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麵對一個事實-人類不是天生的遊泳能手。假設人類的祖先不幸落入水中,他的第一個本能的求生反應一定是將頭高高抬起,笨拙、忙亂地掙紮回岸上。盡管不斷發展的文明使人類有時間在水中嬉戲,人類遊泳的技巧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即使在一些優秀的運動員身上,在遊自由泳時向上抬頭的本能還沒有被完全克服。
問題: 我們都知道抬頭吸氣是錯誤的。但如果你仔細地觀察,在一池遊泳的人中,幾乎有80%的人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抬頭吸氣的動作。有很多人甚至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談不上改正了。 水平地俯臥於水麵上的運動員,頭、肩、髖關節和腿都與水平麵平行,此時,身體受到的迎麵阻力是最小的。如果這時他把頭抬高一些,髖關節和腿就會下沉。事實上,頭隻要抬高2英寸(約5厘米),髖關節下沉的幅度可達到4-6英寸(10-15厘米),腳的下沉可達到8-12英寸(20-30厘米)。這幾乎足以使迎麵阻力增大一倍。因為阻力與身體的截麵麵積是成正比的。在你扶板打水時,一般都會本能地使打水板尖的一麵朝前,而不會把板豎起來,像墓碑一樣向前推。
當你觀察那些呼吸時略抬頭的運動員時,你可能發現他們的髖關節和腿並沒有明顯下沉。因為他們通過打腿使髖關節和腿升到了水麵。也就是說,如果抬頭吸氣,用來使腿部抬高的那部分打腿動作完全是浪費能量。
解決方法:
因為頭是與脊柱相連的,要保持身體的動態平衡,身體應該圍繞縱軸轉動。如果要從右邊吸氣,隨著手臂的劃水動作,身體從右側(肚臍朝向左側)向左側轉動(肚臍朝向右側)。
1. 剛開始轉動時,鼻子朝向池底。轉過一半後(肚臍朝向池底),讓頭"搭一次便車",隨著軀幹的轉動而轉動。注意最好使軀幹的轉動(以肚臍的位置為標誌)與頭同時,或略早於頭的轉動。頭的轉動不能在軀幹之前,否則就會導致抬頭。
2.當身體向左側的轉動幅度達到最大時(肚臍朝向右側時),可以稍微多轉一些頭,吸入更多的氧氣。這時可以稍微地遷就一下抬頭的本能。為避免抬頭太高,可以將頭的側麵或後麵壓向池底的方向,使其與正在前伸的左臂接觸,或幾乎接觸。此時應該有這種感覺,如果繼續轉頭直至鼻子朝上,那麽你的兩隻耳朵都將沒入水中。
3. 當身體轉向左側,進行呼吸時,左臂一定要充分前伸,想象你的左臂輕如一根細紗,而你的腋窩才是身體的支點。
4. 當吸足氣後,頭轉回原來的鼻子朝下的位置。這時需要頭的轉動先於身體的轉動。 照上麵的方法去做,可以幫你克服自由泳吸氣時抬頭的本能,減少打腿能量的浪費,保持平衡的身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