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

貝葉是一種可以在上麵寫上字的葉子。
個人資料
.川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旅(3)

(2008-01-12 11:48:35) 下一個
文秀帶著田玉走在荒涼的山嶺小道上,小道兩旁零零落落地長著一小片一小片的地菠蘿。它那像仙人掌一樣帶刺的厚葉橫到路中,穿過田玉的褲腳括傷了他的小腿,但是他沒有感覺。他被遙遠的山邊那霞光萬丈的日出震懾住,覺得有生以來從沒有見過那麽圓,那麽大,那麽鮮豔奪目的太陽。那噴薄而出金光四射的情景讓他豪情頓生。

“是的,那就是故鄉的涵意。”他聽到母親的心聲。腦海中浮現出一幅似曾相識的畫麵。迷離的彩霞環繞著火紅的太陽,籠罩著寧靜的海港,灑下滿世界的光怪陸離。“是莫奈的日出印象。”田玉記起來了。雖然腳下沒有海港船舶隻有連綿的山嶺,卻是那麽異曲同工。

“故鄉是會經常出現在你的夢境中的地方。”文秀說。多少年過去,故鄉的日出日落還是越來越清晰地在夢中出現。有時輝煌,有時黯淡。遠處那片橫在上學的途中似乎永遠走不盡的森林,更是如影隨形,在夢中她迷失其中,永遠找不到所呼喚的人。

他們後來離開小道,用手腳撥開過半身的雜草和不知名的小樹木往山頂走。在山頂有兩座小小的土堆,又大又白的鵝卵石將兩個土堆圍成一個大橢圓,圓圈內被清理得幹幹淨淨,寸草不生。土堆周圍種了十八棵整齊的鬆樹,已經長得高聳入雲, 給這座荒蕪的山嶺戴上了一頂華冠。 從文秀激動的思潮中,田玉知道了這是外祖父和曾外婆長眠的地方。他們在鵝卵石上坐下來。極目望去,太陽已經升得很高,變成淡金色的圓餅。他們就好像是坐在一個平底大海碗的上沿,平平的碗底是被切分得平平整整的田野,秧苗長得綠色盎然。接近碗底的四周長滿了巨大的亞熱帶水果樹:荔枝,龍眼,木菠蘿,板栗等等,在果樹叢間座落著幾十棟用泥磚沏成的土屋。在太陽腳下,與墳墓連成一線的對麵,有一座小土屋掩映在巨大的荔枝樹之間,那就是文秀出生和成長的地方。

“躺在這裏的這兩個人,在我的生命中是如同太陽和大地一樣的人物。田玉,我希望能帶你到我的記憶的最深處,從他們開始,去到想像力能達到的最遠的地方,經曆一次長長的旅行。”

田玉隨著文秀的思緒來到一間泥磚灰瓦的土屋,門檻上蹲著一個隻有兩三歲的小女孩,他知道那就是母親最早的記憶中的自己。這是一個微風兼細雨的清晨,她被布穀鳥的鳴叫聲驚醒,自己爬起來,因為還不會穿衣服,便隻是穿著肚兜蹲在大門門檻上靜靜地望著門外的世界。天是灰蒙蒙的,下著毛毛雨,風吹得蜜菠蘿和荔枝樹葉嘩嘩的叫,遠山被籠罩在灰蒙蒙的雨簾中,黑幽幽的,布穀鳥一聲聲地啼叫著 “ 耕田耕穀!耕田耕穀! ” ,雨聲 時大時小,和著漸弱漸強的風聲和鳥啼聲,譜出一首動聽的樂曲。文秀入迷地看著聽著,不知道過了多久,也絲毫沒有感覺到空氣的清冷,一直到一位早起挑糞水去淋菜的大嬸經過門前看到她的樣子,大吃一驚,叫來正在廚房煮粥的外婆 ,手忙腳亂地把她抱 進廚房去烤火穿衣,才打斷了她的沉迷。

“這渾厚和美的天籟之音,是媽媽內心喜歡詩歌和音樂的根源。” 文秀的心說。 田玉從她的心中看到了外婆香蘭的樣子。她身體精瘦,滿臉笑容,行走如風。到處都是她的身影和聲音,走路做事有如踏著音樂的節拍。關於她的記憶也總是伴隨著歌聲。她喜歡唱歌來哄文秀入睡,歌的種類繁多,多數是家鄉的山歌,有情歌,哭嫁歌,哭喪歌等,還會唱東方紅和國際歌。有一回她唱了一首客家調笑歌:

