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記者東方/在伊拉克戰爭四周年之際,美國女兵傑西卡.林奇最近在美國國會公聽會上作證,澄清了圍繞她受傷和被俘的若幹事實,這一新聞,重新點燃了中國官方媒體對傑西卡.林奇以及對伊拉克戰爭的興趣。
*中國媒體強調“造假”*
搜狐新聞的標題:《美國女兵林奇自揭假英雄經曆 全由軍方編造操縱》
南方網的標題是《美國軍方一手遮天 拯救女兵林奇竟是瞎編》
廣州日報的標題是《五角大樓編造“戰爭英雄”故事》
從這些聳人聽聞的標題中映入眼簾的都是“造假”,“編造”,“瞎編”等等字眼。
中國媒體所謂“造假”,“瞎編”的結論,主要是根據美國媒體對傑西卡.林奇在眾議院監督和政府改革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的證詞。
*林奇說真相報道有失實*
林奇說,她當時蘇醒過來後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裏,身受重傷,根本不知道美國國防部正在利用她拍攝一部虛假的英雄宣傳紀錄片。
在談到伊拉克伏擊事件時,林奇說她隻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而她的步槍在那時也意外地卡住了。她說:“我不願接受虛假的榮譽。當時我沒有開槍,一發子彈也沒有發。我隻是跪在地上祈禱。這就是我記憶中最後發生的事情。”
當談到自己後來獲救時,林奇感慨萬分地說,“上帝,這是真的。我就要回家了。但是我對於美國電視台反複播放的拯救過程不敢苟同,我僅對拯救我的戰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從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證言以及媒體後來對這個事件的後續報道來看,戰爭期間美國媒體對林奇受傷以及被解救的細節方麵,有失實之處。戰爭期間,盡管美國軍方每天召開記者會,宣布戰爭的進展,美國軍方還允許美國電視記者和其他國家記者嵌入美軍之中,隨軍行動,及時報道他們的見聞和戰爭新聞,但是美國軍方對隨軍報道戰爭的媒體和記者是有限製的。
*新聞控製和宣傳戰*
美國女兵林奇在2005年戰爭不是請客吃飯,戰時對新聞進行某種程度的控製,各個國家無不如此,美國也不例外。心戰和宣傳戰,自從有人類戰爭以來,就成為瓦解敵方,鼓舞自己士氣的重要手段。兩千年前,中國軍隊就有使用心戰而打敗強敵的記錄。
《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兩千年前,楚漢相爭,“力拔山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兵困垓下,劉邦令軍隊在夜間吹起了楚國的歌謠,渙散了項羽的軍心,一舉取得勝利,奪得天下。
美國軍隊在戰爭期間也使用了大眾傳播武器,瓦解伊拉克軍隊的士氣。據報道,美國軍方公布的伊拉克第51師全體官兵八千餘人向美軍投降的消息,就動搖了伊拉克的軍心,最後導致美軍在沒有受到任何正規抵抗的情況下,一舉攻下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同樣,伊拉克電視台和阿拉伯半島電視台,也在大量播放對伊拉克軍隊有利的消息。伊拉克的宣傳部長薩哈夫經常在半島電視台上露麵。
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電視台和半島電視台播放的關於被俘美國女兵的畫麵,對美國軍方的士氣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相反,救出被俘美軍女兵林奇,對振作美軍的士氣,對美軍的形像和能力,對國際輿論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這個事件本身的意義。
*中國媒體熱衷美方淡然*
四年後,林奇前往美國眾議院,澄清了關於她被救的一些事實。相對於中國媒體對這條新聞的熱衷,這條新聞在美國並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很多美國民眾對這個事件的看法,也和中國媒體大相徑庭。他們認為,這些事實的澄清,沒有絲毫影響美國人民對這個普通美國女兵的看法,相反,還從各個角度詮釋了美國民主製度的特點和優越。
首先,這表明美國有新聞自由,美國媒體不需要仰仗政府的鼻息,追求事實真相是媒體的崇高使命,盡管這些真相的公布會使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樓感到難堪。也許在戰時無法全部弄清林奇被俘的全部細節真實,但四年來,西方媒體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真實是新聞的第一生命”的追求。
