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

貝葉是一種可以在上麵寫上字的葉子。
個人資料
.川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莊子故事係列之二 : 藐姑射山神人

(2011-01-16 16:15:21) 下一個

莊子故事係列之二 : 藐姑射山神人

莊子的逍遙遊裏用鯤鵬和蟬鳩的故事說明了世間萬物有大小的區別,小蟲因為自己的局限無法理解大鵬的誌向之後,進一步通過藐姑射山神人的故事說明因為才能誌向胸懷的差異,人也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層次。

莊子先是說:小池裏的小雀看見像雲彩一樣在天上翱翔的大鵬,便譏笑說:我在野草之間隨便跳躍飛翔就很了不起了,那大鵬它到底還想去哪裏?這就是大與小的區別了。在人世間呢,有些能任一官半職的,或者行為被一個鄉村的人讚賞,或者品德能得到君王的歡心,或者能征服一個國家的人,他們的沾沾自喜就跟那些小雀是一樣的。

莊子接著說:有一個名叫宋榮子的人卻會嘲笑那樣沾沾自喜的人。宋榮子自己可以做到整個世界都讚美他時心裏不會更加得意,整個世界都批評他時心裏不會更加沮喪,他可以分清內心和外物的區別,光榮和恥辱的界限,對世俗的聲譽不會汲汲追求,但是就算這樣,他還是沒有什麽建樹。有一個名叫列子的人,能駕風行走,樣子輕妙極了。但是列子也還是憑借風力的。如果能夠遵循天地的自然本性,順應六氣(陰,陽,雨,風,晦,明)的變化,遨遊在廣闊無邊的世界裏,就是真正的無拘無束了。所以說,至人會忘掉自我,神人不追求功名,聖人不在乎名望。

故事又說:上古有一個名叫堯的帝王,想把王位讓給當時一個很有才能的隱士許由。許由推辭了。他說:太陽出來了,還要點著火想顯示火把的光輝,不是很費事嗎?天已經下雨了,還要人為去灌溉想讓大地更加潤澤,不是很徒勞嗎?你已經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還要去代勞幹什麽呢?難道是為了要出名嗎?我認為名望是比實在的東西要次等的,難道要我追求次等的東西嗎?小鳥在森林中築巢,隻不過占著一根樹枝罷了, 偃鼠去河裏喝水,隻不過喝飽肚子而已。

然後莊子就通過肩吾之口說了藐姑射山神人的故事。

有個叫肩吾的對一個名叫連叔的人說:我聽接輿說話,真是大而不當徒勞無益,聽起來讓人覺得恐怖,簡直漫無邊際胡說八道,一點也不近人情。連叔問他為什麽。他轉述接輿的話說:在藐姑射山上住著一個神人,肌膚象冰雪一樣潔白,姿態象純潔的少女一樣柔美。那個神人不吃人間煙火五穀雜糧,隻吸清風飲甘露。能騰雲駕霧遨遊四海。凝神專注就能使萬物不受禍害穀物豐收。肩吾認為他是口出狂言,所以不相信他。

連叔便說:瞎子沒有辦法欣賞到多彩的景觀,聾子沒有辦法欣賞到鍾鼓的音樂。不但人體上有聾瞎的情況,人的認知上也有,像你這種就是知識上的聾瞎。像那個神人,他的品德跟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了,人世間的勞碌紛爭他不會關心,外麵的世界傷害不了他,大水滔天淹不死他,大地焚燒到金石溶化土地燒焦也奈何不了他。他怎麽會受到外物的拘束呢!

莊子通過這些故事說明有較高精神境界的至人能夠把自己當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從而忘記自己。有很高修養的聖人不在乎外界給予的名望,更看重實質的東西。至於那個藐姑射山的神人,其品德人才已經高深莫測跟天地合一了。

下麵一些名言是人們常常津津樂道,並且隱含了很多高深的道理的: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就是說整個世界都讚美自己時心裏不會更加得意,整個世界都批評自己時心裏也不會更加沮喪。這樣就可以不受外界的毀譽的幹擾,專心致誌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進行修煉。後世比較接近的說法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做到超然物外的境界。這是一個非常難以達到的境界,因為人都是容易因為別人的讚美而歡欣,因為別人的批評而難過的,不過,很多時候,別人並不一定能真正公平評判出你的價值,如果太在意別人的毀譽,反倒容易受人左右而迷失自己。

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至人是思想道德達到最高境界的人,這樣的人會忘掉自己,能跟天地萬物同一。已經掌握了世界萬物的道理而神妙莫測的人是神人,這樣的人不會去爭名奪利。品德和智慧高尚的人是聖人,這樣的人不會在乎個人的名望。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時雨降矣,而猶自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

太陽出來了,還要點著火想顯示火把的光輝,不是很費事嗎?天已經下雨了,還要人為去灌溉想讓大地更加潤澤,不是很徒勞嗎?這是用來說明在比自己高超千萬倍的大自然麵前,不要去做徒勞無益的事情。這裏延續了老子的“治國若烹小鮮 ”順其自然去治理天下的思想。

鷦鷯巢於深林 ,不過一枝;

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鳥在森林中築巢,隻不過占著一根樹枝罷了, 偃鼠去河裏喝水,隻不過喝飽肚子而已。意思是人所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不多的,沒有必要汲汲以求虛幻的名聲和多餘的身外之物。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這一段對神人的描寫是很美麗也很浪漫的,成為描寫超凡脫俗純潔美好的人物的經典。屈原在《離騷》裏就寫自己“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來表達自己高潔的情懷。

瞽者不以與乎文章之觀,

聾者無以與乎鍾鼓之聲。

意思是瞎子沒有辦法欣賞到美麗的文采,聾子沒有辦法欣賞到美妙的音樂。有一句更淺顯的俗語叫做:“美是到處存在的,世界上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莊子還說到人不但身體有聾瞎的疾病,認識上也有。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不做認知上的瞎子和聾子。

 

下一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