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英35所大學的220名大學生在上海:高呼中國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zt

(2009-04-25 11:36:12) 下一個
英35所大學的220名大學生在上海:高呼中國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世界軍事網 2009-04-25 10:19:45


英國大學生在上海:高呼中國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4月7日以來,英國35所大學的220名大學生在上海度過了愉快、驚訝、讚歎、反思的兩周,在中國的動感體驗讓他們懂得了什麽叫做現代化,世界的真實是什麽。再過一周,他們將回到自己的國家去,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麵對變化中的世界。

本來,7日的浦東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裏,就已經充滿了這批由英官方機構讚助的優等生們好奇、讚歎的張望和頻頻響起的“哢嚓”聲。是的,和倫敦希思羅機場相比,浦東機場太大、太豪華了,弧形波浪的造型和晶瑩光滑的大理石地麵讓頻頻漏雨希思羅機場和他粉碎性開裂的水磨石子地麵相形見絀;其實,一些大學生後來曾透露,本來他們以為浦東機場是土跑道、兩三個帆布帳篷組成的破爛地方。

連接龍陽路和機場的快速軌道交通係統更是讓英國大學生大開眼界,車廂裏充滿了“哇哇”的叫聲。

當天夜裏,南京路上的霓虹燈讓來自曼徹斯特的斯當東·馬克和幾個同樣是諾丁漢大學的同學流連忘返,這條巨大的步行街規模是倫敦牛津街的十多倍,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多彩的時尚讓他們震驚——在英國的教科書上,中國是個沒有電力、最高的樓房才十六米的破爛國家。

9 日,在參觀了上海博物館和城市規劃展示館,並在超大的銅鼎和模型地盤圖前沉吟良久的英國年輕人們,走進了華東師大的校園。漂亮的教學樓和宿舍讓他們羨慕不已,電化教室的普及更讓一些隨行的教師“眼紅”。在牛津大學,講師經常麵臨沒有足夠空間講課的尷尬,學生宿舍裏裝有空調更是一種奢侈。中國的毛筆字、茶道等古老文明的遺存最讓他們感到深奧和神秘。在得知毛筆字在漢代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體例、茶道在唐代就遠播海外後,布裏斯托爾大學曆史係的幾名學生很快就反應道:前者英國曆史上的斯堪的納維亞部落和羅馬軍事占領時代,後者則是英格蘭民族尚未完全形成的奧法大王年代。中國文明源遠流長,如今又以深厚的底蘊和時尚的活力讓西方青年震撼。

在徐家匯和虹橋、在浦東世紀公園、在虹橋樞紐工地、在新天地和城隍廟,在世博會的工地上,宏偉的公共建築、美麗的造園藝術、高聳繁華的商業大廈,寬廣壯闊的市政建設場麵,都是這些英國的孩子們從來也沒有見到過的。12日在登臨環球金融貿易大廈和參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時候,隨行的中方陪同人員看見他們的腳在顫抖、同學之間相對無言。上海地鐵的幹淨、快捷,相比長期“trackwork”的倫敦地鐵幾乎是兩個時代的作品;上海創意產業的高速發展、張江科學城的宏偉氣勢和林林總總的現代社區,更是在每次大巴集合時,讓一些大學生不願意挪腳,總想再看看,再拍幾張照片。很多時候,在晚飯的桌前,中國陪同人員都會聽到青年們脫口而出的共鳴——中國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鬆江新城的別墅和生態城市的建設,完全仿照伯明翰郊區社區的項目——泰晤士小鎮的開發,凝結了諸多英國專家的心血。13日,在複旦大學鬆江傳媒中心內,利物浦阿特金斯設計師事務所的幾名資深的英國城市設計人員,為他們遠道而來的年輕同胞娓娓道來了鬆江新城的淵源和功能布局;同時還回答了學生們的提問。華威大學、劍橋大學的工學學生 “嗔怪”道:你們把最好的設計給了國外,卻未能改變英國本土的麵貌。設計師彼得·本奈特回答:中國有廣闊的舞台,而英國的製度則已經將自己的舞台拆毀了。阿特金斯公司還在這裏向學生們展示了他們與上海實業集團正在合作進行的東灘生態城的建設規劃。一名女學生的眼光很尖,她指出,世博會英國館和東灘文化傳媒中心的設計,相似度達到90%以上。本奈特笑答:歡迎你幫我們來減少兩者的近似。

14日,他們來到複旦大學,參觀了與英國淵源深厚的楊福家博士的研究中心,與在校英國助教和複旦中文係學生進行了聯歡;下午,他們來到寶鋼集團,親眼看到了三十裏現代化鋼城的氣魄,以及整個生產流程,對“中國製造”有了根深的認識。一名學生談到,現在英國生產的很少,一代人隻知道購買,更對外麵發生的變化不感興趣,長此以往,則整個社會的發展意願和合作共識正在消磨中。

上海汽車集團臨港榮威汽車廠、金山華普公司、複星高科技集團、振華港機、洋山深水港、閔行航天園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上海研究所,分路考察的英國青年理解了世界經濟和科技實力變化的最新趨向;來自羅弗汽車研發機構、聯合利華、羅爾斯洛伊斯發動機公司的英國技術人員講述了他們來華後對中國的了解逐步加深、對美食和豐富多彩的娛樂文化的留戀徜徉,並告知了在中國生活才是享受人生的真諦;雙方交流了中英、中歐之間如何處理貿易、知識產權等問題的理念,各抒己見,並一致表示:真正有意義的觀點不是執坳在抱殘守缺的成見中,而是現實飛速變化的結論。

16日,部分到中國家庭寄宿的英國學生在討論會上,互相交流了對上海老百姓的生活的觀感:他們有的對中國人家裏的電器設施感到羨慕,有的驚訝於英超聯賽在中國的深入人心的免費電視轉播;有的學生表示,看到一戶中國老夫婦的電視機竟然可以看120個頻道,真的讓他“失落”,因為在英國,大部分家庭能收到的電視頻道隻有6-7個,晚上幾乎無事可做,“這大概是英國人特別喜歡跑酒吧的原因。”還有的學生對卡拉ok表示出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還對中國人天天飲食都如此豐富表示了“由衷的仰慕”。一名胖乎乎的大學生認為,如果英國人能合盤接受美妙的中國飲食,則英國就能在歐洲擁有生活方式上絕對的優勢;他並展示了自己寫下的向中國寄宿家庭的主婦學習的菜譜。不過,在談到上海市區內大片仍然需要改造的棚戶舊區時,他們都認為中國對解決貧富差距懸殊和部分困難居民的生計仍然需要一些關注;對於一些諸如集市、攤位等的管理,他們也指出了上海的欠缺和不足,一些學習公共政策課程的學生並談到了自己設想的解決方案。


上海外灘的一些古老建築和江西路工部局大樓,曾是英國為主的殖民主義擴張的見證。上海民俗專家薛理勇通過翻譯,談到了中國知識界對舊時東西方不平等關係的過去和當今及今後若幹年中外互動的一些看法;在他特別詳細談到怡和洋行、匯豐銀行和猶太人沙旬家族的曆史和淵源,和“紫水晶事件”的史實後,台下的英國青年也提出了很多理性的思辨:今後的中國必然成為世界第一位的國家,而英國在曆史上曾與這個國家“不打不成交”,今後更要緊密地聯係起來,互相尊重,共同繁榮。

17日,這些英國青年已經啟程分路在寧波、杭州、蘇州、南京等地訪問,相信美麗富饒、快速發展的長江三角洲,更會加深他們的思考、轉化,生成出嶄新的世界秩序的人格框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