*美國國會和中國人大*
第二,林奇前往國會作證的過程,說明了美國三權分立製度的優越。美國國會,白宮和最高法院互相製衡,互相監督,從而保證了任何一方的權利都無法壓倒另一權力部門。
美國國會召集的這場聽證會,目的是為了讓美國老百姓知道真相,從而更好地評價伊拉克戰爭。美國國會議員對美國政府的嚴厲批評,在林奇事件上敢於讓美國人民麵對事實真相的勇氣,正是美國民主精髓之所在。
相比之下,中國也有和美國議會類似的機構──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但是中國的人大,被西方媒體稱為“橡皮圖章”,代表往往隻是舉手認可黨的決定,他們不能像美國議會這樣,尖銳地挑戰另一個權力機構作出的決策,更不用說,邀請普通民眾和專家到議會作證,澄清事實的真相了。
最近很多中國民眾對長期以來中國官方宣傳的英雄的細節提出質疑。例如最近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訴媒體侵犯董存瑞英雄名譽權一案,網民在互聯網上對黃繼光堵槍眼細節提出質疑等等,中國老百姓都很感興趣。但是,中國官方媒體顯然對這些旨在弄清關於中國英雄人物事實真相的事情不怎麽熱衷,更不用說有人大代表提議在人大或者政協的會議上對這些問題進行全國轉播的辯論了。
*誰是英雄?標準不同*
第三,林奇事件反映出美中兩國對英雄看法的不同。中國傳統的英雄的概念是,英雄要作出驚天動地的事業,如用手托起炸藥包的董存瑞,用身體堵槍眼的黃繼光,用自己身體堵住燃燒的化學液體,保護實驗室設備等國家財產不受損失的向秀麗等。
中國兒童從小被教育說這樣的人才是英雄。而美國人英雄的概念可以涵蓋普通人。旅美媒體人林達在南方都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釋說:
“林奇在國會作證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事情的底線是,美國人民有確定自己英雄觀的能力,他們根本不需要精心編織的故事。’在美國人的概念中,林奇經曆的真實故事,已經把她鑄成一個十足的英雄,根本不必再添油加醋。剔去虛假內容,完全無損林奇在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美國人的英雄觀究竟是什麽?林達分析說:“就是在必須履行職責的時候盡力。戰場上每個人都可能迷路,可能遇到槍被卡住,遇到意外事故,這並不有損於這樣的事實:作為士兵在接到命令時勇敢地走上戰場,盡了自己的力;遭遇了傷害、恐懼、痛苦,卻都忍受住了、熬了過來。就算是個壯漢都絕對是英雄了,不要說還是個少女。所以,在美國人心中,真實的林奇仍然是永遠的英雄。我們看到過的美國英雄,從來不忌諱講述自己軟弱和痛苦的一麵,民眾對他們崇敬依舊。”
*民眾心聲*
在美國傑西卡.林奇網站上,很多美國民眾表達他們對傑西卡.林奇的支持。他們非但沒有像中國官方媒體那樣把林奇看成是一個弄虛作假的騙子,反而對她敢於說出事實真相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讚揚,並且認為林奇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的弗朗克.威爾納留言說:“我隻是短暫地聽了你上個星期在國會作證過程中的隻言片語。你說美國人民能夠識別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那麽,我作為一個美國人,我可以說的是,你永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最使我感動的是你和洛麗家庭背景的差異,而你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忠誠於你的戰友洛麗。這種友情給我上了一課,讓我知道作為一個美國人究竟意味著什麽。傑西卡,你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請不要低估你自己。你永遠是一個美國英雄。你應該知道這一點。”
伊麗莎白·布克寫道:“我希望傑西卡能夠光臨這個網站,讀到我寫的這些話。我要告訴她的是,當她和她的戰友在受到敵人攻擊的時候她是否開槍目前雖然有爭議,但是,傑西卡,你是為了你的祖國而讓自己的生命暴露在危險當中。實際上,你是否勇敢地回擊或者有沒有開槍並不重要,很多美國軍人在帳篷裏吃飯的時候,甚至在睡覺的時候獻出了他們的生命。但是,這並不能減低他們在那裏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這一事實。
