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傳統的“中秋月餅”
(2007-09-24 12:47:29)
下一個
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街上賣的那樣的漂亮的樣子!
提起“中秋月餅”,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說沒有見過、吃過,但是我老家的“中秋月餅”,我想見過吃過的朋友肯定不多。
如今在老家,月到中秋圓之夜,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香甜圓滿的各式各樣的中秋月餅。可是,無論吃什麽樣的月餅,在這一天都不會少掉一樣傳統的中秋餅――莧菜餅!
莧菜,是一種葉紅(也有綠葉的)根紅的夏季常見的蔬菜,炒熟了的菜葉與湯汁皆呈紅色,盛在白色的盤子裏色彩尤為鮮豔喜慶。也許正因為如此吧,老家那麽多種的蔬菜為什麽都不能夠入選“中秋月餅”之列登大雅之堂,就不足為怪了。我想老家的鄉親們是想借著這份紅色與喜慶,默默的祝福身邊與遠離家鄉不能團圓的親人平安、快樂、健康。
老家的“中秋月餅”傳統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莧菜在開水裏走一下撈起晾幹,擠淨水分,貼刀切成細顆粒,與熟肉糜調料等相拌,包在稀軟的發麵裏(也可用不加發粉的水麵),用手壓扁再用適當的力度,將此餅拍成薄薄的(夾層片狀、巴掌大小的圓形)餅子,放進7成熱的油鍋裏,煎成二麵微微焦黃、發出香味時隨即出鍋。這就成了我說的我老家傳統的“中秋月餅”了。有了這樣的月餅還決不能少了一道就月餅的湯--“菱米子湯”。
這個菱米子湯就是將新鮮的菱角剝了殼子,菱米(菱肉)用油炒了放進調好味加好料的(所加料可根據家底的厚薄增減原料)湯鍋裏,合煮他個12310分鍾的時光出鍋前加進莧菜或小青菜就OK了!(過去)老家的習俗,中秋哪怕沒有大魚大肉,就隻要有這二樣東西(莧菜月餅和菱米子湯)就算能過一個圓滿的中秋了。
當初有錢的人家,買來月餅過中秋、顯富貴。窮人家的中秋,則就是這樣子的想著法子,就著這個有著與月亮一樣圓的莧菜月餅,賞月亮、倍思親中默默度過的。
如今的莧菜月餅,無論製作還是吃,其講究都與以前大不相同,但是,那份月圓中秋的思親情結,則一樣的世代相傳,至今不變!
借這佳節,我無比真誠的祝福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以及離家在外的朋友無論有沒有月餅吃都安康快樂!
ps:現在大夏天回家,滿大街都能見到這樣的“莧菜餅”(現在不叫“月餅”了)。
每年暑假回老家探親後,返回飄居地之時,時逢中秋即將來臨,家鄉滿大街的商店裏,最最顯眼的應節貨品,就是大大小小、各式口味不同、來自南北各地的中秋月餅。而我滿滿幾大行李箱中的各式雜貨特產,最最不會缺少的就數千姿百味的“中秋月餅”了。記得小時候在家,每逢中秋家裏最犯愁的人是媽媽,為什麽犯愁?就是愁那麽多侄兒侄女們孝敬送來的、吃不了咋辦的月餅?!實在的說,那時一家老少都在家裏一處居住,也沒有覺得月餅的意義特別在哪裏、好吃在哪裏。甚至每天一早起床的第一大任務就是老媽下達的:快快的多吃月餅!搞得我都差點得“厭食症”。常常的為了逃避“任務”餓著肚子上學校。
這些年在外,不知怎麽搞的,“世道”全變了,一到中秋,不由己的舉頭望明月之時,總是低頭思月餅之際,最想吃的就是那時候媽媽見到就犯愁的、我一見就躲的“月餅”了。熬不住在電話裏對媽媽說了自己的“不由己”,媽媽心痛得要命,連連說:給你郵寄幾盒來啊!接著又是犯愁了:“路途那麽遙遠,月餅怎麽郵寄阿?時間長了新鮮麽?還好吃麽?”同樣是中秋、同樣為月餅、同樣的犯愁,可是意義與心情全都不一樣了。
看著盤中幾種被我切成小方塊的月餅,沒有心急的大口吞下,而是輕輕的拿起一小塊,細細的將月餅裏裏外外的色、質看了又看,然後放進口中,慢慢的品味:個大體軟、中間夾著鴨蛋黃的是廣式月餅,香甜油滑而不膩,入口隨津液即化,餘香滿口;再拿一塊、再細細的將月餅裏裏外外的色、質看了又看,然後放進口中,慢慢的品味:皮酥薄、餡實厚夾雜五仁或肉幹、鹹甜適中的是蘇式月餅,酥鬆不粘牙,入口細細嚼、慢慢咽,就茶或咖啡(本人傾向與後者)入腹後的那分舒坦,真正就沒有貼切的詞匯,來描繪我這分品嚐中秋月餅的獨特感受!
看明月、品月餅,想者千山萬水隔一邊的家鄉、親人!
月兒圓,餅兒圓,人難圓,兩地相望共嬋娟!
如果能弄到片片給掛上來,看看那莧菜月餅就好了。
祝妹妹能寬寬心心地過個中秋。
節日快樂!!!
中秋快樂噢...帶小飄們多吃點月餅...
月兒圓,餅兒圓,人難圓,兩地相望共嬋娟!
PP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