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中親子關係的啟示

(2007-03-27 12:12:04) 下一個
  人們看電影讀書都各有所求,對同一個作品各人會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詮釋。我自己或許因職業使然,往往對文藝作品中表現關懷教育兒童或親子關係的內容格外敏感。就說2007年奧斯卡提名和獲獎的幾部電影吧,不管旁人從政治內涵、故事深意、藝術水準等方麵如何評價,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是關係孩子身心成長的部分,盡管這些或許不是影片的主流因此會被大多數人忽視。

  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墨西哥西語片《潘神的迷宮》(Pan’s Labyrinth),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把幻想的神話境界與殘酷的現實融為一體。其實,在很多年幼的孩子腦海中,幻想和現實是共通的,而成年人卻不理解他們,殘忍地粉碎孩子心目中的神話可能會永久傷害他們的心理。獲得最佳影片獎的《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中,缺少家庭關照的孩子因為受到黑幫老大的從小培養,長大後死心塌地為黑社會服務,反映出結交何類朋友和社會關係對孩子未來生活軌道的影響。《女皇》(The Queen)中的皇家親子關係,因為不平凡而不正常,皇家子孫們從小就在壓力下成長,不得不失去很多常人的生活特質,也培養出常人所沒有的堅忍和氣度。

  如果說上麵幾部影片的故事和親子關係都屬於特殊環境的極端例子,不具有廣泛代表性。那麽《陽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則是反映現代大眾生活的通俗片,因此這個低成本電影很受大眾歡迎。此片的主題就是家庭親子關係,我很反感片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態度,在父母永遠當著子女無休止爭吵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都會有性格的偏差,影片中的少年兒子就已經表現出心理障礙,也預示了小妹妹的未來。爺爺雖然最後教導孫女的一番話感人至深,但這老頑童教孫女脫衣舞教孫子搞女人的訓育後代方式實在不敢恭維。盡管這些屬於喜劇片的誇張搞笑表現手法,我懷疑觀眾尤其少兒們能否真正理解其黑色幽默從而受到正麵的教育?因此並不很喜歡這個影片。

  我想重點說說從電影《Babel》(譯作《火線交錯》或《通天塔》)受到的啟示。看了這個片子之後,丈夫說了句:“常看這類電影非得憂鬱症”。好萊塢影片通常頗具娛樂效果,因此才有商業市場,而近兩年的奧斯卡評獎卻有青睞沉重題材的傾向。《Babel》確實如俺丈夫所言,不是個輕鬆好看的電影。但它無疑是一部具有深刻社會政治含義的片子,可我在觀看影片時,並沒在意它有否反映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糾紛或不同民族之間的語言文化隔膜,也沒去揣測片子的社會含義或到底暗示什麽。我被影片震撼的,是片中明確表達的,卻可能被很多觀眾忽視的東西——親子之間的隔膜。

  親子依戀本是人類甚至所有生靈最基本的需求,卻被現代社會嚴重扭曲了。影片《Babel》講述了發生在四個國家的四個原本毫不相幹的故事,卻因為一支獵槍的聯係而互相交錯在一起。出於職業敏感性,我在看電影時,注意到這四個家庭盡管國家種族、社會階層、職業各異,但都有個共同點,即親子之間缺少共處,因疏遠而形成不正常關係,從而造就了孩子們的變態性格。

  北非摩洛哥窮苦地區的牧羊人孩子缺家教並不奇怪,父母因貧困少教育,對孩子的教訓就是粗暴打罵。導致子女們脾氣殘暴、愛好古怪、性變態。沒啥可玩的羊倌少年用獵槍射擊汽車來找樂子,沒想到子彈打中了一位美國女遊客。

  這對美國夫婦將一雙幼小的子女交給墨西哥裔保姆,自己去海外旅遊。因妻子意外受傷而滯留國外手術,也不許家裏正要回鄉參加兒子婚禮的保姆把孩子托付給他人。

  墨籍非法移民保姆離家十六年,靠打工掙錢養活故鄉家人。長大成人的兒子要結婚,母親無論如何不能不去參加。但她無法丟下主人的一對兒女,隻好帶著他們驅車前去墨西哥,回程時卻被邊防官員盤問。

