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溫家寶直麵世界混戰 中國在哥本哈根走了一著險棋 zt 圖

(2009-12-21 03:13:18) 下一個
溫家寶直麵世界混戰 中國在哥本哈根走了一著險棋! 西陸網

12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領導人會議。這是溫家寶在會上發表講話。

12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領導人會議。這是溫家寶在會上發表講話。

  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不成功正在變成現實。很有趣,有人希望成功,比如主辦方聯合國、主辦國丹麥和歐盟等。有人就相反了,會議不成功並不是對誰都不利。碳排放量前幾名的,可是要做出表率的,壓力是空前的,沒辦法隻有亂中取勝了,裏麵的道理,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想想。

  中國在哥本哈根走了一著險棋,博弈不亞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現在基本成功了,當然今後需要自發做出點表示,因為保護環境讓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是硬道理。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落幕,我們懷著複雜的心情和美人魚的故鄉說再見。

  回望哥本哈根會議召開之初,輿論便預測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是一個冬天裏的童話。在這個承載著地球人夢想的峰會上,團結似乎成了一種奢望,爭執和吵鬧輪番上演,雙軌製單軌製的博弈充滿著火藥味。紛繁複雜的世界格局裏,不同利益集團的較量難以避免。致力於環保的民間人士極盡可能地寬容著這些國際間的爭執,好比哥本哈根的士司機並不了解北京的士司機的辛苦與無奈,同樣,北京小販也理解不了哥城小販為何隻對天氣才憂愁。善良的寬容背後,其實誰都明白,在這列氣候列車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依舊任重道遠。

  12月16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指出,哥本哈根峰會必須達成的五個要素:來自發達國家更有力的中期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減緩排放上更多的行動;針對所有國家的適應氣候變化機製;金融和技術支持;所有國家都能發表意見的透明和平等的治理機製。為此,他苦口婆心地告誡各方不要再相互提出不合理要求,而應彼此做出讓步,沒有人能夠在談判中得到所有期望的東西。

  國家政要也好,普通百姓也好,其實誰都清楚,最早進入工業化的國家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麵負有特殊的曆史責任。他們通過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但是,當其他發展中國家步其後塵,逐步向工業化國家邁進的時候,他們卻提出了所謂的氣候變暖問題,試圖以此來改變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模式。

  博弈中妥協,妥協中共識,這是氣候峰會談判的基準。在峰會的前方,中國總理溫家寶旋風斡旋氣候峰會的行動贏得了各方認可。而在峰會的後方,中國數千萬網民也在積極行動,簽名支持中國立場。有網民激動地表示,流鼻血也要力挺中國。這個時候,力挺中國已經遠遠超越了愛國主義的表達,更深層次的理解,中國網民們正在代表世界踐行著選擇地球的價值理念。

  中國網民們的行動未必能完全影響到全球領袖們的抉擇,但是,網民們的選擇卻堅定著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中國立場的聲音。明確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應當承擔的大幅度量化減排指標,確保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承擔可比較的減排承諾;做出有效的機製安排,以確保發達國家切實兌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的承諾;明確發展中國家在得到發達國家技術、資金和能力建設支持的情況下,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根據本國國情采取適當的適應和減緩行動。在嘈雜的爭議聲中,中國立場從沒動搖過。

  如果遺忘了發達國家的責任,單單憑借發展中國家的努力,理想的生態政治是不可能建設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各國之間共生、共棲、共濟的智慧並沒有呈現到預想的理想境地,終場的哨聲吹起,我們隻能遺憾地向這座地處北極圈附近的城市說再見。無論如何,在這場轟轟隆隆的氣候列車上,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付出了無悔的爭取和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