大腳姑娘不知羞
遊野浪蕩滿山走
劈腿跨上馬背去
兩條大腿光溜溜

唱畢她自己就笑彎了腰。把她的大腳跟文秀幼嫩的小腳排在一起,那腳顯得皮粗肉厚,十分寬大。然後香蘭給文秀說很多她年輕時候的故事,說那時的姑娘可命苦了,從小就要裹腳的,因為人家說姑娘的命是貴是賤要看腳,腳越小就越尊貴。不過香蘭小時頑皮,六歲那年,她母親給她纏上長長的裹腳布,她死活不從,拚命反抗,三天不吃不喝,把喉嚨哭出血來,又把小腿的皮抓得傷痕累累,她母親隻好做罷,由得她生成一雙大腳。

“要是沒有這雙大腳,就沒有文秀的媽媽,也就沒有文秀了。”香蘭對小小的文秀歎氣。她說她就是因為四處跑,才在很遠的大城市裏找到了文秀的媽媽。“那時她才滿月哪!”滿月那天被算命的說她克父克兄,所以她父親就厭棄了,不讓她母親喂她奶,命人把她扔在廚房的牆角。香蘭見到她時,她已經餓得奄奄一息。香蘭用一擔銅錢換她回家,沒有奶,每天熬米湯喂,也喂得白白胖胖的。香蘭說她就是靠著這雙大腳,每天騎著馬翻山越嶺去做買賣,那歌就是過村走巷時那些流氓唱來嘲笑她的。她有時給他們白眼,有時鞭著馬朝他們衝過去。但是她其實不在乎那些嘲笑。她從小小的城鎮出來,騎馬去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大的城市,在城裏天足才是時髦。“人活著就是要有一股心勁,文秀將來也要去很遠的地方,看大大的世界的。鳳凰就是要飛得天那麽高。” 小文秀聽話地不停地點頭說嗯,香蘭滿心歡喜。她喜歡用洗得發白的手帕洗文秀細嫩的皮膚,仔細清洗文秀的耳朵和耳後的皮膚,一邊讚美文秀的耳朵小巧玲瓏精致透明,說長這樣耳朵的女孩子有天大的福氣。又說文秀是連著紅胞衣出生的,一出胞衣便潔白無瑕,滴血不沾。那是天生的上等的的好命呢。她總是喜歡那麽說,聽過的人也暗暗稱奇,見文秀又白又胖,眉清目秀的,便都嘖嘖稱讚,說她一生一定很有福氣。

文秀的天性中秉承了她的母 親素貞敏感而又富於幻想的天性,也承襲了她清秀的容貌。。文秀和姐姐娟秀都是父 親春笙接生的。文秀小時候曾向父親求證外婆說的話,父親隻是笑著說: “ 阿婆迷信,哪有什 麽天生的好命。文秀一切都要自己努力啊! ” 直到她 長大了些時,春笙才解釋說文秀的確是連著胞衣出來的,他用剪刀輕輕在頭頂的胞衣上劃破一個口,她的頭才露出外麵。出生時全身是幹幹淨淨的幾乎沒有沾上血跡。但那也隻是自然生產的現象,不要迷信外婆的話,以為自己天生好命就什麽也不用做。

“ 外婆那 麽說隻是因為她太疼愛你。 ” 春笙說。確實,香蘭對文秀的寵愛到了讓人膛目的地步。由於姐姐娟秀身體很弱,大人們都有些擔心她活不長,文秀出生不久,素貞就斷了她的奶,轉喂娟秀。香蘭天天熬米湯喂養文秀,喂得肥肥白白健健康康的。文秀一出生就跟睡,南方酷熱,她每天晚上隻睡兩個小時,醒著就給文秀搖扇子,唱歌和講故事,愛她如掌上明珠。