  而在地球另一邊的日本,一名妻子自殺、女兒聾啞的父親,曾經去摩洛哥打獵,將自己的獵槍留給了當地向導。沒想到這槍輾轉到了那兩個放羊少年手中,引發了一場悲劇。

  引起我思索的是,電影中的幾類典型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例子。落後國家貧困地區的家長們不得不忙於謀生或外出打工(如摩洛哥牧羊人和墨西哥保姆),顧不上或不懂如何管教子女,是其地位和文化水平使然。不過家長們本意也都是想為子女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卻反而因分離造成親子隔膜,後代們受不到良好關懷教育,身心成長不健康。很多進城謀生的民工和生活在海外的移民家庭,都有這種無奈的親子分離,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恐怕畢生難以消除。

  如果說為了謀生疏遠孩子還有情可原。那麽代表富裕國家中產階級的那對美國年輕夫婦和日本中年父親,丟下子女不管自己遠赴國外旅遊打獵就完全不近情理。

  生活在緊張的東京大都市的日本男子承擔著很大的工作生活壓力,寧可獨自一人跑到異國去獵鹿以疏解苦悶,卻不知妻女照樣有焦慮需要關懷和溝通。妻子因孤獨憂鬱而自殺。青春期女兒雖然相貌清純可愛,卻因為是聾啞人而自卑,更因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懷而渴望他人愛撫,居然投懷送抱肯與任何男人上床。這樣的女孩真令人擔心,但孩子的變態是家長造成的。父親很少過問和了解女兒,母親的自殺又為成長期的少女留下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盡管孩子衣食無憂,心中的純潔和真愛卻趨於枯竭。有人感覺這個故事與其他幾段關聯不大,其實除了那支槍的聯係,還有親子 話題的共同性,因此女兒的戲份超過父親。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編導的意圖,也可看出表現東西南北不同國家地區線條交錯的親子關係是此影片所反映的要點之一。

  這四個交錯線條的故事中,看起來最無辜和值得同情的是那對美國夫婦。出國旅遊卻無緣無故挨了一槍,差點令妻子葬身在缺醫少藥的異國窮鄉僻壤。留在家裏的年幼子女,也因被保姆帶著往返墨西哥途中出狀況而險些送命。然而,若論起所有事件的罪魁禍首,也要數這對美國人。不管是為了彌補夫妻感情還是什麽理由,要不是他們丟下孩子自顧自跑到什麽窮山惡水之邦獵奇旅行,所有悲劇都不會發生。他們顯然不是第一次將孩子留給保姆。盡管保姆愛孩子,但她因自己身份非法缺少安全感,英語也不佳。孩子經常見不到父母而隻與這樣的保姆相處,必然感覺缺乏保護。小女兒體弱多病,還有與年齡不相稱的擔憂和恐懼感,生怕被父母拋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的身心問題不會亞於那個日本少女。

  其實,電影中的這兩類中產階級家長在生活中也不少見到。而且在當今社會,成年人為了疏解來自職場、社會、家庭、生活、感情等各方麵的壓力,時常用“逃遁”作為一種時髦的理療方式。強大的商業攻勢也對準那些有消費能力和精力體力的階層,引誘人們去“旅遊度假”、“追求挑戰”、“培養愛好”、“縱情娛樂”、“享受人生”等等。中青年中產階級尤其時興追趕這些潮流,時不時需要逃避職場,或者獨自一人離開家人享受獨處,或者夫妻同行擺脫孩子拖累,或者約上興趣相投的狐朋狗友享樂冒險一番。這也許對排解成年人的精神壓力確實有效,但別忘了,這些中青年也往往是家有童年少年子女的家長,不僅承擔著對社會、事業、家庭應付的責任,更有養育陪伴子女的義務。在大人疏解自己內心焦慮之時,有沒有想過孩子們的感受?我在職業中接觸過各族裔少兒,一些家長忙於事業,早出晚歸或經常出差,孩子們通常對這些還能夠理解。但越是繁忙的父母越應該有空就與孩子共處,或全家一起度假。然而,有的家長外出休閑度假也不帶孩子。孩子們對此的反應是:“這不公平!”(It's not fair.)從孩子們失望的語調中,我能感覺到,他們對父母的信任和感情正在隨著不公平次數的加多而流失。

  因為有這些經曆,我看《Babel》感觸最深之處或許與其他人相異,但與教育專家朋友談起卻很有同感。我也在腦海裏回放了自家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鏡頭,驗證一下我們作為家長是否還算稱職?是否也讓孩子感覺不公平了?

