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6日電 現在,英國等國家的一些大學裏,每年都會有一批來自中國的大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以學校公派的形式來到這裏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他們在英國的身份叫訪問學生。中國人常說大學生是天之驕子,這些訪問學生看起來就應該是驕子中的驕子了。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海外求學一年之後,從對求知的理解到對生活的看法,都會發生很大變化,那麽,他們為什麽要發生改變呢?中央電視台《華人世界》最近一期節目展現了他們的海外生活學習的狀態。
掃去暗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卑
劉沛是一個中國東北女孩,現在是南安普敦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她的導師說她的學習成績,是英國本國學生都難以企及的優秀。然而,2004年,當劉沛作為上海財經大學的訪問學生,初來英國的時候,她卻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個天資平庸的人。
“在財大的時候我學習成績也不是屬於特別好的那種,然後上大學一直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目標,一直屬於安於現狀那種吧,每天上課、下課、吃飯、睡覺就這樣,然後到了南安之後第一學期我的狀況基本上就是跟國內差不多,就是基本上沒有什麽目標的。後來考試的時候考的一般,就是相當於這邊的良好吧,平均分60分,我當時還挺?獾模?蟻肓粞???0分我覺得也可以了,可以向父母交差了。”就在劉沛還沉醉在自我滿足的狀態的時候,負責中國學生的南安普敦大學的導師找她談了話,這次談話徹底改變了她對學習甚至對自身能力的認識。
劉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後來考試過後陸老師找到了我,然後他問我說你覺得這個分數怎麽樣,後來我說挺好的,可以交差了,他說你有沒有想過你能拿更好的成績,我說沒有,我能嗎?我當時就這樣問他,我們老師:‘說你能,隻是你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我說:‘嗯。’”
劉沛所說的陸老師,就是陸懋祖博士。陸老師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從中國走出來的留學生,如今,他已是南安普敦大學的當代中國中心的主任。“他說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種潛力,隻是你自己是否挖掘了它。後來他說我知道你行,你一定能成功。”劉沛對陸老師的這番話印象深刻。
陸懋祖認為,國內來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背書,如果他本人來講,他剛來的時候沒有對他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可能取得的成績的自信心。“我所做的一切隻不過就是激發他一下,能夠做得好的。”他說。
“他說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種潛力,隻是你自己是否挖掘了它。後來他說我知道你行,你一定能成功。第二學期的時候,我就是這樣覺得我行,我不比別人差,當時我就是真的特別用功,基本上每天都在圖書館泡兩個小時左右,最後考試的時候三門平均分80,當時成績出來之後我當時我自己也驚呆了,這就是我能得到的成績。自從那件事情之後我特別感謝陸老師,他讓我對自己這個學習方麵有了很大的自信,我認為別人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劉沛如是說。她在上海財經大學畢業以後,再次回到了南安普敦大學,並成為了這裏的一名研究生。
英國教育自稱是天才教育,你不想幹的,無所謂,你想幹的,他可以把你激發得很高,國內基本上比較平均,不能少做,不能多做,等他全做完了以後,沒有精力做太大的,壓得死死的,所以大家比較平靜,這樣很努力,可以做得很好,陸懋祖說,“像劉沛她考的,很少有每門功課都考到優秀的,在我這20多年的時間裏麵還沒有看到過。”
劉沛應該說是幸運的,她的訪問學生生涯掃去了暗藏在她內心深處的自卑,她的生活也從此更多的充滿了自信。不過,對於劉沛這樣的訪問學生來說,在英國求學的成本也是不低的。他們每人一年在英國的所有費用差不多十幾、二十萬人民幣,和在那裏讀研究生所需的費用差不多,但是他們卻可能還不能獲得所在大學的文憑,那麽,最終的結果,他們會覺得值嗎?
