任的國會議長佩洛西說,“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走上增兵之路。前兩次都沒有用。他們(布什政府)為什麽還要這樣做,問題並沒有因此得到解決。”緊接著布什的增兵講話,美國國務卿賴斯立即被叫到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作證,為布什的增兵計劃辯護。國防部長蓋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彼得·佩斯(Peter Pace)將軍也麵臨著眾議院軍事委員會(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嚴酷“拷問”。
威勒認為,民主黨人這一次對布什伊拉克新戰略的反應要比人們之前想象的直接而堅決。國會中,一批民主黨人對布什展開了口頭批評,另一批則要訴諸立法程序,阻止布什的軍事冒險。現在還不清楚會有多少民主黨人支持這項立法,但可以想見的是,一場激烈的政治辯論將不可避免。
“雖然布什擁有總統否決權,手中也有足夠的預算實行其增兵計劃,但是民主黨議員在今後的對伊撥款問題上將有較大的影響力。在雙方的政治拉扯中,真正實行這一增兵計劃也要幾個月之後了,”威勒說。
古德斯坦認為,在野的民主黨真正想要的是政治權力。因此,他們希望看到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失敗,但是這一私心要視伊拉克的形勢發展相機而動。在國會處於多數的民主黨議員手中握有預算批準權,如何行事,端看布什的增兵計劃是否有效。
“國會年度預算是從每一年的9月算起,到第二年9月止。因此,今年的9月將是決定伊拉克局勢走向的關鍵。”古德斯坦說,政治圈中,誰都希望支持一個勝利者,而反對失敗者。因此,未來6個月中,如果布什的增兵計劃不能穩定伊拉克局勢,這場政治遊戲就勝敗分明了。
馬爾則提醒道:“民主黨可以回應的餘地比較有限。無論是口頭指責還是立法反對,都很難阻止或是放緩布什的政策。另外,民主黨內部仍然存在著對伊政策的分歧。他們中的很多人更加傾向於撤軍,但問題在於,什麽時候撤,以怎樣的速度撤,他們仍然莫衷一是。”
事實是,對伊增兵已不緊緊是黨派互攻的靶子,即使一些共和黨人,也對這一場巨額政治賭注頻頻搖頭。布什的同僚、共和黨參議員查克·哈格爾(Chuck Hagel)甚至將伊拉克新戰略形容為“自越戰以來美國最危險的外交失誤”。
麵臨著重重壓力,布什總統卻咬緊牙關要增兵。在受訪的專家看來,部分原因是布什既要顧及美國政府的國際聲望,也希望在自己的政治遺產中寫下完整而值得驕傲的一筆。
全球布兵將捉襟見肘?
即將增派到伊拉克的21,500生力軍會將駐伊美軍的數量提升到新的曆史記錄。布什總統的這個巨額賭注馬上給新任國防部長蓋茨加重了擔子。蓋茨於1月11日提出了擴軍92,000人的五年計劃,其中包括增加65,000名陸軍和27,000名海軍。這是1960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地麵軍隊增兵方案,每年將耗資100億美元的軍費。五角大樓同時強調,反恐戰爭是場持久戰。這次增兵就是為這場持久戰而備。
“沒有人會願意‘募兵去死’,”古德斯坦強調,如此大規模的國內募兵,實行起來難度很大。在海外戰場上,如果一個士兵在前線衝鋒,後方就要有3、4個士兵支援,準備替補,或是運送後勤給養,更不用說,美軍還要保障中東其它地區不出差錯。
在威勒看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軍事部署過程,美軍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募兵並進行訓練,在今後兩、三年之內都未必能順利將這批生力軍送上伊拉克戰場。換句話說,這就意味著目前在伊服役的軍隊將在那裏呆上更長的時間,或是為了補充兵源,縮短國內士兵的訓練期,提早將他們送上戰場。對美國大兵們而言,將承受更大的服役壓力。
“一個可選的方案或許是,美國將伊拉克的當地軍隊派往科威特等地維安,為美軍分憂。待這批軍隊積攢了足夠的經驗後,再調回伊拉克,承擔本國的國防責任,”古德斯坦建議說。
進一步剖析,威勒認為,這一係列的增兵計劃會影響美軍在全球的軍事部署。
“從宏觀曆史角度講,伊拉克畢竟隻是美軍要麵臨的一個小衝突。美軍必須要為未來可能發生的同伊朗和朝鮮的摩擦做準備。如果美國繼續執迷於伊拉克戰事,或許將來不得不麵臨派不出兵到別處打仗的尷尬,威勒說。
古德斯坦看到,美國在全球各地都肩負安全使命:既要保障日本的安全,看顧台海局勢;又要注視朝鮮半島的形勢發展,嚴防哥倫比亞的毒品走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上加強巡邏。如此多的責任讓美國的兵源本就緊張。若再加上增兵伊拉克的舉動,美軍的全球部署工作就更令人頭疼。
觀察家們注意到,布什的伊拉克新戰略正在徹底拋棄伊拉克研究小組(Iraq Study Group, ISG)的建議。增兵計劃完全是白宮的“銳意創新”,在對待影響伊拉克戰局的兩個關鍵鄰國--伊朗和敘利亞--的態度上,布什與ISG更是南轅北轍。後者建議美國與伊、敘兩國談判,而前者卻公開譴責這兩個國家支持伊拉克境內的恐怖主義和民兵武裝。
“布什無視伊拉克研究小組的建議,這一點是令人十分擔心的。尤其是他不但不願和伊朗和敘利亞對話,還將其稱之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後台,實在是不明智的。這隻會讓中東的局勢變得更加危險,使伊朗更加積極地尋求核武器的研發,並讓遠在東亞的朝鮮覺得美國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威勒說。
古德斯坦卻為布什的態度做了這樣的辯護:“伊朗和敘利亞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隻會希望伊拉克陷入困境。它們想要的是石油。基於此,即使布什聽從了伊拉克研究小組的建議,願意向伊朗、敘利亞拋出談判的橄欖枝,它們也未必會接受。以現在伊拉克宗派戰爭的發展形勢,此時並不是美國和伊朗、敘利亞談判的好時候。”
馬爾認為,“布什的新伊拉克戰略沒有采納伊拉克研究小組的意見。我懷疑這樣的政策是否會對穩定伊拉克局勢有幫助。伊朗和敘利亞對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武裝影響頗大,一個更好的選擇自然是布什能和這兩個國家對話,協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