  我和丈夫年輕時都喜歡旅行,當年在國內,大學時期或結婚之後,公務出差或自費旅遊,都走過很多山川湖海。孩子的出生,使我們多了一份牽掛和羈絆。記得女兒不足一歲時,我和丈夫出差去峨眉山參加同一個學術會議,把小女兒托付給了奶奶和小保姆。為人父母也得幹工作,履行公務當然沒什麽可說的,會議期間爬峨嵋逛成都也無可非議。不過夫妻同行出公差的機會很難得,散會後我們還玩興未盡,聽說剛開放不久的九寨溝猶如人間仙境,來到近旁不去一趟心不甘。正好快到國慶節了有幾天假,但節前本應該回單位上一天半班。當年沒有手機,打長途電話也不方便,何況請假不準咋辦?我倆幹脆來個人在外不受軍令,先斬後奏,沒通知工作單位和家人,擔著曠工罪名,踏上了“私奔”旅遊的行程。那時未經汙染的九寨黃龍之美確實終身難忘,但更令我刻骨牢記的,是回家後的教訓。

  連公務帶私遊半個多月,回來後當然因不事先請假擅離職守遭到工作單位批評,不過我早記不清我倆受到何種處罰了。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回家後見到小女兒的情景:孩子本來粉嫩的小臉蛋兒布滿了紅紅的疙瘩,躲在奶奶懷裏不肯讓我們抱。奶奶外婆倆老太太把我和她爸一通數落教訓,怎麽能丟下這麽小的孩子一走沒音信?咱做了錯事的父母也不好怪老人們咋讓孩子起了一臉疙瘩。我母親是資深小兒科醫生,她說這是嬰兒濕疹,多半是由牛奶或其他食物過敏引起。可女兒一直吃這些也沒起過濕疹,怎麽就這些天會出現異常?據說也可能由環境改變水土不服和心理因素引起。外婆分析八成孩子是因為突然見不到出生後就日夜相處的父母,感覺失去依靠和保護而產生情感不適應。雖然這麽小的孩子還不會講話表達,但變故仍然會給他們帶來嚴重身心影響。小女兒那一階段變得敏感愛哭,臉上濕疹也過了數周才消除。我覺得非常對不起孩子,發誓再也不會幹這類父母雙雙離家丟下她不管的事了。

  後來,我離家遠赴美國求學,不得不告別三歲的女兒,但還好有她爸爸陪伴在她身邊。一年之後,丈夫帶著小女兒來美國與我團聚。當初沒有獎學金留學的我,需要丈夫來打工掙錢,而女兒卻會是個負擔,因此我的擔保人同學老師和國內單位領導同事一致反對我們帶孩子來美國,但我決心不能把孩子單獨留在國內。而看看周圍,多數中國留學生都是那樣做的,夫婦雙方先後來美國,孩子留在國內少則數月一年,多則若幹年。這些“留守兒童”,無論祖父母們給予多少關愛,父母們日後花多少努力去彌補,孩子們心理上曾經被拋棄的感覺都將終生難除。