“在世貿中心倒塌之後,這些士兵響應了祖國的召喚。他們都是英雄,你也是。你為了你的祖國將終身帶著傷疤,做出了感情和肉體的犧牲。你曾經顯示出偉大的勇氣,正像你現在(作證中)所顯示出的勇氣一樣。我是一個女權運動活動分子,我對美國婦女表現出來的力量從來都是非常欽佩。強有力的婦女永遠都能夠激勵所有其他婦女站出來。”
*美國報紙論英雄*
下麵我們再來看看查爾斯頓每日郵報的一篇社論:“傑西卡.林奇表現出的優雅”
社論說:“有些人終身都在不倦地追求鎂光燈下的名聲。
“有些人深陷其中,而他們也許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出名,而他們將永遠麵對媒體曝光而改變的生命。
“請把讚美給與23歲的傑西卡.林奇。她在處理這一局麵的時候比那些比她年齡大三倍的人還要優雅。
“林奇自願參軍從而可以幫助她支付大學學費。當美國攻入伊拉克的時候,她履行自己的義務,並且在2003年3月23日在受到敵人攻擊的時候受了重傷。
“林奇在戰地的一所伊拉克醫院裏,最終被美軍解救。林奇從軍中回到家鄉的消息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
“雖然她被稱作是一個英雄,但是林奇從頭開始就否認自己是英雄。
“林奇有兩處脊椎骨折,右臂粉碎性骨折,經曆過多次外科手術,神經受傷導致她的右腳至今沒有知覺。
“這些傷痛本身就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但是對於林奇來說,作為一個轟動新聞的中心人物,她還要麵對個人隱私權的喪失。
“她將永遠成為媒體追逐的目標,對她本人或者和她有關的部分進行報道,同時她也因什麽時候做出反應,什麽時候沒有做出反應而受到媒體的批評。
“置身這一局麵是非常困惑的,而這一局麵的形成完全和傑西卡毫無關係。
“有些人迅速跳出來攻擊傑西卡為什麽不作一個美國英雄,而這一英雄稱號傑西卡從來沒有承認過。有些人批評她接受一些人硬塞給她的幫助───如獎學金,書籍出版權等。
“而從頭到尾,傑西卡一直都反對把功勞算到她自己身上,而是把榮譽歸於在襲擊中犧牲的她的戰友洛麗。
“與此同時,林奇還要繼續推開一些頗難處理的事務,巧妙地應付媒體采訪的要求,經受那些居心險惡者的人身攻擊,照顧自己的女兒,繼續求學。
“林奇以一種優雅處理所有這一切。她的批評者們應該為自己感到恥辱。他們應該從林奇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從這篇社論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美中兩國英雄觀的不同。在美國,一個普通的女孩,一個被中國媒體稱為“騙子”,“假英雄”的普通女孩,即使沒有開槍,即使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舉動,但是單純憑著自己的誠實,勇敢,敬業,對國家的忠誠,照樣可以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南都報客觀介紹事件過程*
在中國媒體對林奇一片喊“假”的聲浪中,隻有“南方都市報”再次扮演了新聞釘子戶的角色。南都報在一篇文章中,比較客觀的介紹了事情的經過,並且如實告訴中國讀者,林奇在美國人的心目中,仍然是英雄。南都報介紹說:
“林奇在遭遇戰火時到底做了什麽,媒體的最初消息也來自戰區采訪。要幸存的士兵們說出本人當時幹了什麽,還有可能,要他們在采訪中準確說出戰友做了什麽,很可能就有偏差。有人說,媒體當時應該立即向林奇求證,可她在被救援後動著一係列手術,一度也不願意談自己的經曆。而如此有新聞性的事件,媒體又不肯放棄,就發掘一點報一點,也不斷糾正前麵的誤報。
“現在看來,在戰爭狀態下,軍方調查並不算晚,媒體的修正也算是及時的,在林奇自己講述經曆之前,事發兩個月多後,2003年6月,《華盛頓郵報》已經基本修正誤報的部分;事發三個多月後,2003年7月,軍方的正式報告出台。媒體和軍方的報告和林奇後來的陳述已經沒有什麽出入。約四年前,美國民眾就已經知道真相。”
*事後評論易當時判斷難*
南方都市報還提到了另一個爭議點,那就是軍方的救援過程。很多中國媒體聲稱,救援有驚無險,軍方大題小做,救援是作秀,其依據是,救援前一天,伊拉克武裝人員已經離開醫院。伊拉克的醫院位於戰爭中的戰區,美軍去救援激烈戰鬥後的被俘傷兵,這場戰鬥曾導致多名士兵陣亡。因此,即使事先知道敵軍剛剛離開,也沒人能保證行動是沒有危險的、敵軍是絕對不會回來的。軍方策劃當然要求萬無一失,會用足兵力。
另外,林奇被俘的畫麵多次在半島電視台上出現,美軍能夠救出林奇,在鼓舞士氣方麵,以及在國際輿論方麵,意義非同小可,因此受到國防部的重視。美軍出動的兵力多寡,當然是前線指揮官根據這一軍事行動的重要性,以及一定要保證任務萬無一失的基礎上做出。中國媒體和記者在事後評論說美國軍方大題小作,這隻能說是事後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