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零九年暢遊祖國--北京,西藏,成都,上海,北京遊 三

(2009-09-13 01:38:05) 下一個
我前文說過這次照了很多照片。不知大家有沒有相同的體會:照照片的時候非常興奮,可是真的要整理照片,歸類,上傳的時候就是力不從心的。就比如說這次,零零總總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

http://photos.socketpair.com/60c16c5750cd356b37f6d8adfe27f61a/china2009/



紮什倫布寺是出了拉薩後我見到的最輝煌的寺院。拉薩的寺院總是有太多進進出出的遊客,被熱鬧的小商販包圍著,少了很多寺院應有的莊嚴肅靜。紮什倫布寺有眾多僧侶,看他們讀經辨理,氣定神閑。我在前麵已經發了幾張這裏的照片。據導遊說這也西藏最大的寺廟之一,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6大寺廟。我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很長,照了很多照片。









遠路而來的朝聖者,或稚童,或老者








藏族的女人真的很能幹




紮著朝天辮兒的小妞妞



出了紮實倫布寺,我們就一路奔向老定日, 路很平,但很少有來往的車輛。偶爾也能見到運輸物資的卡車,就比如說這個很不走運的卡車司機。




大片的油菜花和崇山雲海





海拔越高,山上的植被越少









在這裏,時間留下了它的痕跡



汽車越過了一個個的山口









我們來到了古老的薩迦寺。




這裏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薩迦”係藏語音譯,意為灰白土。薩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塗抹寺牆,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



























藏傳寺廟裏的很多法器裝飾都與內地不同。當習慣它的不同的時候,這支眼熟的香爐就很讓我疑惑。



仔細察看了上麵的印記後恍然大悟,原來它本就是北京一個公司製作的送給薩迦寺的一份禮物!





剩下的路可謂是我的“朝聖之旅”的重頭戲--珠峰!





越近珠峰,越感到它的神秘和莊嚴。一路上雪峰連綿,雲濤奔湧







我去的時候正是七月底八月初,這時還有不化的冰雪應該是常年的凍土帶了。
















這裏你是不是覺得已到了世界的盡頭?其實不是,穿過了這片迷蒙和風雪雲霧,真正的珠峰腳下竟是平靜如春光下的大地。







這是珠峰大本營前的地碑。到此地,已是五千多米的高處了。尤其是在登高運動中,呼吸變得極為艱難。看到這塊地碑後麵的小山丘嗎?我用了幾乎是十分鍾的時間爬了上去。到頂時,覺得肺都要炸了。


小山丘前是預留出的帳篷地。現在不是登山的季節,所以空無一人。站在這裏,我們都在等著看珠峰。



我們在大本營的山丘上苦苦等了兩個小時,不停的猜測,惶恐的捕捉著每一絲痕跡,但珠峰仍矜持地肅立在雲霧背後。


每一陣風都把雲朵吹皺成新的形狀。可浮浮隱隱,我們就是看不到山峰的全景。



到底,這天上的哪一點雪白才是人間仰望的珠峰?



人群裏有獨行十年的老驢友,德國來的旅遊團,日本來的背包客,法國的一家人是騎自行車從西藏出發,韓國一對小姐妹竟是一路走上的大本營。五湖四海的人們聚在一起,翹首仰望。雲朵的每一次變化都讓人群中湧起一陣騷動,大家急切的猜測著,等待著。




哪一個?哪一個?






天漸漸黑下來,我們還是不能確定是否見到了珠峰。持續的寒冷和淩烈的風讓我的身體漸漸僵了起來。視線似乎更加模糊。導遊在下麵催促,我們不得不回到了帳篷裏。

那對日本的小情侶還在小山上堅持著,用望遠鏡和遠焦捕捉著。

第二天清晨,霧氣沉濃,我無聊的在帳篷外踱步。

                                                  






荒野上有同我同樣晨起無聊犛牛和旅客。

回頭望望那昨天守了好久珠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還能再來,能不能真正看到她雲網麵紗後的真容。覺得一些遺憾。可轉念一想,我畢竟來過,畢竟守望過,畢竟。。。




等等!那是什麽?!

就在被我昨天攝過無數張的那趟山脊的背後,隱約閃出了一座雄偉的山峰!










相對亦忘言


   


等身後有人高喊起:“看哪,珠峰出來了!”的時候,我不禁啞然失笑:珠峰?珠峰,她從未藏起來,隻是世人眼力太淺,看不透太多雲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eattle1 回複 悄悄話 "她從未藏起來,隻是世人眼力太淺,看不透太多雲障"--- 讓人回味的句子。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