  一個網友在送兒子上大學的文章中寫道,當年曾經把年幼的兒子留在國內三年。到了兒子要離家去外地上大學時,說起要過幾個月放假時才能回家見父母,兒子說:“幾個月要比三年好過多了。”母親此時才知道當初那與父母分別的三年,在孩子心中留下何等陰影。還有個朋友的女兒去年從哈佛大學畢業,並成為登上該校畢業專刊封麵的唯一本科畢業生。家長們該多麽為這樣出色的孩子驕傲啊。然而,母親回憶女兒成長過程時,特別提到一件事:女孩青春期時也有teenager的逆反,當母親批評她時,孩子頂嘴說:“難道你就沒做過錯事?在我六歲時,你把我丟在中國,自己到美國與你丈夫團聚。這事做的對嗎?”母親說自己當時啞口無言,眼淚都流出來了。沒有想到,幾年留守的經曆給孩子種下了永遠不肯原諒父母的種子。即便孩子如今已經長大,學有所成,善解人意,父母還是感覺她的那種心理創傷是不可逆轉的。

  聽到這些親子之間的故事,我感觸很深。這些父母還屬於能夠與子女交流的,因此孩子們能夠道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許更多作過類似之舉的父母會用大道理壓得子女不敢表達意見,使孩子早年被暫時拋棄的心理創傷再次被壓抑,得不到疏解治療,對塑造健全人格更為有害。從未成年的孩子角度看,父母無論有什麽樣的理由,特別是頻繁外出或長期離開孩子,都是“拋棄”行為,孩子越年幼不懂事,傷害會越嚴重。在渴望親情的年齡遭遇父母的離別遺棄,除了造成親子間感情的疏遠和隔膜,也會在這些孩子的個性中形成冷酷、自戀、多疑、膽小、孤僻等特質,長大後有人際關係和心理方麵的障礙。

  我慶幸,當年正確決斷讓女兒跟著爸爸一起來美,其後我們一家人再沒長久分開,女兒起碼是和父母一方長期在一起。多年來,我們夫婦在選擇旅遊度假等家庭活動時,也為了孩子做出調整,犧牲了一些自己原先的興趣愛好,卻在與孩子共度時光中享受到無窮樂趣,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孩子小時,我們不再挑戰危險運動,外出度假都找適合全家遊玩之處,帶孩子去與其年齡相配的地方,參與適合的活動。當初聽沒有孩子的朋友說,迪斯尼樂園特沒勁,可我們帶著十歲的女兒,就變成特別有意思的旅行。聽說滑雪是項“家庭運動”,我就積極倡議,把小女兒帶上了滑雪場。隨著女兒年齡和技能的增長,到了她不帶爹媽玩的時候,我們也就不跟著湊熱鬧了。還有露營,因為女兒和朋友們喜歡,幾乎成為每年夏季不可缺少的家庭假期。除了公務出差,我不會丟下孩子家人獨自去旅行遊玩。我曾經參加一個代表團去南非,無法帶女兒同行,作為補償,那年暑假就帶她回中國探親。十二歲的女兒在紀錄當年最不好的五件事時,把“沒能跟媽媽去南非”列為首條:而在最好的幾件事中,則有“跟媽媽回中國”。可見外出旅遊在孩子的生活中是大事件,能否與家長同行對他們影響重大。

  女兒長到十四五歲,我們就開始鼓勵她放單飛外出見世麵,參加住宿夏令營、回國旅行團等。當然依然有全家度假的時光。如今,飛出家門上大學的女兒已經在自己闖蕩世界。而作父母的我們可以安心在家守空巢,或者玩自己想去的地方了。雖然因年齡漸老,做有些事、去有些地方已經力不從心,但我們並不後悔錯過了能夠享受那些的年月。究竟,我們沒有錯過與孩子共處的天倫之樂,不會因為曾經離開孩子而吃後悔藥。當聽到女兒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對我說:“你的女兒非常可愛,在華裔女生中屬於有自信心、個性陽光心理健康的,你們家長功不可沒。”我感到欣慰。

  我認為,家長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愛打罵孩子的家長,培養出的子女也同樣會虐待後代和他人;經常丟下孩子自己出遊的家長,也讓子女感覺離家出走理所當然;不與孩子家人分享自己心思想法的家長,難道能指望孩子對你說真心話?

  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僅有愛心和自信心,而且不管她飛得多遠,都會與我們貼心,而不會不顧家庭父母。因為這是我們做出的榜樣,也會收到相應的回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