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年回家買點兒啥?

(2007-01-30 19:31:24) 下一個

我母親第一次來澳,即將歡天喜地得解放,返回北京之際,沒忘讓她給老鄉親們帶點禮品。買點啥呢?

就去了愛是非的禮品店,買了若幹羊毛被、羊皮、羊毛鞋、羊毛油、反正跟羊有關的都整點兒,給老鄉們點愛國教育嘛:咱澳大利亞是羊給養大的,得感恩。雖說澳大利亞的曆史跟我沒多大關係,我就自作多情一回吧。不過,這些羊如果不被人用刀給斯拉斯拉地,好像皮也不能穿到人身上。聽著有點血腥。跟過年氣氛有點頂。管不了那麽多了,反正我花錢了,反正作為禮品讓您拿走了。這兒沒我事兒了。

後來她老人家又來。臨解放前,就去了愛是非的禮品店,買了若幹羊毛被、羊皮、羊毛鞋、羊毛油、方正跟羊有關的都整點兒,給老鄉們點。。。她老人家終於對我這種瞎對付、不負責任的態度忍無可忍,大喝一聲“打住!我們不要那個啦!”

北京暖冬,蓋羊毛被燒得慌;北京土大,羊皮、羊毛鞋沒法整,穿也不是、鋪也不是,整個兒一土味;羊毛油嘛,不好意思送人家,也沒人要啊。

想想也是哈。我的朋友回家都買大鑽戒,西鐵城手表,一打一打跟買雞蛋一樣。

還有澳毛毛衣、名牌化妝品。。。要不咱也買點兒?

沒用啊。手表?我們都不用手表,北京街上哪都能看時間,是個牆上都掛個表;

鑽戒,不要、不要,咱就是戴個真鑽石,人家也以為是玻璃的。

要不化妝品?都是名牌,真貨,不是假冒的。不要、不要,再真,也是鉛做的,有毒!

煙酒?不要不要,不許抽煙,不許喝酒,再說洋酒咱喝不慣呀,你爸說燕京就足夠好喝啦。

心中竊喜,省錢了嘿。臉上還假裝苦悶:那買點啥?總得買點吧。

什麽都不要,你們澳大利亞有的,咱北京都有,比這多、比這全。

那不行,您在這兒關了快一年了,空手回去,我那小外甥女進門叫姥姥,您什麽都沒有,人家該問啦:您真出國了嗎?

嬉皮笑臉叫聲媽,您就點點兒什麽吧,就當是我這個老農進城去看我那當縣長的親戚。沒啥好送的,送一袋子地瓜幹、一袋子玉米麵。圖個新鮮,自家種的,沒汙染。

商討了三個月。終於定下了禮品單,大家看看哈:

Cheese Block 一公斤一塊, 五塊,有小朋友的家庭,一家一塊,補鈣。
Oaks,一點五公斤一袋,三袋
Cream Cheese,Philadelphia 牌,三塊加兩盒加一瓶
洗碗精,Australian own Australian made, 要的就是這個,支持國貨。
科達數字相機一架, 最簡單的那種,給小外甥女的聖誕禮物
Ferrero Rocher 巧克力球三十粒裝,五盒,一家一盒,添點過節氣氛。不要糖?怕胖、怕糖尿病?不行,說理說不通就來蠻的。
橄欖油,西班牙生產的,4升一桶的,來一桶,讓我姐給我那寶貝外甥女炒雞蛋吃。橄欖油炒雞蛋。
白桃一箱
Macadamia,也是澳洲特產,一公斤
Blue cheese, 一塊,臭臭我老姐的嘴巴
Brie cheese,一塊,同上
Passion fruit,若幹,外甥女親點的
擦桌子紙(Paper Towel)五卷, 大冬天的濕抹布擦桌子多冷啊,澳洲人就是會享受。

大概就這些了。

上次我公公走時還帶了幾條芒曹,清理幹淨再凍得硬邦邦,保溫措施做好了,到家一點都沒化。我還有朋友帶龍蝦,蒸熟再凍上。我母親說,我姐的冰箱已經裝得滿滿的,單位發的年貨,沒地方放,算了,下次吧。

送的禮絕大部分是食品,其它的也真想不出什麽花樣來了。送件小孩衣服,一翻領子,“中國製造”,馬上印象分就大打折扣。“法國製造”還拿得出手些,哪找去呀?找到了也買不起呀。

食品呢,有個海關檢疫的問題。起先有點罪惡感。把澳大利亞的果蠅黴菌帶進中國害了咱祖國的果樹可咋辦,明年大減產我罪過大了。後來又一想,怎麽可能呢,不會的呀。這些細菌都是溫室裏長大的花朵,沒見過世麵。下了飛機,一進北京機場大廳立馬被北京的空氣毒死,一出機場立馬被凍死,連死兩回,消毒夠徹底,帶吧,隨便帶!北京歡迎你。

前天我母親打電話說:我小外甥女每天放學進家門吃一個白桃。隆冬臘月吃白桃,少見啊。小姑娘特意囑咐姥姥:這是澳大利亞的桃,不用削皮的;姥姥還用麵包片做匹薩,撒上好多澳大利亞的奶酪,小姑娘又說了:嘿,能拉出絲來嘿。。。

這馬屁拍得多對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