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拖住35萬美軍地麵部隊 隻剩15萬能用於別處
(2007-01-31 23:56:45)
下一個
美軍在伊拉克深陷泥潭,改變了國際社會對美國實力的判斷,美國的威懾不再可信,承諾不再可靠。
“泥潭效應”毀損美軍威懾力
4年時間,3000多人陣亡,2萬多人受傷,所謂的“勝利”卻遙遙無期。
美軍在伊拉克已深陷泥潭——這恐怕是絕大多數關心時事者的共識。
美軍兵荒
如今,美軍在伊拉克常駐約14萬人,根據布什最近的增兵計劃,到2007年5、6月份,美軍駐伊部隊將增至約17萬人。布什宣稱要把增加的2萬多人大都集中於巴格達,以維持當地的治安。
目前尚未見到有誰相信布什能夠達到目的,就連布什自己可能也並不相信。事實上,2005年底,為了保護伊拉克大選順利進行,駐伊美軍數量就曾增至16萬,但巴格達的局勢並未因此平靜下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次的17萬也不會比16萬強到哪裏去。
使人感興趣的是布什派出的部隊:第3機步師的2個旅、第82空降師的1個旅以及第1機步師和第2步兵師各自的第4旅。
其中,第3機步師的部隊是第三次赴伊執行作戰任務,這也是首次有旅級部隊第三次進駐伊拉克;第82空降師是美軍的戰略預備隊,第2步兵師第4旅是2006年6月組建的,第1機步師的第4旅平時也並不滿員,需要臨時擴充。
“第三次”、“預備隊”、“新部隊”,從這些關鍵詞可以看出,美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何種捉襟見肘的地步。
此外,為了維持這個17萬人的規模,布什還要讓包括若幹國民警衛隊旅在內的部隊延期回國。國民警衛隊理論上歸其所屬州調動,而且實踐中也多要在州裏擔負防災、治安等任務,延期回國會在當地引起相當的反彈。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因為布什手頭實在無兵可派。
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布什如此興師動眾,其目的卻隻限於改善巴格達的治安狀況,而不再提改善伊拉克全境的治安狀況。這說明他也意識到伊拉克的“泥潭”性質,隻是還不願意公開承認失敗而已。
伊拉克泥潭拖住的不僅是17萬美軍,還有美軍地麵部隊的主要機動兵力。
美軍地麵部隊的主力,是陸軍的10個師加上陸戰隊的3個師,另有一些獨立的旅、團。整個現役地麵部隊的規模也就是40至50萬人。按照美軍製度,駐伊部隊每半年應輪換一次。以17萬人規模計算,如果這一規則完全得以實行,則美軍在任何時間都應有17萬人駐於伊拉克,另有17萬人剛剛回到基地休整不足半年,或是正在訓練即將在半年內趕往伊拉克。這樣的部隊即使臨時用在別處,其戰鬥力也會打折扣。
如此算來,美軍有約35萬部隊被伊拉克戰爭拖住,能長時間用在別處(包括美國本土)的部隊不超過15萬人。雖然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近期宣布將在5年內把陸軍和陸戰隊數量擴充9.2萬人。但這主要是為了應付伊拉克局勢,而且按照輪換製度計算,能用在伊拉克的部隊不過4萬人左右,最多也就是緩解一下從其餘地區抽調兵力的困難而已。
從伊拉克戰爭的實踐可以看到,目前的局部戰爭,雖然對海空軍力量提出了很高要求,但最終還是要靠地麵部隊完成政權更迭、占領、重建等任務。單純的空中打擊,能夠摧毀特定的目標,但很難戰勝一個國家。特別是在對手擁有反擊手段的情況下,空中打擊不僅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可能使本國和盟友遭受大規模報複,以致引起嚴重的政治後果。
然而,美軍現在恰恰缺地麵部隊。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在裁減陸軍,如果眼下在伊拉克以外世界的某個地方又爆發一場戰爭,美軍能長期使用的兵力,也就是前文算出的那15萬人,而且還要刨去固定駐紮於世界各地的守備部隊。這個規模很難對中等大國形成有效的威懾。
