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46)
2008 (87)
2009 (98)
2011 (87)
2012 (78)
2014 (4)
我和媽媽在上海(杭州?也許是杭州)
雖說家中人口一直的不是那麽的多與複雜著,可我也寫了不少。【外公的“百寶箱” 】【爸爸的肩膀(圖)】【悠悠往事情 】【心中永遠的痛 】等等。在這些心情文字裏偶爾提到媽媽也就是一筆帶過,沒有一篇比較完整的文字寫我的媽媽。
現在想想不是我故意回避媽媽與有關媽媽的文字,而是下意識的回避“我的媽媽”這個主題。
要問為什麽?我想是因為有關於我的媽媽又值得我這個女兒書寫的人事情,真的不是我這樣的文筆所能表述的清的。
“命書”說:出生在正月裏、屬狗的人尤其女人,一生中必經一條過人的、不平凡的、坎坎坷坷的“生平”之路。
媽媽正是那個命中注定出生在正月裏的還是屬狗...那個有著必經不平凡的命運道路的女人。
媽媽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大家庭中,排行老6。上有大她十多歲的3個哥哥2個姐姐,下有小她靠十歲的兩個妹妹。要說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有像媽媽這樣的“排行”與兄弟姐妹的年齡間距,應該是不被看重的“角色”,可是媽媽不同於別的孩子。
說不同是說出身在那個時代由生長在那樣較富裕的家庭中的女孩子,長得漂亮還聰明應該說不是難得一見,難得一見的是能言善辯、思維敏捷有主見、遇事決策果斷、還最會討得大人的喜歡等靈巧集於一身。而在我看來更加不同與了不起的是,媽媽在這樣外在自身條件都很優越的生長環境裏,一直以來也沒有學會仗著優勢去欺負他人。那怕再簡單的言行。故而在同年齡的小夥伴(人)與兄姐妹中的“威望”曆來數第一。
這樣的孩子,在那個時代中注定會出人頭地。
年輕時候,外公在外地有一間不算大但生意還算不錯的“綢布莊”。因為有間這樣的一間綢布莊,家中的8個孩子(舅舅姨媽們)在那世道艱難、兵荒馬亂的年頭,也就沒有一個離家外出“逃荒避難”給別人打工作傭的。家道的貧富由此可見一斑。
因為家道不錯,還有善良親切的雙親為這個家“頂天立地”著,加上前呼後擁的兄弟姐妹們,媽媽在家裏家外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性格舉止,從來都是“壟斷”性質的。
說到此,我就拿出姨媽舅舅們每次家庭聚會“內訌”時對媽媽必糾之例小舉一下,也來“批評批評”下老媽。
老家特色飯菜數第一的就算“菜稀飯”,因為一家大小人口多,平時不在節日或家中沒有來客人再或外公不在家時,外婆就會熬一大鍋沒有名堂還缺少油水、名副其實又菜有稀的“菜稀飯”來打發大少的一日三餐中起碼的那一餐(中午或晚上,老家習慣菜稀飯大多在中午那一餐。)。不知道生有我這樣的特別喜愛吃“菜稀飯”的女兒的媽媽,為什麽對菜稀飯那樣的深痛惡絕,隻要看到外婆煮菜稀飯,媽媽就會很“憤怒”的在大門上特顯眼之正中的位置,用粉筆或石灰塊惡狠狠地寫下“我不要吃菜稀飯!”然後摔手走人。這樣的“事件”發生的次數多了,外婆拿她沒法,就會在燒菜稀飯的時候,提前給媽媽盛出一碗半碗的白米粥,在弄點麵餅什麽的給媽媽“活命”。
你們不知道的是: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一碗半碗的百米粥待遇,可是對待客人或外公回家才會有的哦。
媽媽就在如此平安優裕的環境中長到18歲才逐漸的“出道”,走出家門參加“革命”工作,開始走上了漫漫長至今不息的名副其實的“自立”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這樣年齡的女孩子,在老家那會可大多相夫教子了。就現在我們所見所聞那個時期的女子出外參加工作“自立”,不是窮苦逃荒、就是被騙被賣半途出逃,再或被逼嫁逃婚等(哈,真巧,都有“逃”子阿。)才“碰巧”幹上“革命的”工作的。
誰也不會料到18歲花季年華出道參加革命的媽媽,這命給她這麽的一革,不僅僅將自己始終的擺放在“首長”的位置上,還將當是同在“革命隊伍中”最為才貌雙全的一個你心我儀的同年男人革到了同一戰壕中(變成了我的爸爸)。之後又繼續革命出大我三歲的哥哥,和被他們視為生命之最最牽掛與最最疼痛的我。
每逢佳節倍思親。借著傳統的“思親”節日,我寫下有關我媽媽的一點點文字。文中幾乎沒有言辭表達我對媽媽深深的敬意與濃濃的親愛。可我自己知道:情到深處言無愛。“無”即是“空”,“空”即是“滿”。
說說有關媽媽這些平常事到此,並沒有說道正真的坎坷在哪裏,媽媽的坎坷其實也是我們大家庭中的坎坷,是在那動蕩的60年代的歲月中。輕易的我不能也不敢去觸動(比較詳細的描說在《外公的百寶箱中》)。。。
我對媽媽一直要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媽,感謝您給予我如此這般美好的生命!
PS:照片是我翻拍的,不很好。
一一親情
2207.01.23
寫的好,頂一下.