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剛經語境

(2009-02-06 03:39:12) 下一個
http://www.neixue.org/bbs/viewthread.php?tid=693&extra=&page=1

源自豆瓣:

究竟什麽是道呢?究竟達到這般若智慧是個什麽樣呢?

        1) 金剛經以及其他般若類的大乘經典,其語境是構築在對小乘學說和實踐的批判和超越上,所以正確的讀法是先大致了解小乘的一些關於修行與實踐的理論,然後再來看般若經,可能其中意義所指會明確清楚很多。比如說,小乘說要布施,大乘就說,要行布施,對的,但是不能執著於布施的行為,在行布施時,人,我,施物都要用無所著之心來看待。

  2)要準確地把握般若係經典中辯證的思維(而不是一味說空的頑空),學人需要先研究透佛家的緣起理論和龍樹的《中論》,那麽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不會如你那般簡單理解了。我這裏拙劣地解釋一下,但真意恐怕語言難表,需要體悟而得:萬事萬物,乃是諸緣和合而成,隻有現象,中間本無恒常不變的主體存在,故而說空,但雖然如此,體無而相有,從俗諦的角度觀察,現象本身是存在的,並且能夠為吾人的人生帶來種種苦樂的體驗。真正的智者通過佛家的種種實踐(例如止觀等),應能夠進入到對事物實相的真實理解中,而此種理解非思慮所得,而是當下之直觀反照,進而對一切事物無所執著,從而每時每刻在自在之中,無物能夠係縛心靈,這就是般若之智了。

  至於道,也不必作憑空玄虛之想,就是八正道、六度、四攝、三學。去做了,就是在正道上。

  3)這裏需要強調,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包含哲學的成分,但仍然不能不歸結於宗教性的實踐活動,光閱讀經典,是進入不了,也體驗不到它的學說的(例如般若智),必須去實踐,才能有體驗,就好比看菜譜,絕對無法知道菜的滋味。



源自: http://www.neixue.org/bbs/viewthread.php?tid=693&extra=&page=1


《般若經瑜伽釋》

首先,我對清淨先生的的《了義疏》與《心經頌》等,開始並未一讀,承藏師慈憫,賜貺一書。是為披閱緣起。當我接到這本書時,已經的大雪紛飛的時節了,正是學校放假的時候,得以靜心一讀。是為披閱緣起。我是怎麽分配讀經次第的呢?七點多鍾,洗漱完畢,翻經起讀。有時分時間,有時不分時。好在冬天裏,日子長,吃飯等不包括在內,餘下的時間都是披閱的時間。

清淨先生在判合大經時,用的是三種方法。竊不自量,也判為三:一,廣引聖教。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三,依文隨釋。


在廣引聖教中,起首的是經緯分明。經是用唐玄奘法師法師在玉華宮譯本。緯則是用晉時羅什法師譯文。相互配合,很好的反映了中國四大佛典翻譯家的風格。羅什法師的譯本是如同九方相馬隻重其神,至於皮骨間則蔑如也。這也難怪,魏晉間重風骨,以簡為勝。《大智論》剛譯出時,道安法師以為“蕪穢”。大多是因為羅什法師華言不備,所以引以為恨。師常說,翻譯時,好似好飯時,為別人嚼碎,再吐給他人吃,帶來人的嘔吐。所以我們不能求備於羅什法師。隻能把眼光引到玄奘法師身上,這一點,清淨先生在大經的講詞中,就說得淋漓之極,不用小子多言。但請朋友們注意,那就是清淨先生,在梳理大經的同時,是采用了無著菩薩的頌。那是什麽呢?《能斷金剛般若論》(唐義淨法師譯),這一本論本,我想是值得大家注意的,也是要細細研求的。最好能先過過目,或者是在讀的時間,把頌本研求一下。這樣,才不空入妙高山。當然,此經說,妙高山王不自為大相,所以無大相可得。這是後話了,茲不及贅!此外,清淨先生在談及經文時,無一不是引諸聖言量為鵠的,一言一句,無不是交代了來曆,一經一緯相合相成。論者,縫綴也。我從清淨先生那兒得到了很好的說明。從開經的如是我聞中,清淨先生隨次引到了唯識,原來佛的說,或是佛說的名身,句身,及一切能詮所詮,皆為佛之大悲變現。故而一掃盲目崇佛而以一句“彌陀”詿誤終身者。所以每每注不破經,的確是兩漢章句的作光。讓學生心裏很感動!


第二,依教廣成中。每每都有可看到,清淨先生用“三性”巧解連環三句。如同有人說,這我早就知道了,因為序文中就提到了。那我要輕輕的跟您說,千萬不能放失,一部大經中,依他是唯識相,圓成是唯識性。以佛之金剛定,斷無間煩惱相(相即想。注:可參見秋一先生談金剛經三義)。細微能變未能伏滅,所以引佛之般若,以加行趨入,斯可謂善學般若者!


三,依文隨釋。這是個難題,注的太深了,淺學之士,幾不能成句逗,太淺了,又加以述盡深意。但清淨先生在注心經時,很有方法,他先以頌釋提綱挈領,再後以判文總述。後再細說。真有所謂“所說無畏”,讀後心中無盡讚歎,彼真所謂三業淨清者,三十論起首有皈敬一頌,言,“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基師《述記》中詳說三業清淨意,如清淨先生,可謂善說大乘法要者!


第一次讀完全書,頭尾一起花了三個星期。再讀一次是花了三個月零二十天的時間。也做了一點小筆記。我有一句心裏話,想說各位朋友,那就是,讀佛書不能求快,因為不是小說,不是散文,也不是詩。更說不上戲曲。所以浮浮的看上幾眼是得不到什麽的。真能深入經藏者,以學乘奧義者,其意誌力就足以自持。“毗婆舍那”並不是離於身外的。切記於此!如果我建議,盲目者與沒有思擇力的人,最好不用奢談多讀內典。而近於哲學思辯者,於內學應極力求治,以明宇宙的真正本源,以佛陀之依止而依止,以期成正成為一個真正的隨學者。

記得讀在讀經的時候,大雪紛紛,一時間似有什麽感觸,又難以言喻。後來忽憶起,禪家常舉的藥山讓十人禪客送龐居士下山,途中下起雪來,龐公問,這一片片雪飛何處?十人反問龐公,飛向何處?龐公打了他們,然後說,“你們這樣做禪客,閻老子(閻王)不放你在!(潛意是你們辜負了僧人的稱號,嘔血無極。)這一片雪飛向何處啊?這是龐公在引人上竿,笨笨的禪師卻上了台,反問說,飛向了什麽地方?他知不知道,當他剛開口時,早已錯了。如果按著禪家的習慣,下一則轉語的話,可以這麽下,問的人是誰?唉!好葛藤!我的頭上也被打了一下!

引《楚辭*涉江》如下:“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爰以為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