姐姐文娟比文秀大兩歲,是母親素貞在被遣返的過程中懷上的。素貞那時滿懷憂憤 感 傷,又流離失所三餐不繼,所以嚴重營養不良 。 臨 盆 時一家人回到故鄉,姐姐淑芬卻不讓進門,說是孩子生在家裏不吉利。房子本來是香蘭辛苦一輩子建起來的,位居旺街,一共有三層。私營被限製之前,香蘭用一樓賣雜貨,二樓做客棧,三樓自住,那樣養活了一家人。四年前素貞懷了長子文恒,香蘭去廣州照顧素貞,房子給淑芬一家住。想不到回來時有屋進不得。香蘭氣得當街大罵,淑芬就訴說她是 12 歲被拉來當丫頭的,不像素貞好命,四十天就被揀來當公主養。現在素貞落難了才來求她嗎?香蘭罵她無情無義。說當初看你一個鄉下孤兒像乞丐一樣來到鎮上,可憐你才收養你,給你好吃好穿,教認字你不願學,才讓你跟著學做生意,長大了又出大嫁妝讓你體體麵麵嫁個好人家 。 說起來 嫁 妝也還是素貞出的呢。現在素貞鳳凰落難,你們就狗眼看人低了。春笙聽不下去,叫外婆不要吵,說住哪裏都沒有關係,我們經得起風吹雨打。當晚他們到一個茅草搭成的牛棚裏落腳。

三天後 文娟出生了。那天 晚上大雨磅礴,雷電交加。牛棚四處滴水。香蘭和春笙一人拉著塑料布的一端,擋住漏下床頂的雨滴。三歲的文恒爬在床上,看著痛苦呻吟的母親,放聲大哭。到雨停時,牛棚內積水已經沒過腳背。香蘭清理好積水,升火燒水做飯,等到水燒開房子暖融融的時候,她指著天邊還在輝耀的閃電發誓永遠跟淑芬斷絕母女關係,從今以後生生死死都跟隨素貞。

香蘭說到做到,那天之後直到死都沒有再踏入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房門半步。當時有好事的街坊鄰居知道了原委,來牛棚告訴她淑芬那麽做原是有陰謀的,其實不讓進門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怕素貞住下了就不走,怕已經到手的房子又被要回去。這幾年香蘭不在,淑芬利用在政府給領導開小車的老公拉的關係,已經把屋主改成她的名字。外婆氣得跳腳,心急火燎的就要去政府那裏討個公道。春笙勸住她,說家裏的事不要去麻煩政府,阿婆今後跟著我們同甘共苦,永遠是我們最親的阿婆。素貞也勸母親不要去生那些閑氣,說好兒不謀爺田地,她自己反正也不會跟姐姐爭房子的。香蘭待要往死裏詛咒淑芬一家,又念著那裏還有自己一手抱大的外孫,隻得硬生生地咽下了這口惡氣。

文娟滿月那天,牛棚裏來了兩個客人,挑著滿滿一擔吃的東西:糯米,臘肉,熏魚,和一籠活蹦亂跳的小母雞。他們是文娟的伯父和大姑。兩人從很遠的鄉下趕來,走了五天五夜的路,問了很多人才找到牛棚來。他們臉黃饑瘦,衣衫肮髒,滿麵倦容。見到弟弟春笙在破破爛爛的牛棚中,滿月的文娟瘦得像隻小貓,大姑愛雲難過得抱著文恒哭起來。香蘭和素貞也流了淚。伯父春瑞木著臉狠狠地抽煙。春笙難過了一陣,把文娟抱過來給愛雲看。說她是標準的瓜子臉,長大了一定很漂亮呢。愛雲這才眉開眼笑,說真的是美人胚子,長大了要迷死人的。

春瑞抽了一筒煙,對春笙說這個地方呆不得,不如全家搬回老家去。家鄉雖然是窮,卻是山清水秀的魚米之鄉,多年前有風水先生說過那裏是藏龍臥虎之地。養得出你這樣的人來就知道他說得不錯。愛雲也說回去吧,強似在這裏讓人糟蹋得豬狗不如的。香蘭勸說城鎮戶口丟不得,過段時間一定能把房子從淑芬那裏要過來,那時有個落腳的地方,怎麽也餓不死的。素貞和春笙想了又想,實實在是不願意跟淑芬爭房子,從今以後過寄人離下的生活。

“好!回老家吧。哪一方水土不活人!” 春笙朗聲說道。十天之後,他們挑著幾袋衣物,踏上了艱辛的回鄉旅程,回到文秀藏在最初的記憶中的地方。

田玉通過母親的記憶清晰地見到她的故鄉明川。村子正如從香蘭和春笙的墓地往下看所見到的那樣,是一個巨大的平底海碗的形狀。在碗底的平坦田野看去,東西南三麵環山,北麵有一條從明江分流而來的小河,也叫明川。明川被大石灞攔腰擋住,分為三條小溪流,一條流進碗底的中間,滋潤那一大片的田野,另外兩條各分東西,流向東西山腳那些依山而建的農戶。東溪清清的溪流正好流過他們的土屋門前。

