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中國心

混跡文學城已九載,神交愛護華夏之網友,掃潑向故國之汙泥 (人勤筆拙,轉貼為主,請作者見諒)
正文

七七事變見證者回憶中國軍隊抗擊日軍情景 (圖)

(2010-07-07 09:32:57) 下一個

七七事變見證者回憶中國軍隊抗擊日軍情景


2010年7月7日 11: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謝東光 崔兵 李建 選稿:黃駿



資料圖: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29軍將士們用大刀奮勇殺敵

  北京豐台區盧溝橋鄉的鄭福來、曹漢清等6 位“七七事變”見證者4日來到宛平城,瞻仰抗戰紀念雕塑園,並走上盧溝橋,為盧溝橋第一小學的小學生和盧溝橋村的團員青年們講述了當年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寇的英勇壯舉和日本侵略者令人發指的罪惡行徑。

  回首當年軍民抗擊日寇,老人們仿佛又一次感受到了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時的血雨腥風。解放初期曾擔任過盧溝橋鎮第一任鎮長的鄭福來老先生今年已經77歲了,城北街82歲的熊助華老人當年是八路軍察哈爾軍區的戰士,曹漢清、劉長元、郭忠楨、郭忠福等6位老人在當年均為盧溝橋村村民 ,雖然那時侯他們都是青少年,但是日本鬼子的殘暴行徑在他們的童年記憶中卻留下了一抹深深的烙印。

  “當年,我16歲,眼睜睜地看見小日本以軍事訓練為名向我駐軍29軍挑釁,有血性的官兵哪受得了這個,端起手中槍,亮起大刀片回擊侵略者,別看日軍武器好,中國軍隊也不是吃素的,城西北火車大橋三次拉鋸戰,給小鬼子打怕了,不得不從天津調兵遣將增援坦克。”當時家住城內街的劉長元娓娓道來; “日本侵略者殺人如麻!我爺爺在永定河灘拾柴火,結果被日本兵當槍靶子打死;還有6位打魚的村民,日軍懷疑他們是遊擊隊,便將他們抓起來用狗咬,其中一個奮起反抗的村民被狗咬死了”,現在還住在橋西街、當時家住城內街的郭忠楨老人忿忿地說;今年77歲的鄭福來老人在前不久剛出刊的《豐台黨史》上發表了文章《八年的亡國奴生活》,憤怒聲討日本侵略中國的滔天罪惡,在紀念“ 七七事變”70周年的今天,他又一次發出了對日本侵略者的控訴,老人說到動情之處,表情異常激動 ,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血雨腥風的歲月。

  鄭福來說:“我前幾天接受了日本電視台的采訪,我對他們說:‘你們日本人大多數是好的,是熱愛和平的,但總有一部分人篡改曆史,欺騙日本人民,特別是對青少年,把非正義的說成是正義,把侵略說成是幫助,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教科書,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我讓他們告訴這些人,不要逆曆史潮流,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說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話。事實明擺著的,70年前全麵爆發的那場戰爭,給中國帶來了2100萬同胞的死難、1400萬人受傷的沉重代價,日本必須麵向未來,以史為鑒。”鄭福來還特意為參加紀念活動的青少年寫了首勉勵詩,他寫道:“慘痛的曆史一幕幕浮現在我心中,我要把過去沉痛的故事講給你們聽,讓你們知道老一輩經過的傷痛。老一輩為了無雲的天空,為了大地一片紅,付出多少煎熬、付出多麽大的犧牲。讓你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關心祖國的昌盛,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樹立科學發展觀,為建設和諧小康社會,沿著老一輩的步伐繼續長征。”

  70年風雨彈指一揮間,當年的見證者如今已變成了飽經滄桑的老人。現在,這6位老人雖然早已退休在家,但一有時間他們就會到盧溝橋上給前來參觀旅遊的人們做“義務解說員”。曹漢清說:“銘記曆史,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匹夫有責”。雖然‘七七事變’已經過去70年了,我們這些老人是不會忘記那段曆史的,我們更希望後輩們記住這段曆史。”曹漢清表示,“我要把過去的曆史告訴後人,激勵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奮發圖強,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曹漢清老人接著說:“在29軍大刀隊和日本鬼子廝殺的過程中,盧溝橋的老百姓也不甘示弱,男人們為29軍磨大刀,婦女們為29 軍烙大餅。29軍將士們奮勇殺敵,他們的英雄事跡在老百姓中流傳,一個19歲的29軍勇士深夜揮舞大刀殺入日本軍營,並拎回5個鬼子頭顱的傳奇故事震撼著每個不願當亡國奴中國人的心……講到這裏,曹老先生激動地向同學們喊出:“頭可斷、血可流,誓死不當亡國奴!”他說:“我們不去欺負別人,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國家,也決不允許我們被人欺負的曆史重演!”82歲的熊助華老人說:“抗戰勝利60多年了,我們哥兒幾個也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我們是不會忘記那段曆史的,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後輩記住這段曆史,這是整個民族的事情,中國想要強盛,還是要靠我們全體中國人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就象當年打敗日本小鬼子那樣,我看當年我們能行,現在一樣能行!”

  盧溝橋村新當選的年輕村委會主任汪明說:“‘七七事變’70周年了,作為全麵抗戰爆發地盧溝橋村的村民,我們必須有一個表態,6位老人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親曆者,他們的心聲就是我們盧溝橋村人民的心聲。牢記曆史,自強不息,祈願和平是善良的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珍惜今天的好日子,但也不忘那段悲慘的曆史,這會激勵我們建設好社會主義國家。”

  盧溝橋第一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北京市紅領巾獎章獲得者李函說:“小時候就曾經聽爺爺、奶奶們講述29軍抗擊日本侵略的故事,今天再次聽爺爺們講述那段曆史,感到一點也不陌生,作為生在盧溝橋、長在紅旗下的少先隊員,我一定不辜負前輩們的希望,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將來好建設我們的祖國,讓70年前的曆史不再重演。”

  老人和孩子們一塊撫摸著盧溝古橋上深深的車轍印、撫摸著依然彈痕累累的宛平城牆、撫摸著昂首屹立的石獅,仰望著高高聳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追憶著當年、展望著明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