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宋祖英:我去金色大廳做演唱會開了“壞頭”

(2014-03-10 04:33:08) 下一個

去年9月,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響樂團團長譚利華帶著他的團隊去維也納音樂廳演出。“不是維也納金色大廳”,今天上午文藝界別分組討論時,他特意向在場的其他委員強調了一句。

  演出結束後,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的文化參讚對譚利華說:“今晚我挺直腰板了。”此前的8個月,這位文化參讚已經接待了到訪的133個中國音樂團體,大部分都是來“鍍金”的。他們並不在乎有沒有人買票,有的團體直接“把一摞票往門房一放就走了”,演出當天一半座位都是空的。

  “我們現在很多‘走出去’的演出就是自娛自樂,被人家當笑話看。”譚利華說。

  “給錢就能演”,近年來關於金色大廳的批評聲不斷,有人甚至說金色大廳已經被中國人改造成了“金錢大廳”。譚利華說,“這133個團怎麽消化?裏麵有中央級寫條子的,有軍旅寫條子的,有各省市領導寫條子的,使館壓力太大,搭上錢都沒人看。”

  沒人看不要緊,“走出去”的中國文藝團體又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四五個團體一起“走”。“你看底下坐得滿滿當當的,一個團演出,其他四個團在底下鼓掌,這個團演完了,那個團上去,還錄像,很成功!很熱烈!最後還給演出的人發一個市長簽名的紀念證書。真有市長簽名發證書?沒有,網上down下來的。”譚利華說。

  “這種亂象跟文化政績觀有很大關係。”譚利華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其實是自欺欺人。文化走出去是為了贏得文化尊重。像這樣的話,久而久之,‘走出去’走的就是一條死路。”

  在譚利華之後發言的,是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團長宋祖英:“我本來也不是打算說這個。剛才譚利華委員說,金色大廳的演出,中國的演出團隊去,已經成為一種災難,確實我們從好多年前就已經聽到這樣的說法。”

  2003年,宋祖英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個人演唱會。“那是我個人的一個音樂夢想。那場演唱會得到了各方的肯定,我們的藝術質量是保證的。但這麽多年來,我還不知道有那麽多團隊做這樣的演出,對藝術來講是不負責任,對國家來說是一種浪費,是有負麵影響的。”宋祖英說。

  前幾天,有人對宋祖英說,“現在有報紙批評你了,說就是你開了一個壞頭,到金色大廳做演唱會”。“我想,我是開了個‘壞頭’,但後來者應該有一個審核審批的過程,我們藝術走出去應該代表國家水平,國家應該有一個規範,是不是國家能控製?用一個標準審批?”她說。

  在譚利華看來,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專業化和職業化。“按照國際慣例,旅費自理,落地由經紀公司負責。我們現在除了幾家藝術團是按照國際慣例,大多數都是自己花幾百萬幾千萬,還沾沾自喜地說,我們的文化走出去了,我們成功了。其實都是假的,假的太多太多了。”譚利華說。

  除了燒錢“走出去”,譚利華還發現,中國把外國文化“請進來”也花了大錢。他舉例說,當年請世界三大男高音來國內演出,經紀公司給藝術家都有標價,對於“三高”來說,“5萬歐元到頂了”,“三高”在韓國首爾演出的價格就是5萬美元,“在北京,你們相信麽?”譚利華問在場的委員,“380萬一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