田玉看見外祖父春笙用木頭砌出蜿蜒的階梯,從屋子的左邊彎彎曲曲地伸向下麵的小溪。曾外婆香蘭背上背著小文秀,雙手捧著一盆清水慢慢地從小溪走上來。進了土屋,香蘭放下文秀,用一條沾了水的破毛巾把泥的地麵抹得像石膏一樣滑溜溜。然後香蘭跪在地上雙手扒地,文秀把她當馬來騎,一邊給她唱自編的騎馬謠?

上山容易下坡難
山坡溜溜膝頭顫
騎馬得得大步過
馬蹄踏破家遙遠

夏天酷熱的下午,常常會有騎馬的外村人停在小溪邊,坐在木階上上歇息。香蘭會讓小小的文秀捧著茅草根熬的涼茶給他們喝。

“文秀乖,給客人的東西要用雙手來捧啊!”

“ 是!叔叔請喝茶! ”

文秀清亮的聲音和笑聲總是讓過客喜笑顏開。有一個壯族的阿娘給她取了個名字叫“阿努湊” ,意思是像雞胸脯一樣雪白可愛。又有個阿叔把她叫做“囊裏” ,意思是像紅蘋果一樣。 文秀成了人見人愛的甜心寶寶。

明川隻有三十多戶人家,其中一半是姓葉的客家族人,另一半是姓黃的壯族人。兩姓人家長期通婚,語言也是客家話和壯話夾著說。本來明川隻有黃姓土著,到上個世紀中,春笙的祖父因為逃荒,從遙遠的廈門一路逃來,大口袋裏裝了滿滿的菠蘿蜜核,餓了就燒幾顆來充饑。到了明川時,看見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就停了下來,在東邊搭個茅棚,把剩下的幾顆菠蘿蜜核埋進土裏---後來有兩顆長得枝繁葉茂,百年之後還是果實累累。從此葉黃兩家各據東西方而居,兒女互相通婚。那是後話。

那時明川天高皇帝遠,兩姓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大災大旱之年,還能圖個溫飽。人民不通文字,禮節風度是通過年節風俗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直到日本侵略中國時,葉家有一個遠房的表叔從省城逃難回來,在明川買了田地,開起了私塾,宣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遠近山村中稍微富裕的人家開始送子弟來上學,為的是成全了望子成龍的心意。私塾開學時,春笙已經十三歲,其時家中父親得了癆病,兄弟姐妹多,家中極其貧困。春笙雖是農家出身,卻是劍眉星眼,鼻如懸膽,配上一張橢圓的長臉,極其清俊。他心中羨慕在私塾中讀書的孩子們,每天放牛時都去到靠近私塾的山邊,躲到窗底下偷聽老師教書。裏麵的孩子還糊塗的時候,他早已倒背如流了。有一天被老師發現,心生感動,就上門來求春笙的父母讓他上學,說將來必成大器。父母為難之際,姐姐愛雲說,她做牛做馬也讓弟弟上學去。

自此愛雲每天上山砍柴挖藥,挑到遙遠的集鎮去賣,存得些少銅錢給弟弟買書添衣,有空便衲布做鞋,深怕弟弟赤腳被人取笑。而除了極冷的天,春笙平時卻舍不得穿,在眾生中顯得特別貧寒。老師憐他家貧,隻要求他每年繳五石米做學費,為著報答師恩,春笙便學得更加刻苦。其求學之情切,直至廢寢忘食的地步。月下苦讀實屬平常,無月之夜也曾效仿孔明捉螢火蟲照明夜讀,十五歲便得了龍州中考第一名,獲免費讀中學的獎勵,幾年後的高中聯考進了前三名,被保送至中山大學文學院。明川因之有了山溝裏飛出了金鳳凰的榮名。

春笙本來是應該潛心學問,做大學的教授,像他的恩師所希望的那樣的。但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抗日戰爭到了尾聲,而內戰打倒國民黨的呼聲又起。熱血青年都起來了,革命要緊,學問倒成了次要的。春笙於是挺身而出,加入共產黨和解放軍,自此走上與做學問完全不同的道路。