“金陵十二釵”英倫感受“顛覆”
2006年,上海財經大學有13名學生來到南安普敦大學訪問學習,13名學生當中,12名都是女生,她們也因此自謔的把自己稱作金陵十二釵。現在,十二釵們即將結束英國的學業,回到中國的母校繼續大四的學業。盡管在中國的時候,她們的學業從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一路順風,而在英國,她們以前所習慣的學習方式幾乎在一夜之間被顛覆。
“我覺得在國外學習跟在國內學習最大的差別就是自主能動性的問題,因為我們在這邊參加過一個小組討論,就是那種科技研究室的,我好緊張。”
“像那種小組討論和課題研發式的在國內是到研究生才開始有的,在國外他們聽說從小學就開始了,就是自己決定一個課題,然後去選一下數據再做一些分析,得出自己結論之類的,這跟國內比較流行的做論文的方法很不一樣,因為國內很多做論文都是直接上Google上麵搜一搜,然後粘一粘。”
“還有就是我覺得國外的學生在自己做論文這方麵能力特別強,他們會自己安排時間定計劃,然後效率特別高,比中國學生更加的有這種自主能動性吧。”
“對,主要就是一個自主能動性的問題。”
“他們應該是從小學到大學都一直是這樣的一種教育延續下來,所以我覺得他們在這方麵的能力比中國學校強很多。“
“對,而且他們是自己找東西學,而我們就是老師讓你學什麽就學什麽,國內真的是有點像填鴨式教育,這邊是因為加進了自己的興趣,然後我知道我要學什麽,我想學什麽,我打算怎麽學,這樣學習起來就比較有動力,而且我覺得效率也比填鴨式的要高。”
就在同學們體會著中英兩國教育方式的差異的時候,英國教育界的人士也在觀察著他們。琳達是布魯奈爾大學的一名教授,近幾年來,她多次往來於中國和英國之間,對中英兩國教育文化的差異,她有著很深刻的了解。在她看來,中國的大學生的優勢是基本功很紮實,但另一方麵,和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學生相比較而言,劣勢也是很明顯的。
琳達說,“在英國,我們始終都是希望年輕人有一個主動積極的態度,要總是充滿疑問並作出評論,比如對政治,對媒體,對名人明星等等。我們不希望學生們我們教他們什麽,他們就按步就班的學什麽。我從讀過的一些關於中國教育方麵的書籍上和我對一些學習非常好的學生那裏了解到,可能是由於中國的傳統和文化,給我的感覺就是對於一些權威人員一定要非常的尊重。所以兩種教育係統都是適應不同的國家的。”
“我教過很多中國學生,也到中國訪問過中國的大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讓我說我很了解的一些學生,我就覺得他們來到這以後從不期望來試圖向我挑戰,但我卻覺得他們應該向我挑戰,這應該是我們在一起共同做的事情。我會想辦法給中國的學生時間試圖讓他們了解在中國和西方這種文化是不同的。”
體會差異 改變自己
而對於生活在英國的訪問學生們,也體會得到這種差異,並慢慢地改變著自己。
張璐,這個曾經的訪問學生,如今即將獲得倫敦經濟學院的碩士學位,現在她已經被英國的一所大公司所錄用。作為上海財經大學一名優秀的畢業生,她在英國的求職經曆也是曆經坎坷。而正是這些挫折,讓她認識到,在英國,求學階段的學習動機將對未來的工作產生巨大影響。
張璐感受最多的是開始找工作。“我發現為什麽很多中國人其實他們的能力真的很強,英語也不見得差,為什麽最後會找工作會失敗呢?然後我就總結了所有我麵試的問題,你會發現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因為他們的動機不強,為什麽動機不強,他會說你的背景真的很寬泛,但是我看不出來你寬泛的背景對於我們這個行業顯示出任何你會忠於這個行業的動機,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英國人是這樣的,如果你申請一個職業,他會看你的能力,但他更看重的是你的動力。他要你能告訴他為什麽你要進這個行業,你是不是從小,你是不是從你高中到你大學,到你本科,然後到你碩士,你是一步一步,你所有的實習背景,你所有做的都是為了做這個行業,也許你喜歡攝影,也許你喜歡金融,你是不是一直都顯示出來你對這個行業的熱情,但是我覺得大部分的中國孩子,他在中國的時候想的是我怎麽把學習學好,我以後學習學好了我出來就能找到好工作,很少會想到自己一直一直很有目標性的做一件事情。”張璐說,“這邊是我好想就認準這條路,我一定就要做這件事情,我所做的所有都是為了做這件事情,所以我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而作為張璐同屆同學的陳郢南,如今也是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生,他對當年的訪問學習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帶給你不同的可能性和不同的思考性,是你出國最大的收獲。”陳郢南說,你不一定要計算,我出國花了十萬塊錢,這十萬塊錢會找到多少工作,多少工資,有多少回報,如果你抱著這樣精確計算你出國的價值,你算不出來,你會越算越悲觀。“把觀念要放開一點。”“如果我沒有經過大三一年的交流,我並不敢來申請經濟學院這樣優秀的學校。”
每一年,在英國的這些中國訪問學生們來了又走了,來的時候他們帶著些許期盼和焦慮,走到時候,他們帶走了知識和對求知的全新理解。而對於那些英國學校,訪問們在學業上的良好表現,也徹底打消了他們對中國學生們質量的疑慮。
“我們的學生有1/3的學生得到了優秀,但是我們這兒自己本國的學生得到優秀的比例一般在8%到10%,他一下子就非常吃驚,就沒有想到我們大陸來的學生,財大來的學生能夠達到這樣的,一下子我們從國內,對我們國內大學的一些學生的質量等等,觀點都改變很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的項目還是促進了雙方的了解,和互相對學生質量的聯合培養。”陸懋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