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鏈接_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大願法師講述

(2009-03-06 10:38:18) 下一個
http://www.jcedu.org/fxzd/zgl/1030.htm

“五戒”是一切諸戒的基礎,一切戒必須從五戒築起,如同我們蓋房子,一定須把地基先打好。若五戒持不好,以後你能持什麽戒呢?這是不可能的。佛陀製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們能夠持戒,因為“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若能如法(如法是指按照佛陀所說的戒條、戒的內容與戒的精神而持守),個人能增長功德,團體則能和合安樂。

  有的人認為持戒是一種不自由,而且有被束縛的感覺,其實是他不了解,戒並不是束縛,戒是自由的良藥。就如同佛教裏的三法印,也是佛教的防腐劑,若無戒,那麽佛教就容易爛沙一把;教法教理若無三法印,那每個人就會各自一個樣子無所依止。所以三法印是教法的防腐劑,戒則是團體與個人修養的防腐劑,可以不容易腐敗,這是很重要的,千萬不可認為無所謂。

  你若誤以為戒隻是束縛,而以後不受持眾戒,反而會被不自由所束縛;其實對戒了解的人,會當它是自由的良藥,是真正自由的良藥。比如說:國家有國家的法律,尤其是每個國家的法律也不相同,像美國的法律,日本就不能完全適用;新加坡的法律,犯錯可以鞭打,別的國家就不一定有;有的國家有槍決,有的就沒有槍決;就是美國國內各州法律就不盡相同,那州會槍決,這州就不會槍決。所以團體必須要有法律。

  但是對於守法的公民,無論法律多麽嚴格,像新加坡犯錯要被鞭打,你若不犯錯,即使訂再嚴的法律,也對你起不了作用,對你根本不產生影響。像很多人看見警察,警察是保護我們的,你若去販賣毒品,去做壞事情,自然你看到警察就混身不自在。警察的責任是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那麽你若守法,在你身上是不產生作用的;你若不去遵守,當然就會產生不良後果。所以各位要了解這個意思,戒也是一樣。為了維護人民的安全,所以必須要有法律來限定,因為社會中個人的理念及思想不一定相同,你的思想和他的理念、你的業力與我的業力不同,觀照不同,思想不同,智商不同,所以必須要有法律。為了要保護大家,避免為了一點小事而造成千古恨,所以要有法律。若人人守法,社會就安樂太平,所以國家的法律不是束縛,而是自由、安樂、和平的一種規範。佛教的戒律也是如此,在眾多的弟子中,也必須要有如國家法律般的戒律來維護團體的和樂,國家有國家的法律,佛教有佛教的戒律。佛陀初成佛道,根本沒有所謂的戒律,因為那時親近他的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素質都很好。後來弟子增多了,質方麵漸差,所以才製定戒律。

  不持守戒者,就會妄作惡業,導致產生兩種不自由的身心果報,身受法律製裁,心自欺不安。因為要騙別人,必須先騙自己;你若不先騙自己,就無法去騙別人。怎麽說呢?你要騙別人之前,你的心已經知道自己要去騙別人了,所以已經自己先騙自己了。自欺欺人,不自欺怎麽去欺人?自己不先欺騙自己,怎麽去欺騙別人呢?加上業力的因果報應,業力的因果輪回是很恐怖的,隻是因緣未成熟,不是業力因果不報;等因緣成熟時,必然自受,絕對自受!這是佛陀在本緣經裏提到的。

  從過去的修行過程中來看,不管是對不對,是勸人的或是實際的姑且先不論,但事實上人在業力論當中一定要注意。佛教無靈魂論,但是佛教重視業力論,業力的行為要自己承受,自己做自己承受,誰會替你承受呢?沒有人可以替你承受。所以因緣若到時,果報還自受,無人能替你承擔,不要時間一到來便怨天怨地。這是希望我們先了知因、了知果,做每一件事情因果同時看,這會比較安全。

  所以持戒是自由的,並不是束縛;何況無持“戒”身心如何安“定”呢?如果說我今天不持戒,做了一件壞事情,看見人就提心吊膽,聽人在說話也會心想:我是不是做了壞事讓他知道了?還是我昨天在做壞事時,他看見了?於是內心產生不安。你的心產生不安,怎麽能生定呢?心若持戒,不論什麽事,即使天塌下來,也一樣安心,因為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做事不違犯一切道德範圍自然心安,無論誰來都不會怕,也不會提心吊膽,所以心能安。