土屋隨著文秀的回憶逐漸呈現出清晰的內部結構。田玉看到一共有五個並排的房間,左右和中間的房間都開有門。從左到右依次是廚房;文秀跟香蘭的睡房;客廳;另一間睡房,裏麵有一張大床和兩張小床,是春笙素貞還有文恒娟秀睡的;最右邊的是春笙的藥房。左邊廚房中有木製的碗櫃,圓桌,大水缸,土砌的爐灶,爐灶的旁邊堆滿了柴草。香蘭經常在廚房裏忙碌,但是從不讓文秀靠近爐灶的地方,說是髒。中間的客廳牆上掛了很多春笙素貞還有文恒小時候的照片,春笙穿著軍裝,肩膀上共有四顆星星,軍帽上也有一顆紅星,看起來十分威武。素貞披肩的頭發自然卷曲,麵容甜美端莊。文恒的照片都是三歲前的,胖乎乎的十分可愛,滿月,百日,周歲,生日的都有。切┒際潛磺卜抵?八?切腋I?畹募鍬肌R┓客ǔ6際欠棵漚羲??揮寫後顯誒錈媸保?鶉瞬拍芙?ァ?

客廳的背麵也開有門,後麵是一塊很大的菜園,香蘭和素貞在那裏種了很多不同的青菜和果樹。有空心菜,韭菜,蔥,芥蘭,桃樹,李樹等,另有一角有春笙種的草藥:雷公斤,田七,雞血藤,甘草等。菜園的周圍都是荔枝樹,巨大無比,高聳入雲。那都是葉家的先人種下的,分給了春笙的兄弟姐妹們。夏天的時候,有熟透的紅荔枝垂了下來,低到文秀垂手可得。文秀忍不住伸手去摘,香蘭把她抱走,說:

“這些果子都是伯伯家的,我們不能隨便摘呀。”

然後她會帶文秀去到前門外,看那兩棵春笙回來後才種的荔枝樹。它們比起菜園後麵那些幾十年的大樹來是嬰兒一樣的幼小,但也有稀稀拉拉的果子了。前門外還種著龍眼,菠蘿蜜和板栗樹,還有大片的香蕉林。都是他們安家之後才種下的。

“你爸爸種樹的時候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到文秀十歲大,這些樹木就會結很多的果子。文秀也要好好讀書長大才有用。”

現在田玉能清晰地看見外公春笙了。他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臉上有著沉靜和孤寂的神情,眼睛和微微上翹如同微笑的嘴角讓人感覺溫暖。在文秀的記憶中他像一座穩重的大山,外婆香蘭是山中鬱鬱蔥蔥的森林和山林譜寫的樂曲,使人感覺無處不在。而多愁善感嬌弱柔美的母親素貞則隻是像是隻孤獨的小鳥,有時出沒其中。

文秀記得客廳的屋頂看起來十分高,上麵有一根根原木的橫梁。長長的魚網從橫梁上垂下來,春笙坐在下麵拿著菱形的梭子織網。文秀躺在地上看紅燈記的小人書,上麵的字一個也認不得,隻會指著圖畫說:姐姐和爸爸,姐姐和阿婆,姐姐和媽媽。。。逗得春笙哈哈大笑。叫哥哥文恒快教妹妹認字。文恒比文秀大五歲,隻是七八歲的樣子。他說妹妹好傻,又說老師叫背毛主席語錄,因為去趕集會有紅衛兵攔著,不會背就上不了街。春笙就把織好的魚網放下來,手提著頂上的網綱一拉一放,讓文恒仔細看:

“看到了嗎?這是魚綱,這是魚網。網洞是不是像眼睛一樣?眼睛叫做目。網綱提起來,魚網的眼睛就張開了。毛主席說:“階級鬥爭是綱,綱舉目張”。就是這個意思,記住了嗎?”

文恒連連點頭,文秀也記住了,因為父親的形容太形象了,十分難忘。

有一天文秀在夢中被文恒拉起來,哇哇大哭。文恒說妹妹別哭,快起來看,爸爸抓到了一條大魚,比妹妹還大!文秀跟著到廚房,果然看見一條碩大無比彩色繽紛的魚。香蘭喜滋滋地告訴她那是鯉魚。鯉魚被春笙切成很多份煎好,魚中段最好的部分先分給香蘭。家裏的習慣是好的東西先給外婆,吃飯也是先讓外婆,吃完後要說外婆慢慢吃才離開。那是春笙教育孩子們對外婆表示尊重的方式。

