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由來涉及機構有兩個,一個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一個是維也納愛樂樂團。協會成立於1812年,目的是推廣各種音樂。樂團作為獨立機構租用協會的大樓和音樂廳。
1863年當時的奧地利皇帝弗蘭茨 約瑟夫,茜茜公主的丈夫批準協會在現在這個位置建一幢大樓,其中包含五個大小不同的音樂廳,該建築由住在維也納的建築師漢森Theophil von Hansen設計,1870年正式使用。這位曾經在希臘雅典學習過建築的丹麥人,還是奧地利議會大廈的設計者。
在當時還沒有對聲學的研究情況下,漢森完全憑借他的靈感設計出鞋盒形,大空間,具有極好音響特色的音樂廳,尤其是眾所周知的金色大廳。出色的設計和建造得到人們普遍的稱讚,很快這個音樂廳便名聲遠揚。至今還有聲學家到金色大廳來研究其建築的聲學特色。
目前五個音樂廳隻有兩個廳對外開放,一個是博拉姆斯廳,600個座位,另一個就是金色大廳,1744個座位和300個站位。
從1939年開始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每年新年的第一天在金色大廳演出,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隨著電視業的興起,從1959年開始音樂會通過電視向歐洲直播,到目前音樂會已經向世界五大洲作現場轉播,在新年這一天全球有10億人觀看。
新年音樂會的演奏時間為時一個半小時,主要演奏斯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波爾卡舞曲和進行曲,結束前再加演三個曲目,最後的兩個永遠是藍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進行曲。
在演奏藍色多瑙河時,奧地利國家芭蕾舞團的演員會來到金色大廳或者在美泉宮翩翩起舞,舞蹈伴隨著音樂同時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演奏拉德茨基進行曲時,現場的觀眾會在樂隊指揮的示意下,用掌聲來配合演奏。現場觀眾的參與使演出的氣氛達到頂峰。
中央電視台從1989年開始通過日本NHK轉播新年音樂會,1994年開始自己直接轉播,那年也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次派采訪小組到金色大廳現場采訪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指揮,同時向他們介紹中國和中國觀眾。1996年的那場音樂會,指揮勞林馬澤爾首次用中文向世界華人祝賀新年。
也是在1994年4月我隨公司團組出訪奧地利,一天偶然在市中心公園Stadtpark發現了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斯特勞斯的金色雕像,同時又遇到了在公園裏正在演奏音樂的樂隊,樂隊當時正好演奏最後一曲, 而最後一曲竟是拉德茨基進行曲,這一切的巧合簡直就像命運的安排。自從那時起我就和維也納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2年買了錄放像機,開始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開始向往維也納,向往金色大廳。不知不覺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轉播也成了像當時春節晚會那樣的萬萬不可錯過的電視節目了。
這次來維也納,願望之一是來看金色大廳,當時的心情大概和朝聖者的心情一樣。音樂廳每天開放兩次,十一點英語,十二點德語,由導遊帶領參觀,現場講解。那天我們當中的有兩個遊客對這個大廳的音響特色尤為感興趣,一個在大廳的不同位置擊掌聽聲音的反射,站在第一排的另一個情不自禁的放聲高歌了一歌劇片斷,歌聲在整個大廳回響,使當時站在大廳最後排拍照的我為之一震,頭一次聽到有人用很專業嗓音在這個大廳中放聲高歌。
現場直播的新年音樂會門票很難買到,在總共2044張票中,除了減去按慣例分配給樂團成員的每人的兩張票,剩餘的公開發售。人們可以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網站在一月二日到一月二十三日間在網上申請,最後通過抽獎的方式決定。票價根據座位從850歐元到25歐元之間不等。
算起來我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現場轉播已經有十六年了, 這些年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間地成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粉絲,到現場聆聽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出是我一生中的夢想之一,從現在算起還有二,三十年的時間去等待,去追求, 去享受。
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官方網站 http://www.musikverein.at/startseite.asp
維也納愛樂樂團官方網站 http://www.wienerphilharmoniker.at/index.php?set_language=en&cccpage=Home
|
1 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大廳 |
|
|
2 入口處頂上的穹頂,金碧輝煌 |
|
|
3 音樂大廳裏的一個小音樂廳 - 博拉姆斯廳 |
|
|
4 這就是每年向全世界直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演出大廳 |
|
|
5 每年新年這裏都裝點著來自意大利聖雷諾的鮮花 |
|
|
6 站在舞台的最後一排看金色大廳 |
|
|
7 樓上 |
|
199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片斷 | 2008年新年音樂會最後曲目拉德茨基進行曲 |
| |
謝謝閱讀, 待續
此帖還張貼在世界風情欄目,文章和評論的鏈接如下: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travel&MsgID=170638
你的相機真棒,不愧是攝影高手,令金色大廳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