  心安了之後就是持戒,然後定。心安之後,你減少緊張,放鬆你的身心,明覺清楚行住坐臥,自然慢慢生出定來;你心不安就不能定,不能定則生妄念緊張,那樣如何將精神集中思惟甚深的緣起正法?緣起法甚深,並非簡單懂一些名相就可以。阿難曾說了一句話:“緣起法很簡單。”佛陀就說:“不是,阿難你別誤解,緣起甚深,甚深!”所以佛法的三學“戒、定、慧”是有它相當周密的次第,不知者千萬不可自作聰明,本末倒置,以為先修“慧”就不需要修“戒、定”了,這個就太天真了。你無戒心就不定,怎麽能集中精神來思惟慧?你講的不是慧,那隻是世智辯聰,本末顛倒。如此邪見之人,永遠是世間狂亂者,沒有止息生死輪回煩惱的一日。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 講述  

01、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02、 持戒律行 以無我精神服務社會
03、 戒律製定的源起
04、 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
05、 了義皈依與非了義皈依
06、 自滅貪瞋癡 親證八正道
07、 正見引領 正道以行
08、 皈依目的為成就佛道
09、 戒乃自由良藥而非束縛
10、 止持戒律 息滅三毒惡徑
11、 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為住
12、 推廣五戒 息災納福
13、 戒罪可懺 性罪不可懺
14、 慈悲戒殺 論心成罪
15、 食如藥石 止餓療饑
16、 舉離本處 不與而取謂之偷盜
17、 正業正命遠離偷盜之過患
18、 邪淫亂靜損德障菩提
19、 妄語誑惑人心不堪入道
20、 佛教的特質——不飲酒
21、 飲酒亂性五戒墮
22、 五戒十善與沙彌十戒
23、 功德導引入門 隨分證、 隨分得
24、 持戒為悟道的資糧
25、 學佛證道的第一步
26、 八關齋戒乃是解脫道的起點
27、 待緣製戒與不待緣製戒
28、 六齋日的淵源
29、 正直以圓智 方便導正法
30、 不了義法須依止於了義法
31、 漸次戒與頓立戒
32、 安住六念 清淨梵行
33、 適度香飾 身心莊嚴
34、 出世法喜乃為最勝
35、 貪執名利物享 難成離苦道業
36、 八關齋戒中 不非時食
37、 飲食乃以養身命為目標
38、 受持八戒學五思念
39、 六念持齋戒 圓滿悲智法
40、 念天持戒積福 增長解脫資糧
41、 布施舍慳貪 利己兼益人
42、 自覺佛道 下化眾生
43、 學佛乃為知苦以離苦
44、 菩提道次第 三十七道品
45、 回歸根本佛義
46、 法爾如是 提升教眾素質
47、 出家的動機及目標
48、 佛教的組織及教徒
49、 三品沙彌的緣由
50、 簡樸生活以製貪執
51、 式叉摩尼戒不可偏廢
52、 式叉摩尼戒之內容

自 序

  當今世界人人不安,互相無法信任,甚且疑心重重,導致引發社會亂象。若欲對治此一亂象病態,必須先了解聚集亂象之因,才能對治下藥漸趨好轉,否則費心費力徒勞且無功。那麽亂象主因為何?就是因為人人無法以五戒(十善)自嚴身心的緣故,佛陀製定五戒包含十善戒在內,凡佛教七眾弟子,無論是出家、在家,或非佛教徒,隻要是關心世界、關心社會、關心家庭、關心自心及他人者,都必須持守五戒,因為持戒是自己修習福德的根本,也是世界、社會和平不可缺的條件,隻要持守五戒(十善)清淨,福德必能增長、社會自然就和樂。
  戒律是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佛陀即將入滅時,於最後遺教開示世人:必須「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但慢慢至今已遭遺棄,如此重要教誡一旦遭遺棄,世界、社會如何得以安寧呢?佛陀又開示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無明覆蔽)不能證得(佛道、覺悟)。」若能遠離妄想執著(無明),智慧自然漸漸開啟,由此足證眾生皆有成就佛道的可能,隻要舍離顛倒妄想執著,終能成就佛道。既然成就佛道必須斷除妄想執著,當然首先就必須持戒,藉由持戒得心安寧、清淨,攝心修定就容易多了,繼而起觀思惟而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是解脫苦惱、成就佛道不可缺的法寶,隻要人人持守五戒(十善),世界、社會自然和平安寧,期望大家共同持守五戒(十善),為後世代代留下一片淨土!

一九九七年三月六日大願寫於慈蓮寺大悲殿庭

大願法語:
  「欲求福田者,持守五戒最為勝;戒乃菩提本,培福成佛道;人人持戒、培福,世界、社會和平安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