“泥潭”之外的對手
美軍在伊拉克的挫折,嚴重影響了其在全球範圍內行動的能力和可信度。這給美國在各個地區的對手或潛在對手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在中東,伊朗的強硬態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美國現有能力的判斷。就連美國人自己也對此心知肚明。1月15日,防長蓋茨表示,伊朗認為美國在伊拉克陷入困境,所以才采取一些與此前不同的政策。
蓋茨明確指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向海灣地區增派的航母戰鬥群和“愛國者”導彈部隊就是要向伊朗表示美國仍然“有實力”。但是,伊朗有彈道導彈等一係列反擊手段,即使不能攻擊美國本土,還可以攻擊美國在中東的基地。此外,伊朗還有實力阻礙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航運,這些力量是美國單靠空中打擊所無法消除的。
要徹底摧毀伊朗的反擊力量,隻能依靠地麵進攻,最起碼完成所謂的“政權更迭”才行,但是美國手頭的這點兵力顯然遠遠不夠。
在東北亞,朝鮮的態度也似乎與此相關。“以超強硬對強硬”的表態其實並不用兌現,因為眼下的美國顯然無法“強硬”起來。
美國常駐東亞的陸軍部隊主力是第2步兵師和陸戰3師,其中第2步兵師長期駐於“三八線”以南,是美軍在朝鮮半島部隊的核心。伊戰開始後,這兩個師的下屬部隊不斷被抽到伊拉克,很少有全建製在東亞待命的時候。就連原本為東亞方向準備的預備隊——駐夏威夷的第25輕步兵師,也忙於伊拉克事務而無暇他顧。
要對朝鮮實施地麵進攻,美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美國國內也有高層人士主張以空中打擊把朝鮮的核設施摧毀了事,但事情絕對沒有那麽簡單。朝鮮的彈道導彈等反擊手段較為成熟,美軍在日韓的基地均在朝鮮導彈射程內,其實已經成了朝鮮手中的“人質”。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想“大打”沒有實力,想“小打”擔心報複,完全不打又覺得顏麵受損。朝鮮核試驗後,美國的表態相當低調,也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中東和東北亞,是美國傳統的兩個預想戰場。冷戰時期,美軍的戰略目標一直是能夠同時在中東和東亞打贏兩場局部戰爭。十幾年前,美軍能夠以70萬聯軍(其中主要是美軍)橫掃幼發拉底河,靠的是一支準備與百萬蘇軍在中歐打世界大戰的陸軍。如今的美軍,即使把全部家當湊上去,也無法恢複當年的氣派。
毀損美軍事保護傘
看到美國窘境的絕不僅僅是兩三個國家。在東歐,在拉美,都能夠感受到一種氣氛——對美國硬實力評價的下降。這直接帶來兩方麵的結果:美國的“對手”們活動愈發積極,因為他們了解美國的現有能力,所以並無什麽現實顧忌;美國的盟友們卻紛紛做第二手打算,或加強自我防衛能力,或相互接近以求共保。總之,以前很可靠的美國保護傘,如今卻顯得並不那麽牢靠了。
當然,以美國的實力,“主宰”一些中小國家的去向是不成問題的。比如最近在索馬裏,美國就很風光地顯示了一下“美援”對小國的重要性。但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而不僅僅是一個“大國”,非洲之角這個級別的行動還很難彌補伊拉克造成的負麵影響。
伊拉克戰爭暴露了冷戰後美國軍事實力的下降,這一特定戰場(戰爭的主要形式是“占領”而非野戰)又放大了這種下降的外在表現。隨之而來的是,美國對敵人的威懾變得不那麽可信,美國對盟友的承諾變得不那麽可靠。
十幾年後,當我們回首看伊拉克戰爭,也許會發現這才是伊拉克戰爭對國際關係最重要的影響之一。來源: 《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