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埃及行(5-3)
德爾•巴哈裏神廟(al-deir al-bahari temple)
德爾•巴哈裏神廟也稱為哈齊普蘇特女王神廟,位於盧克索城附近的尼羅河西岸,在帝王穀和王後穀的中間。哈齊普蘇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她是除克莉奧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為法老的女性。哈齊普蘇特將自己的陵廟建在峭壁上,以一種優雅的效果顯示其統治的長治久安。陵廟分為三層,刻有許多富含深義的浮雕。
哈齊普蘇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其夫圖特摩斯二世死後,她作為太後為年紀尚幼的圖特摩斯三世處理朝政,之後自立為女王。她注重貿易,通過和現在的索馬裏 地區的貿易往來獲取香料。這些場麵也反映在葬祭殿的壁畫上。作為女法老,哈齊普蘇特有強硬的政治手腕,與其養子、後來的圖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爭權。在她去世後,圖特摩斯三世采取了報複行動,將陵廟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毀掉了。現有的陵廟規模大都是後來修複的。
1997年11月在德爾•巴哈裏神廟發生了著名的盧克索慘案,6名恐怖分子突然端著衝鋒槍向遊客瘋狂掃射,當場有60餘名外國遊客和埃及人被打死,20多人受傷。凶手在駕車逃跑的途中與聞訊趕到的警察展開槍戰,被全部擊斃。事發當天,一個自稱”伊斯蘭集團”的組織聲稱對這起事件負責。這一慘案發生後,赴埃及遊客人數一度暴跌,埃及政府為了挽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設立了多達3萬人的旅遊警察隊伍,免費為遊客提供保安。終於在2001年使遊客人數恢複到原來水平。
德爾•巴哈裏神廟遠景
德爾•巴哈裏神廟的第三層近景
第三層入口處雕像的特寫
鷹雕
彩色壁畫
神廟的一個側門
壁畫,一個小人兒在喝牛奶
彩色壁畫
卡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
埃及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開羅以南700公裏處的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
卡納克的阿蒙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至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大加擴建,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古埃及一般廟宇僅有1 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麵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布置,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除主殿供奉阿蒙神 外,還另建供奉阿蒙之子柯恩斯神和阿蒙之妻穆特神的廟宇。
在眾多柱廳中,最大的一座由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謝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 麵積達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圓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是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門樓和柱廳圓柱上 有豐富的浮雕和彩畫,既表現宗教內容,又歌頌國王業績,並附有銘文
卡納克神廟入口處著名的公羊甬道
壯觀的多柱廳的入口,戴白邊墨鏡的這位是俺們的埃及導遊
雄偉的多柱廳隻剩下了森林般壯觀的石柱
石柱上清晰的圖形及象形文字雕刻
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
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噸,是當時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現在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
柱頂殘留的彩繪可以想像出神廟3000年前的風采
神廟內的遊泳池,周圍築有許多台階
緊挨著盧克索神廟的民居,一樣的斷壁殘垣
盧克索神廟(Luxor Temple)
盧克索神廟坐落在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古時稱底比斯),距卡納克神廟三公裏,大約為公元前14世紀修建,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個法老(公元前1398-1361年在位)艾米諾菲斯三世為祭奉太陽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兒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後期,又經拉美西斯二世擴建,形成現今留存下來的規模。
盧克索神廟的入口處,有兩尊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
盧克索神廟的入口處的方尖碑,據說原本有兩座方尖碑,另一座現在法國的協和廣場
這位據說是盧克索神廟的建築師,3500年來眼不眨地盯著自己的作品
據說這是圖坦卡蒙及王妃的坐像
這兩位純潔吧,什麽叫海枯石爛心不變呀!唉,石頭也有爛得時候呀!
柱廊
最後貼一張黃色壁畫,古埃及人真開放呀。
終於把俺這次參觀過的古埃及神廟貼完了。
埃及到底有多少神廟,俺不知道,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神廟,” 阿布•辛貝勒神廟(Abu Simbel Temple)“,距離阿斯旺大約280公裏,建於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所建,也是新帝國的法老王時代最受保護的遺跡。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門前4座巨型石質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 女的小雕像,無不栩栩如生,經過逾3000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
阿布•辛貝勒神廟(照片來自網上)
30多年前,當阿斯旺高壩開始動工修建、努比亞古跡麵臨著永沉湖底的厄運時,它的價值才為世人 矚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各國發出拯救努比亞的呼籲,51個國家作出了反應。從1960年至1980年,專家們進行了40多次大規模的挽救古跡活動: 由24個國家的考古學者組成的考察團實地勘察了受湖水威脅的地域;22座廟宇經過測定方位和計算,拆散後化整為零轉移到安全地帶,然後以其舊貌重建。 3000多年前的神廟設計者精確地運用天文、星象、地理學知識,按照要求把神廟設計成為隻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 日),旭日的霞光金輝才能從神廟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的廟廊,被撒在神廟盡頭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神 賜予的這種厚愛,人們把這一奇觀發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為了保留太陽節的奇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募捐,派出當今國際第一流的科學技術人員,運用最先進 的科技測算手段,將阿布辛貝勒神廟原樣向上移位60米,以確保神廟不會被水淹沒。盡管煞費心機,竭盡一切努力,太陽節的時辰還是被錯位而挪後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