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web3.0 zt

(2007-09-07 16:44:43) 下一個
web3.0與web2.0的區別

我們先介紹並了解一下WEB2.0的基本特征
1:網站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係統內外倒騰。
2:用戶在網站係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3:完全基於 WEB, 所有功能都能通過瀏覽器完成。 ( 以上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WEB3.0

1:網站內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信息進行交互和倒騰,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時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
2: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並能在不同網站上使用。
3:完全基於WEB,用瀏覽器即可以實現複雜的係統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1:對 WEB2.0 時期雜亂的微內容進行最小單位的繼續拆分並詞義標準化, 並結構化, 單位微內容具有各種屬性信息, 使微信息之間可以
互動。 讓 WEB 完全可編程, 能滿足複雜程序,例如財務軟件等,對微信息的需求。 達到商務運營所要求的標準。
2:WEB 信息可以實現和現實生成同步。 在信息的同步、聚合、遷移的基礎上加入了信息平台集中效驗並分類存儲,使分布信息能和平台信
息進行智能交互。並能對原始信息進行提煉並加工。
3:相對於 WEB1.0 時期信息通過超級連接跳轉互通。 WEB2.0 時期信息通過程序中的標識代碼在頁麵內容裏互通。WEB3.0 所實現的是信息
可以直接從底層數據庫之間進行通訊。 底層數據庫具備完整的信息交換機製


web3.0與web2.0的區別

當web3.0提出來的時候,有很多人反對,稱有炒作之嫌。不是說為概念的提出者辯護,我個人認為這個倒沒有指責的必要。既然是概念,就允許他選擇某個詞來概括,比如他之前用web2.5,幾天之後升級到web3.0。用web3.0隻是希望這個概念便於傳播,當然,你也可以稱其為“深度互聯”,甚至你自己也可以稱作“阿豬阿狗”。隻要能夠在概念中能夠完整的解釋這一內涵就好。

web3.0之所以是目前的升級版,是因為它與web1.0,web2.0有不同的分享機製。
web2.0的一重要理論是六度分隔理論,“在人脈網絡中,要結識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間最多隻要通過六個朋友就可以達到目的。”
web3.0倡導的理論是利益共享理論,在一個利益結點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某種關聯實現共享。比如,在此前提出關於新博客大賽的例子裏,美國的一家公司很可能通過N個主體的聯係之後,參與以搜狐博客為起點的利益共享圈。
web3.0之前的個體地位“唯中心論”。要麽以門戶為中心,要麽以個人為中心。而web3.0的提法是完全的去中心,無中心概念。隻有利益圈和利益鏈的概念,也就是隻有起點或者甚至沒有起點,如在那個例子裏,博客大賽是一個利益鏈的起點,如果最終的終點回到博客大賽上,那就無所謂起點,每個參與方都可以算是一個利益的起點。你隻要是參與進來,你就可以處於每個利益的節點,實現利益共享。
web2.0分享的是信息,web3.0體現的更多的是一種思維。如在web1.0,大家上新浪看新聞,去天涯灌水。web2.0時代上中國博客網寫博客,上土豆網發布個人播客作品。在web3.0時代,你不一定要在電腦麵前上網才算是參與,你有可能買了一隻小布偶,而事實上,你已經領養了某個遊戲的一隻寵物。也有可能因為這隻寵物而獲得某個抽獎機會。你還可以通過手機提供的平台為你的寵物喂養,而不一定需要3G手機才能實現參與互聯網。web3.0的思維可以體現在任何地方,網上網下都將聯係起來,隻要你願意,可以把這種思維用在你所處的任何一個利益的節點上,從你開始往外拓展,形成一個鏈,一個圈。
web3.0將改變傳統互聯網的作用。在前web概念中,互聯網被稱為“工具”“玩具”,而在web3.0中,它就不僅僅限於工具的層麵,它成為了一個利益原點,成為一個紐帶,連接參與不同利益鏈的不同的個體。你可能不是因為要看新聞要上網,你可能因為要兌換一個獎品而上網。而企業可能不是因為發布產品信息而上網,卻是因為要線下的某個銷售活動而上網。
web3.0改變傳統對互聯網世界的描述。我們之前會習慣的稱互聯網為虛擬世界,我們平時接觸的人事是現實世界,而在web3.0概念中,淡化甚至消除這種區別,沒有所謂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就像你不會把打電話看成在虛擬世界裏與人溝通一樣。甚至可以這麽理解,互聯網最終也是現實的,像你手頭用的很多東西一樣真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