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弟子規,儒家的人材倒模(圖)

(2014-04-03 06:01:15) 下一個
摘要 : 如此培養下一代,就是一種人材倒模,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弟子”都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隻要共性,不要個性。最終人人孝順、聽話,天下就穩定和諧了。

論語解毒·學而第一

弟子規:儒家的人材倒模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

孔子說:“為人子弟者,在家應孝順父母,出門則尊敬兄長;辦事小心謹慎,說話恪守信用;廣施仁愛,親近仁人;踐行這些之後,尚有餘力,就去學習詩書文藝吧。”

【解毒】 

“閃開閃開,後麵有大型團體操《弟子規》!”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

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

什麽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

什麽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不好意思,倒錯片子了,以上視聽內容,請直接忽視。

還記得嗎?前不久,有同學宣講過,孝悌是為仁之本。(詳見 http://yushaolei.baijia.baidu.com/article/6947  )這一次呢,孔老師現身說孝,並詳細列出為人子弟者的日常行為規範。這個規範,是有主次之分的——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些是最主要的。次要的呢?就是學習文化知識了,而且,是“行有餘力”才去“學文”,沒有餘力呢?那就算了,不學也罷。

再想想,咱們讀書的時候,老師是不是經常要求“德智體全麵發展”啊?他怎麽不說“體智德”呢?擺明了,在“黨的教育方針”中,還是德行第一、知識第二、身體健康第三。

中國人最講究尊卑有序、主次有序,不管是人或事或物,凡注明“排名不分先後”的,就擺明是按職位或等級、知名度等來排的了,真正排名不分先後,那就該按姓氏筆劃或音譯來排。

同樣,70前出生的幾代人,對“又紅又專”肯定也不陌生,“紅”在前,“專”在後,也就是強調,德比智重要,隻不過這個“紅”,是通過政治標杆來衡量之“德”罷了。

一個最能說明“紅”比“專”重要的史實,就是曾經的“白卷英雄”張鐵生。1973年,遼寧青年張鐵生被縣裏推薦去考大學,物理化學試卷幾乎所有的題目他都不會答(最後得了6分),但他在試卷背麵寫了《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請求領導體諒、照顧他,因為一直從事農業生產,沒有“餘力”去學習數理化知識,但他在政治上是絕對正確的。不料,這試卷及信件被當時的遼寧省委書記、毛的侄子毛遠新看到,如獲至寶,在認定“知識越多越反動”的毛默許下,將張鐵生捧為“反潮流”的“白卷英雄”,並發動全國人民都來學習他,沒多久,張鐵生就當上了全國人大常委。

無論是儒家的仁德掛帥,還是毛家的政治掛帥,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的反智主義。

本來,孔子這句話在整部《論語》中,還算不上是金句。一千多年後,清康熙年間,一個叫李毓秀的秀才,屢次落第之後當了教書先生,他根據孔子這句語錄,寫成了長篇《訓蒙文》,作為兒童行為規範自編教材。後來又經過一個叫“賈存仁”的修訂,就成了現在那些所謂“兒童國學班”人人必背的《弟子規》。

《弟子規》全文洋洋灑灑一千多字,像《三字經》一樣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除“總敘”部分基本重複孔子的話,主要內容是將入則孝、出則弟(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及最後的“餘力學文”進行細化,對為人子弟者的全部行為規範進行標準化,巨細無遺。

在今天看來,《弟子規》中的一些細則,已到了令人發指地步。如“入則孝”篇中說,“親有疾,藥先嚐”;“喪三年,常悲咽”。父母有病,他們喝的湯藥,你要先嚐嚐(到了《二十四孝》中,更發展為“嚐糞憂心”);父母去世,守孝三年,要經常傷心而哭。“出則弟(悌)”篇中說,“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在路上遇到兄長,要趕緊上前行禮;兄長如不鳥你,你要退在一邊,恭敬站立;騎馬的下馬,乘車的下車,兄長經過了,你還得在那邊保持姿勢,等他走了有百多步了,才可以你走你的路……

如此培養下一代,就是一種人材倒模,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弟子”都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隻要共性,不要個性。最終人人孝順、聽話,天下就穩定和諧了。就像有同學說的,“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作亂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所謂洗/腦從娃娃抓起,兩千年來,莫不如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