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nownews.com/taiwan_native/textview.php?file=798645
丈夫月薪隻有45元的媽媽,竟然養了19名孩子,你信嗎?
而這19名孩子,隻有6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另外13名則是領養的孩子,分別來自漢、回、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吾孜別克6個民族。。
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麽能幹、這麽有愛心的母親,憑著丈夫45元的月薪,不但養活了19個孩子,並且還送他/她上學,完成學業。
她是誰呢?她不是別人,她是新疆少數民族維吾爾人:阿裏帕•阿力馬洪。阿裏帕家裏現在有180多人。
由於她的愛心,阿裏帕於2009年被選爲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下麵是她的故事:
200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阿裏帕•阿力馬洪
阿裏帕•阿力馬洪 母愛最真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阿裏帕的頒獎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饑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裏,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閻肅這樣評價她:「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後都是娃,星星伴著月亮笑,每天都迎來一片金燦燦的朝霞。」
王曉暉:「她溫暖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她把孩子們無助的眼神化作對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靈的惶恐撫平成麵對塵世的從容。」
阿裏帕•阿力馬洪
這是中國最西北的一個小縣城。連日的降雪給這片廣袤的草原披上了銀裝,氣溫也驟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12月10號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從一百多公裏外的村裏趕回了清河縣城,看望他病重的維吾爾族媽媽——阿裏帕老人。
這個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個不同民族、不同血脈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長大的地方。如今,他們已各自成家立業,但這個甯靜的小院和70歲的老母親阿裏帕一直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掛。
和所有的家庭一樣,全家福記載著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光。
1963年,阿裏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據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可是就在這年冬天,和阿裏帕一牆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裏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阿裏帕心裏明白,在當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多一張嘴就意味著多一份生活的艱難。 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裏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隻有8歲,回想起當年阿裏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之後的十年間,阿裏帕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流浪街頭的小淑珍當時頭上長滿了頭癬和癩瘡,頭上沒有一根頭發,滿是膿血。
阿裏帕帶著她四處求醫問藥,經過兩個多月的清洗和治療,小淑珍的頭上終於長出了黑茸茸的毛發。
一直到現在,王淑珍始終保留著長長的黑發,她說這是媽媽給她最珍貴的禮物。
爲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裏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裏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裏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爲了多賺些錢爲孩子們交學費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後就去爲工地打土塊,而阿裏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裏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裏用不起電燈,阿裏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上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爲家裏貧窮而輟學。
正是因爲阿裏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今年已經三十三歲的熱阿黑是阿裏帕最小的親生女兒,回憶起當時的生活,她的心裏充滿了辛酸和感動。
阿裏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四十年的歲月,這份大愛也逐漸打動了周圍的鄰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