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 運動與發展

(2007-01-24 23:01:10) 下一個
什麽是世界


運動,是不要解釋的。篇幅之大,黔驢技窮,區別是驢被吃了,辯證法學家們沒完沒了地踢,踢樂50年,還沒有停止的跡象、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的根本方式,有非根本的存在方式?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這樣的GIBLISH在說什麽?WHY NOT 存在 是物質的運動形式

物質是運動的,抽象的物質如何運動?抽象是心理的活動,物質的運動是指心理的某種運動不成?

唯物辯證法偷偷地,把運動變成了具體的物質。科學的抽象的物質定義介紹之後,多半馬上就介紹物質是運動的,馬虎眼都不打一個,把戲實在是玩的太拙劣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運動和靜止是辯證統一的。其一,運動和靜止是有區別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變化。靜止指事物的位置和性質未變的狀態。承認相對靜止的存在有重要意義:隻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區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質的多樣性;靜止是運動的量度和環節,不承認靜止,運動無法衡量,也無法理解運動。其二,運動和靜止是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其三,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一定時間、一定範圍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而運動是無時不有、無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認運動及其絕對性,是形而上學世界觀;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會導致相對主義詭辯論。它們都從不同方麵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係原理。


事物的位置和性質未變的狀態,WHEN,HOW TO FIND

哲學上的靜止,如何定義靜止?運動怎麽和不存在的東西稱為辯證的關係?不是“辯證“有毛病就是“靜止”,既然沒有靜止,辯證關係中的相互滲透從和談起?
 
運動和靜止是有區別的,這樣的廢話也算哲學?真羨慕韓寒,他不需要上大學聽這樣的廢話,業不要為了考試被這樣的廢話。      

相對靜止是標誌物質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範圍內,處於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的哲學範疇。它通常表現為三種情形:第一,從局部情況看,物體在此時此地,在一定條件和範圍內,沒有進行這種或那種特定的運動,處於暫時的穩定狀態。第二,從特定的參考係看,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保持一定的平衡,沒有發生機械位移。第三,從事物本身看,處於量變過程,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顯著變化。

請讀者自己去評價這樣的廢話,算是我布置的HOMEWORK。把結果寄到songwaimai@chiinajust.org.提示,最後的批評是仿照它,定義一個概念,或設計一套菜。---非常相對相對,加很多條件的,說起來條條是道,但全是毫無意義的廢話。

恩格斯根據當時科學達到的水平,把無限多樣的物質運動形式,按其複雜程度和發展順序劃分為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和社會運動五種基本形式。

既然是辯證的關係,那麽相應的五種物質靜止形式呢?不會不存在把?否則如何去對立統一和否定再否定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