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簡體、繁體;橫排、豎排

(2008-05-03 06:01:44) 下一個

簡體、繁體;橫排、豎排 

[4161] (2008-05-03)           

      由於中文字體書寫的不統一,給全世界的華人增加了很多麻煩。字體分繁體、簡體;排版分橫排、豎排;自左而右和自右而左;注音分漢語拚音和注音符號。若有學者去做定量的研究,每個華人因此而額外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華人世界因此而額外付出的社會成本,一定是個驚人的數字。 

     十幾年前初到美國,經常看北美發行的一家中文報紙,該報用的繁體字,而且以豎排為主,橫標題從右到左。好在我從小受的是繁體字教育,又經常看《申報》,因而現在不覺得有任何不便。但時間畢竟已過去了五六十年,在新聞報道中,有時要插進一些阿拉伯數字和英語單詞。這是因為新聞中的一些英語詞匯還沒有譯成中文,而阿拉伯數字又的確比較簡潔。記得有一天,報道一條重要新聞,正文是豎排,通欄大標題隻好是自右向左的橫排。標題裏有一個英文單詞和一組數字,英文字和數字又不得不自左而右,於是,在讀這條標題時,就要先自右而左,再自左而右讀英文單詞,再回到自右而左,繼而又自左而右讀阿拉伯數字,最後又得自右而左讀中文。麻煩事小,隻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最近幾年,這家報紙的麵容已悄悄地在改變,我注意到的變化有四點。一是難得見到豎排,幾乎全部是橫排了;二是不見了從右向左的大標題,也就不會再出現右左、左右的迷魂陣了;三是紀年已主要用公元。隻在報頭下方還有一處用XXXX九十七年,每天的四十八個版麵上方卻都有公元紀年;四是在<兒童世界>版麵上,隻有小半用注音符號,大半改用拉丁字母的漢語拚音了。注意到這些變化,我聯想到一條流行語:形勢比人強。有趣的是,各地的免費小報,隻要是用繁體字的,差不多都是沿著這趨勢起了變化,是可喜的、進步的變化。 

     目前使用的簡體字方案雖還不盡理想,有待海內外的專家們集思廣益,加以完美。但從大篆到小篆,而隸而楷,由繁向簡則是曆史趨勢。即以本人的姓氏劉字,簡體是六筆,繁體卻要寫十五筆。在全世界上我的幾千萬本家中,寫信、留言、簽名等,隻要是手寫的場合,用繁體的概率還有百分之一麽?許多簡體字就像劉字一樣,早已通用了幾百年或上千年,看來古人也有開明之處。一百年前,文言文與白話文,也有過一番爭論,其結果已盡人皆知;現在海外是繁體與簡體並存,再過幾十年必將歸一。隻不過是促進還是保守,各人的態度不同罷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劉振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