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顫之餘,看跟貼倒是懷念起三輪車來了。
我很喜歡坐三輪車。以前我家那個小區門口是個聚集地,暫時沒拉到生意的車夫們會匯聚在此邊聊天邊留意潛在的生意。從小暈車,做公交車對我絕對是不得已之舉,所以每每出門都喜歡坐三輪車的。其中有一個人,妻子在我們小區裏開了一間便利店,丈夫每天帶她來上班下班,二人看起來很樂融融的樣子,來來去去便認識了。我每次出去時都會先尋找他,如果他不在才會坐別人的車。他的車總是打扮得很漂亮,紅紅粉粉幹幹淨淨的,後來更是在車上裝上了馬達,從人力升級到機動,坐在車上任風肆意將頭發亂吹亂刮,很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感覺。
三輪車夫們基本都很愛惜他們的車,夏天是皮革坐墊,冬天會用了鮮豔的毛巾把坐墊包起來。可收放的帳蓬都是防雨的帆布,一般都是暗綠或深灰,偶爾有人用黃色看起來就會很搶眼,也許會增加一點競爭力。我是不喜歡拉上鬥蓬的,除非過於烈日當頭或是下雨。我不覺得坐三輪車有什麽負疚感,正如胖弟所說,一份勞動一份收獲,跟其它的工作也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但有時當很多車夫圍上來時,會有矛盾:不忍心坐那年紀大的人的車,但當你跳上了別人的車時,卻難以忽略那轉身離去的老人眼內刹那的黯然。
我喜歡下車的時候多給一塊錢,看他們連連道謝的樣子,就會想:有時製造一點快樂是多麽容易啊。
最好笑的是一次去外婆家,我和姐姐先在前麵跑了去叫車,跟車夫們講好了價錢,等爸媽兩人不緊不慢地走近時,車夫一見,立馬要求漲價——他倆的噸位太足了!
自從出來後就沒再享受過坐三輪車的快樂,神奇的是我的暈車症也不治而愈。一次在中央公園看到這麽一輛打扮得好似新娘子的車,眼前浮現的,是那段斜坐三輪車,看盡長安花的時光。
5天,哈哈,有機會俺貼點兒俺爹媽的照片,如果下次回去能找到的話。俺出來啥老照片都沒帶。那組照片是很讓人無言。
aptamer:我現在還喜歡他啊,上次還在壇子裏貼過他呢,不過很久沒看過他的片子了。這個電影很久前看的,很美的中國景色,男女主角演得都好。
小頂:可以想像你撞樹的樣子,因為三輪車很難翻,所以你隻好撞樹了。哈哈哈哈~
一般自己都有交通工具,或者出租,不過很喜歡坐公交,沒事一樣的轉啊轉,嗬嗬
三輪車,騎過一次,撞樹上了!!
4黑從小就有給小費的良好習慣.
俺還一次都沒坐過三輪車呢,去鄉下地方做過摩托車,把俺嚇得夠嗆,又不想抱前麵那位司機大哥~~~想象黑黑坐三輪的樣子一定很小資很懷舊吧,現在國內那兒還有三輪車啊?
考古了一下老地主的貼,在不同的地方看過許多次的圖片,仍然是看一次流一次淚,對咱國家是恨鐵不成鋼啊。弱者太多了,像最近同學就和我探討工作去留問題,我們實習的地方靠近唐人街,遇見許多英語不好國人被欺負的事情,我們力所能及看得到又能幫得到的實在很少,有過很衝動想以後留在那個地方繼續工作以便幫助更多國人。可工作環境和同事質素實在不敢恭維,俺賁小家的bs自已一哈,很難不顧一切學習雷鋒叔叔啊~~~~
There are also 三輪車 taxis in my hometown,called "guai3 di1". :) I really like them since they are everywhere, mostly man-powered, and very affordable -- very convenient and great for the enviroment!! The drivers also look very fit, thanks to the good sports. Just wish their earnings could be enough for a decent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