早年艱苦的生活練就了春笙極其堅韌的性格,非凡的靈性加上沉靜而不屈不撓的個性,使他在人生道路上雖然曆盡艱辛卻難掩光華。早年他加入革命不久,因為年輕,出生清白再加上傑出的跳級和保送讀書的記錄,在全國解放那年即被選拔到中國人民大學深造。畢業後被分配到廣州軍分區空軍部,先擔任指導員,而後逐步升至營,團,師級幹部。那是十幾年春風得意的歲月,如果不是被一個朋友出事連累,部隊本來是安全的絕緣體,身處其中原是不會被文革的大火燒傷的。

那位出事的朋友是春笙高中時的同學劉信,畢業時同被保送讀大學的優秀學生之一。在艱難求學的時代,劉信雖出身富家,卻視貧寒的春笙為知己,而且他學習刻苦,正直誠懇,毫無紈侉之風。兩人結為生死之交,同息同作,衣食共享。春笙參加革命時,劉信選擇了繼續讀大學,畢業後回家鄉參加土改,逐漸進入鄉鎮領導階層,四清時擔任縣長。四清運動到了尾聲,被人挖出他的出身成分有問題而被當成反革命打進黑牢。他寫信給春笙訴苦,而且家鄉來人也往往緬懷他執政的清廉和真正關懷人民疾苦的功勞。耿直重義的春笙哪裏能容忍,日夜不安地頻頻向各級領導乃至中央寫信,要求給劉信平反,說是願以人格擔保劉信絕對是革命同誌。沒想到引火燒身,擔保不成反遭牽連。文革一開始就被加上包庇反革命份子的罪名開除黨籍和一切職位遣返回鄉。素貞不願劃清界限,也同被遣返。其時素貞身懷六甲,而後牛棚生女,有家進不得,才返回春笙的故鄉明川。

明川在春笙離鄉求學到狼狽返鄉的二十多年中基本上還是老樣子,隻是物是人非了。人們手中沒了自己的田地,就開始把目光轉向人與人的鬥爭。古樸的民風日漸式微,階級鬥爭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使得出身不好的人身上被烙上永遠無法磨滅的烙印。從前男婚女嫁講究的是男歡女愛門當戶對,現在是要看出身,如果有誰為色所迷膽敢背經離道的,將要付出終生的代價,而且還波及家人。春笙讀私塾時的恩師被評為地主,從此低頭做人,沒多久便鬱鬱辭世。他的兒子跟春笙的大哥春瑞的大女兒相愛,兩人不顧一切結了婚。春瑞本來是受人尊敬的村長,因為這檔婚事被撤了職。村長被一個黃姓的壯族人接過去當。那人讀過初中,本來是村裏的會計,品性還算純良,隻是十分膽小怕事,唯唯諾諾一切都聽大隊部的。

春瑞本來是一呼百應的人,養成了豪放的性格。大躍進的年代,明川河還沒有築壩,從村子中間蕩漾而過,使明川冬旱夏澇,大雨之時即泛濫成災,農作收成不保。春瑞一聲令下,全村男女日夜苦戰了三個月,把堤壩築成並修好東西兩溪的人工河,從此明川旱澇保收。堤壩高達三丈,大雨後常常水流如瀑,激起層層浪花。夏天時勇敢的孩子們常常從兩旁堤岸飛躍而下,練就一身潛水的本領。那裏成了明川最美的遊玩場所。春瑞也因此獲得鐵漢子之名。

春笙一家剛回到故鄉時,村長萬分猶疑,不知如何安放是好。春瑞一手抱了個大菠蘿蜜,一手提了鋒利大刀趕到村長家,把菠蘿蜜往桌上一放,一刀劈下去,菠蘿立即一分為二,大刀深入桌麵。不容置疑地說:

“軍官回來了,他是被冤枉的。我已經幫他看好了地,明兒你撥十幾個人去幫他沏房子去。”

“這不。。。該向大隊反映一下再。。。”

“建好了再反映!”

村長看他把刀拔了起來,隻好不情願地點點頭。

“菠蘿蜜看起來不錯,你嚐個鮮。明早讓他們早點去!”

一個星期後,嶄新的土屋就在東溪邊上建了起來。房子建得比全村最好的房子還好,因為村人看春笙氣宇軒昂,素貞眉目清麗,實在是平生未見,都不由自主地對他們生了敬意,不敢怠慢。

[上一章]    [下一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